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优秀企业家性格一览表:励志篇

中国优秀企业家性格一览表:励志篇

励志篇:有一个故事讲,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它是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的。

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

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

那就是蜗牛。

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

从低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

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

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柯尔律治,是英国诗歌史上得旷世奇才,一首绝唱,两篇残诗便成就了其诗歌史上的一流地位。

但是他缺乏坚强的意志力,不能承受连续的工作,,他只是沉浸在各种幻想之中,从来不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去实现他的目标。

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终在他短暂的人生中,他也只是徒有才华却一事无成。

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在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柯尔律治离开了人世,据说他遗留下来了大约四万篇有关形而上学和神学的论文,但是没有一篇是写完所的。

”一个人能够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所确立的目标,几乎都会获得成功。

他的成就与其精力集中的程度,意志力坚强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之所以能够超过大众,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坚韧不拔地沿着确定的目标,专心致志地刻苦专研,并且不会做分散注意力的事情。

新东方集团俞敏洪——9号调停者(推荐书籍——《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开篇写我最喜欢的俞敏洪,俞敏洪之所以励志,就在于他的平凡和努力。

有个故事,讲的是战国时候的燕国,燕国是战国当中最小的一个国家。

燕国的老板叫做燕昭王,燕昭王这个人比较奋发图强,因为燕国老受齐国人欺负,他就一直想怎么样打败齐国,所以就立了一个招贤帮,招纳天下贤士,当时有个人叫做郭破,他就把榜给撕了。

燕昭王问她说:先生何德何能?郭破这个人很聪明,他说我无德无能,燕昭王就很奇怪:你无德无能,为什么要揭我的榜呢?郭破就说我无德无能,但大王你想啊。

连我一个无德无能的人,你也能用,那比我强的人肯定想,郭破这小子都混到中大夫,那我去了可以当上大夫嘛。

所以天下豪杰听说郭破这小子都能当个大夫,我们去了也肯定可以。

后来帮燕国打下齐国七十二城的乐毅,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燕国的。

这就是平凡的力量,越是平凡越有启发的意义,像蜗牛像俞敏洪。

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三次高考后,考上北大。

在北大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后来创立了新东方集团,2006年在纽约上市,成为行业第一,用马云的一句话来讲,阿里巴巴今天拿着望远镜,往后看,都看不到竞争对手。

而新东方同样也是如此。

在北大班级毕业典礼上,俞敏洪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同学们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落后的同学,但是请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

你们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

你们10年干成的事情,我干20年。

你们20年干成的事情,我干40年,如果实在干不过你们,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了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这就是俞敏洪,让我们详细的了解一下,俞敏洪的成长经历。

1、三次高考:俞敏洪出生在江苏江阴市,1978年第一次高考失利,因为考上的人很少,自己也没有特别的失望。

考完以后,在家里开手扶拖拉机、插秧、割稻这样干了两三个月,但是初中的英语老师刚好怀孕回家生孩子,校长听说俞敏洪高考是考外语的,就把他请回去教初一的学生英语。

就这样,边代课边复习了8个月,1979年高考,这一次他高考总分过了分数线。

但是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范的分数线是60分,结果再度落榜。

第三次考高,俞敏洪的母亲去县城里面找关系,报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一个农村妇女,在城里面也没有什么关系,可俞敏洪的妈妈硬是找到了补习班的班主任,把老师感动的一塌糊涂不得不手下俞敏洪。

从城里回来那天,下着大暴雨,从县城会家的路上,坑坑洼洼,俞敏洪的妈妈,掉到沟里好几次,浑身泥泞湿漉漉,当俞敏洪看到那个场景的时候,立刻明白了这一次只有一条路了。

很大程度上来讲,俞敏洪考进北大是被他妈妈逼出来的。

而他妈妈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家长,所以俞敏洪反而显得比较随和,平易近人。

2、平凡的北大学生:因为中途休学一年,俞敏洪在北大实际上留了一级,所以刚开始无论是同届的还是下一届的都不认可俞敏洪是他们的同学,当时,同学从国外回来,80级的拜访80级的,81级的拜访81级的,但是没有一个人去看俞敏洪,因为两届同学都不认可自己是他们的同学。

那个时候,俞敏洪感到非常痛苦,非常悲愤,非常心酸,咬牙切齿的恨不得把两批学生杀光。

后来,也明白了当时心态是错误的,因为自己只是一个小草,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在远方就看到你?北大期间,俞敏洪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英语和读书上面,也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人际关系绕来绕去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于是养成了这么一个习惯,不善于和人打交道。

首先觉得自己是农村来的,普通话讲不好,其次,又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到了北大以后,俞敏洪一直保持了爱劳动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扫了四年,所以宿舍从来没有排过卫生值日表。

另外,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他当做一种体育锻炼。

大家看到俞敏洪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了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他忘记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谁啊?”3、找个能打磨自己的女人:男人的能力和女人的温柔是完全成正比的,男人能力强了以后,女人一定很温柔,男人能力弱了以后,女人一定会变得很强悍。

俞敏洪和她的老婆,就是经历青涩的恋爱,强悍的婚姻,温柔的家庭。

俞敏洪说:老婆的一声吼,远远超过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从1988年开始就逼着他为出国而努力,每次他挑灯夜战托福的时候,老婆就高高兴兴为他煮汤倒水;每次看到他也读三国,就杏眼圆睁,一脚把他从床上踹到地上。

所以也在这个情况下,了解了外语培训的市场。

4、耿直的经商:在新东方创立初期,经常要去外面贴广告,有一次俞敏洪的员工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对方拿出刀子把俞敏洪的员工捅了三刀。

后来俞敏洪就去警察局报案,但这种小事,警察局压根不会去管。

于是俞敏洪就用最笨的办法,去警察局混脸熟,等有熟一点的人,就让他帮忙,请了警察局的人吃一顿,那会警察去了7个,饭桌上,俞敏洪也不懂跟他们讲些什么,不知道该怎么讲。

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哥,我敬你,干了。

三圈下来一斤半白酒喝进去了,有点招架不住,吃着吃着就滑倒桌子底下去了。

还在,俞敏洪酒量好,不然半条命搭进去了。

5、混乱的董事会:新东方在上市前进行了股改,也就在这个时候折腾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原本一年挣多少钱,到年底了大家一分,清清楚楚。

但是股改以后,这个钱就不能分了,只能分到分红,于是就有人在想,是不是俞敏洪变着法套他们的钱,这个股份到底值不值钱,那会大家也没概念。

每天都在吵,吵到最后。

大家对这个股票的价值有信心了,才算结束。

不过,这时其他股东都说:“通过这个事情的前前后后,我们知道你,没有领导能力,还是换我其中的某一个人来吧。

”于是就这样,董事长和总裁都是别人在当了,其他几个股东轮流当,轮流坐庄,做了几个月就说,这个位置实在不是人坐的。

到了2004年,改革基本上稳定了,他们就说,老俞啊,这个董事长和总裁也没什么意思,还是你回来当吧。

俞敏洪的性格整合:9号→高层9号俞敏洪的性格总结:用俞敏洪自己的话来讲,自己的性格就是随和、平易近人、不张扬。

从小就算不上是特别聪明,天资很高的一个人。

俞敏洪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有两个女人对他一生影响巨大。

一个是他的母亲,在新东方到达一定规模以后,俞敏洪把他的大学同学,徐小平和王强请回国内一起发展。

这两个同学也亲眼看到,俞敏洪的母亲不高兴了,俞敏洪就扑通的跪下去。

正是他的母亲把他逼到了北大。

还有一个就是俞敏洪的老婆,把他逼出了新东方。

格力空调董明珠——8号指挥者(推荐书籍:《营销女皇——董明珠》)董姐走过的路连草都不会长,这个当代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企业家,2006年就获得CCTV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项。

她所掌舵的格力空调连续16年中国行业第一。

2012年珠海所有A 股上市的22家企业全部公布了今年的三季报。

今年前三季度珠海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共计906亿元,其中格力电器一家独大,营收771.6亿元,是其余21家公司总和的5 .7倍;净利润合计71.16亿元,其中格力电器53 .3亿元,是其余21家公司总和的3倍。

20世纪90年代,计划经济初露端倪,36岁的董明珠辞掉了在南京的工作,像大多数人一样,来到深圳闯荡。

这时候董明珠,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她只是希望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不求大富大贵,只要能安安稳稳的享受生活就行。

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明珠去珠海,立即被珠海的宁静吸引住了,于是就应聘到了海利空调厂。

成了一名最基础的业务员。

这时的营销工作对她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职业,她既不了解商人也不了解市场,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没想到,这一脚踏进来,董明珠就和格力电器牢牢的拴在一起,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格力而在格力的工作中,董明珠的性格也让她吃尽了骨头,同时成就了一段营销神话,中国营销女皇的地位固诺金汤。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段董明珠的工作经历。

1、初出茅庐:到了格力后的第一趟业务,正是7月份,坐在火车里就像坐在蒸笼里,又闷又热。

刚下火车,她就觉得不对劲,头脑昏昏沉沉,眼冒金星直淌虚汗。

到了旅馆摇摇晃晃地走了几步,就感到眼前发黑,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同事赶紧跑过了,忙活了好一阵子才把董明珠叫醒。

不过,董明珠眼睛是张开了,却虚弱得说不出话来。

董明珠被扶到旅馆,一粘床就睡过去了,直到第二天才醒过来。

第二天早上,她躺在床上,感到昨天被摔的地方隐隐作痛,用手一摸,火辣辣地,疼痛钻心。

下床试了一下,还能走路,就是一拐一拐的。

每走一步,被摔的地方就传来一阵疼痛。

同事看到她这个样子,估计伤的不轻,就让她在旅馆休息两天,随后再去找他们。

董明珠摇摇头,坚持和他们一起行动。

她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

而且刚开始跑业务,碰到这点小伤就叫苦连天,以后还怎么做?于是董明珠就一拐一拐地和他们一起去北京。

(对面困难,包括身体的挑战,董明珠的固执和倔强让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点苦不能吃,还能干什么事?)2、追债风波:工作一段时间后,格力将董明珠调到安徽,负责安徽的市场。

到了安徽,董明珠第一件事就是追债。

俗话说“欠债的事大爷,要钱的是孙子”何况,董明珠又恰恰碰到一个无赖,能否把钱要回来,董明珠只有信心,没有经验,不过她那更直的性格告诉她,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难道对方能把钱赖掉不成?找到了老总,她把名片递了上去,先进行自我介绍,没想到,没溶她把话说完,对方就打断了她,很不客气地说:我们是跟海利有业务来往可我不认识你。

董明珠解释她是刚接任过来的,原来的业务员已经调走了。

董明珠知道要债不能太急,她就先和对方聊起了海利空调在这边的销售情况,以及对方对海利产品的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