关于质量管理专题座谈会汇报材料一、关于施工质量责任制如何落实我项目部制订了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和实施细则,通过以下制度细则、专人专岗、各负其责实施执行。
、认真执行国家关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 1 对工程的质量管理,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争创优质工程。
、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公司主管领导对各项工程质量 2 负全面责任,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工作质量负全面责任,并由公司主管技术领导牵头组织质量检查小组,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全面衡量、建立质量管理教育制度,各部门应经常对员工进行质3量管理教育,定期组织员工及专业工种人员学习施工规范、工艺标准和质量验收标准,不断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施工,保证分项工 4 程合格率达,优良率达,凡是在施工中出现人为质85% 100% 量事故,要严格追究部门领导和当事者的责任,按公司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处罚。
、根据工程质量要求,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明确质量 5 标准,拟定技术措施,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各工地要设专职质检员,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各6工程质量要由专人负责,明确责任,鉴定质量合格证,不合格工序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主管材料人员要做好原材料调查,质检员和试验人员7 对进场的原材料要进行随机抽检,并及时向工程主管反馈。
四大材料要有产品化验单和产品合格证。
、质检、测量、试验、施工人员要做好原始记录,掌握8 正确标准,全面完成测试检验工作。
、公司质量检查工作由工程管理部实施,各部门可设质9 检员,每月进行一次联检,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健全措施、质量保证体系概念1 它是为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对那些影响设计的或是使用规范性的要素进行连续评价,并对建筑、安装、检验等工作进行检查,以取得用户的信任,并提供证据。
因此,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手段,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筑单位信任的手段。
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前期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保证体系,才能确保施工单位以工程质量取得信誉,创优质工程。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2)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准备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高速、优质地完成,而且也对工程质量起着一定的预防、预控作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是建筑产品形成的过程,2这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加强工序管理,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开展群众性的活动,建QC 立内控标准,以确保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产品竣工验收,是指单位工3程或单项工程完全竣工,移交给建设单位。
同时,还指分部、分项工程中某一道工序完成,移交给下一道施工工序。
这一阶段主要应作好成品保护,加强工序联系,不断改进措施,建立回访制度等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点,按照循环的原理,即计划、实施、检查和PDCA 处理的方式展开控制。
同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状态和结果评价。
体系能力证量保质行进,以便馈反时及应的信息()、计划是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通过计划,确定质Plan1 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其”中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就是根据项目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通病以及与先进质量标准对比的差距,或者用户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质量要求所确定的项目在计划期应达到的质量标准。
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就是为实现上述质量管理目标所采用的具体措施的计划。
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应做到材料、技术、组织三落实。
()、实施包含两个环节,即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Do2 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
首先,要做好计划的交底和落实。
落实包括组织落实、技术和物资材料的落实。
有关人员还要经过培训、学习并经过考核合格再执行。
其次,计划的执行,要依靠质量保证工作体系,也就是要依靠思想工作体系,做好教育工作;依靠组织体系,即完善组织机构、责任制、规章制度等项工作;依靠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质量计划的执行()、检查就是对照计划,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Check 3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
检查一般包括两个检查实际方案,动划的行计行了执格严是否检查一是方面:条件是否发生了变化,查明没有按计划执行的原因;二是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即施工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要求,并对此进行评价和确认)、处理在检查的基础上,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Action4 定,形成标准,以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成为处理的依据,巩固成果,克服缺点,吸取教训,避免重犯错误,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则留到下一次循环再加以解决。
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反复按照的循环周而复始地运转,每运转一次,PDCA 工程质量就提高一步。
循环具有大环套小环、互相衔PDCA 接、互相促进、螺旋式上升,完整的循环和推动循环PDCA 等特点。
、建立完善质量保证措施:4()工程开工前,对全体员工进行一次技术交底,就设计1要求、拟采取的施工方法详细讲解,让全体员工心中有底,并与岗位负责人签定责任书,明确责、权、利,实行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
()钢材、水泥、砂、石及其它添加剂按规范要求复检合格2后方可使用。
()技术人员盯岗3()梁混凝土浇注时,人、机、料准备充分,机械保证正4T 常运转,混凝土灌注一气呵成。
()建立质量奖罚措施,并严格执行,决不姑息迁就。
5()定期向业主、监理工程师等汇报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6时解决。
反映,及时,及隐瞒决不发现问题情况,(附表:)质量保证体系责任目标:质量方针:以质量取得信誉,创优质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合格率,争创工程项目质量优质100%: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培训,实行计算机项目经理部创优质工程经济法规提高质量意识网络计划技术,推行全领导小组TQC思想保证经济保证施工保证质量保证技术保证面质量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制育TQC教系列标准IS09000明制检小TQC队组确定查组创创创图技测推掌下质优完优优制优签百广纸量术制为握善道效措工成工定定交交复新含质用定规量工计点施果技核底果班底教包包优范户序奖量术QC 发育保价干支是第标工罚服表小计责用付艺准加组定进划务措任接一户手强现行期续场检施状受不自验试工检定验控质量责任任术岗技位责经济兑现期互制充程检查落实制制分利质检师用现交量代化监接检改进工作质量表彰先进奖优罚劣提高施工技能检测查检察手段提高经济效益质量评定证优创争满用部保反馈确省优户意国保三、各分项施工工艺控制一、钢筋焊接连续闪光焊:将工件夹紧在钳口上,接通电源后,使工件1逐渐移近,端面局部接触;工件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高速飞溅出来,当旧的接触点爆破后又形成新的接触点,这就形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爆破过程,并伴随着工件金属的烧损,因而称之为烧化或闪光过程。
为了保证连续不断的闪光,随着金属的烧损,工件需要连续不断地送进,即以一定的送进速度来适应焊接过程的熔化速度。
工件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化,使其焊口达到一定的温度,并使热量扩散到焊口两边,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温度区,然后在撞击式的顶锻压力作用下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之外,使工件焊合在一起,并在焊口周围形成大量的毛刺;由于热影响区较窄,故在结合面周围形成较小的凸起,钢筋最大直径为:级钢,级钢H I①20,级钢。
①16①18 m预热闪光焊:也就是在连续闪光焊前附加预热阶段,即将夹紧的两个工件,在电源闭合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断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工件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时闪光。
件达预热阶段。
焊升高形成渐温度逐头上述反复多次,接经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以顶锻而结束。
钢筋直径较粗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闪光预热闪光焊:在钢筋闪光对焊中,钢筋多数采——3 用切断机断料,断部易出现压伤痕迹,个别呈马蹄形,有时原料端不直和不够平整,这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此方法就是在预热闪光之前,预加闪光阶段,其目的就是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去,使其端面达到比较平整,使整个断面上加热温度比较均匀焊接工艺参数选择:调伸长度:它影响加热条件和塑性变形,选择原则是从1减少向电极的散热、确保顶锻时焊件加热部分的刚度、以及焊口加工的可能性等方面考虑。
当长度过小,随向电极散热的增加易使加热区变窄,不利于塑性变形,顶锻时所需压力较大;当长度过大时,则使加热区变宽,电能消耗大;当焊件较细时容易产生弯曲。
调伸长度取值为:级钢筋为I〜级钢筋为〜直径较小的钢筋宜取较大 1.5d,0.751.25d, II1.0的值。
闪光留量:即烧化留量,为了满足焊件均匀加热的要求。
若采用余热闪光焊,则其烧化留量可比较连续闪光焊时小〜,若焊件直径较粗,则闪光留量要增大。
钢筋采用50%30%连续闪光焊的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毫米,预热闪光焊时烧化留量为〜光闪毫米,108 8预热闪光焊时,一次烧化留量等于两钢筋切断时的严重——压伤部分之和,二次烧伤留量不宜大于毫米,钢筋越粗,8所需的闪光留量越大。
闪光速度:闪光速度应随着钢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在3闪光过程中闪光速度由慢到快,一般是从〜毫米秒、/ 0 1〜毫米秒,闪光时要求稳定张裂,以防止焊缝金属氧/2.01.5顶锻速度:顶锻开始的秒内应将钢筋压缩〜毫米,34 20.1以使焊口闭合,保护焊缝金属免受氧化。
在火口紧密封闭之后,应在每秒压缩量不小于毫米的速度下完成整个顶锻过6程,顶锻速度应愉快愉好。
顶锻压力:顶锻力的大小应是保证液体金属全部挤出、5 并使焊件对口产生适当的变形的关键。
顶锻压力应随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加,顶锻应在足够大的压力下快速完成。
顶锻留量:顶锻留量是指在闪光过程结束,将钢筋顶锻6 压紧后接头处挤出金属而缩短的钢筋长度。
顶锻留量随着钢筋直径增加而增加,一般连续闪光焊为〜毫米,闪光6.5 4.5预热闪光焊为〜毫米。
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
2/3—8 —焊接变压器级数选择:焊接变压器级数可用调节通过钢5筋端部的焊接电流来控制。
焊接的钢筋直径大,选择的变压器级数要求就高,如型对焊机,变压器节数就有100UN1 —有级。
一般在级到调节。
内级叫川8焊接预热时间选择:要根据钢筋级别及其直径大小来决8 定,预热接触时间宜介于秒次内选择。
预热间隙时间/ 0.5—2应大于每次预热的接触时间。
质量要求:焊工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1 对焊前必须清除钢筋端头范围内污物及铁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