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法国保守主义者迈斯特说真正最有权威的宪法是写在人心之中的,《五经》、《四书》正是写在二千年来中国人人心之中的最有权威的宪法。
王道政治的义理价值来自《五经》、《四书》,所以说王道政治讲的都是儒家的治国之道。
王道政治作为儒家的治国之道内容非常丰富,但最核心的价值则是解决政治秩序合法性的问题。
《五经》、《四书》是写在二千年来中国人人心之中的最有权威的宪法
儒家的治国之道非常丰富,可以说《五经》、《四书》讲的都是治国之道。
中国近百年来政治动荡,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则是政治秩序合法性的问题。
此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政治权力就不会获得合法的统治权威,中国的政治秩序就不可能长治久安,而随时都处在动乱的边缘。
卢梭有句话讲得很好:只有将统治变为权利,将服从变为义务,人们才会自觉服从政治权威,政治权力才能得到国民的认同,从而政治秩序才能合法。
根据儒家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出了王道政治的理念。
因此,儒家的治国之道,就是确立政治秩序合法性而防止动乱之道,具体说来就是"重建王道政治,确立政治秩序三重合法性"之道。
下面就对政治秩序的三重合法性分别进行论述。
一、大一统确立政治秩序的超越合法性(第一重合法性)
超越合法性,又叫神圣合法性。
任何政治秩序,必须有一个超越神圣的价值源头,政治秩序才能合法。
政治秩序是世俗世界的产物,本身并无超越神圣性可言。
无超越神圣性的政治秩序不但不能从形上界证明其合理存在的理由,还会因其无超越神圣性降低人们服从认同的力度。
故古今中外的政治统治者都非常明白这一点,都力图确立政治秩序的超越合法性。
这些只是历史遗留的礼俗和形式上遗存的传统,而不是明确的思想主张,儒家则通过大一统的思想明确主张政治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政治秩序超越合法性的问题。
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崩溃,建立在儒家文化上的政治秩序瓦解,中国人抛弃自己的政治传统完全拥抱西方,不遗余力地学习西方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
由于中国儒家文化(即儒教)崩溃,而西方宗教只是从政治中退出未崩溃仍有很大活力,中国政治秩序的世俗化比西方更严重(西方最起码在象征的意义上还认为上帝是世间万物的价值源头)。
所以,要使中国的政治秩序稳定和谐与长治久安,就必须为中国的政治秩序确立超越的合法性,赋予中国的政治秩序合理存在的超越神圣的正当性理由。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接受儒家大一统思想为国家指导思想才行,即中国的政治秩序必须确立王道政治所主张的第一重合法性才有超越神圣的正当性可言。
二、施仁政确立政治秩序的民意合法性(第二重合法性)
民意合法性,又叫法理合法性,指的是政治秩序必须建立在人民同意的基础上,得到人心的广泛支持。
一个政治权力获得人心民意的广泛支持就合法,否则就不合法。
西方民主政治就是人民同意的政治,人民同意通过定期的选举体现。
民意合法性在儒家王道政治思想中具有突出的体现,《春秋》公羊学在解释王道时说:"王者,往也。
天下归往为王。
""天下归往"就是今天民主政治讲的人心民意的同意认同,只是民主政治更强调程序性形式性的民意认同,王道政治则更强调内容性实质的民意认同。
具体到政府的施政方针上,民意合法性具体表现为施仁政的思想。
施仁政就是指国家政治权力的统治基础不是建立在暴力上,即不是建立在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器上,而是建立在人民的人心向背与民意认同上。
建立在暴力上的统治得不到人心民意的支持认同,不具有民意的合法性,因而不合法,即不具有统治的正当理由。
这就是孟子所批评的只能以力服人而不能以德服人,只能以恐怖驱民使民而不能仁民爱物。
而施仁政就是以德服人,就是仁民爱物,就是按照人民的意愿来统治国家。
因此,王道政治施仁政的治国方针确立了政治秩序的民意合法性,人民能够自觉自愿地服从政治权力与政治秩序,国家可以因此而国泰民安,社会可以因此而稳定和谐。
然而,中国近百年来一直处于社会失序的政治动荡中,以武力打天下并以武力治天下成了建立中国政治秩序的常态。
虽然《春秋》有言"治乱世用重典",在以传统"打天下"的方式转移政权时强调以专政
立国或许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国家只有改弦更张,改变立国基础,把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建立在仁政上而非专政上,才能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从而才能消除动乱的隐忧。
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中国的政治秩序以民意的合法性,从而才能使中国的政治秩序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才能得到广大国民心悦诚服的认同。
现在已经到了以儒家仁政思想确立中国政治秩序民意合法性的关键历史时刻。
三、复古更化确立政治秩序的文化合法性(第三重合法性)
文化合法性,又叫历史传统的合法性,是指任何政治秩序或政治权力均不能背离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若政治秩序或政治权力背离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即不具有历史文化的正当性,因而就不合法;不合法国民就不服从,不服从就隐藏着动乱的可能。
英美的民主政治有其几千年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根基,故有其文化上的合法性,人们服从起来很自然,不存在历史文化上的正当性问题。
而对其他非西方民族,民主政治存在着历史文化上的正当性问题,即民主政治对非西方民族没有文化上的合法性,故非西方民族很难自然自愿服从。
因为人是历史的存在,并且是特定历史的存在,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没有历史文化的根基,人们在历史文化上就不认同。
复古更化,是汉儒董仲舒提出的一个理念,最后成为汉王朝的文化政策,指的是恢复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来确立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就是说将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建立在古代历
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所以,复古更化就是在治国理念上来一个彻底的大转变,纠正国家治国理念在文化传统上的歧出,重新回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来确立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即确立源自本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的合法性。
在中国,只有源自儒家文化的王道政治才能为中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确立历史文化的合法性。
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理念出现了文化方向的歧出,背离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使中国近代以来所建立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缺乏源自尧舜周孔之教的历史文化合法性。
这是因为中国近代以来所有影响巨大的政治潮流都以西方文化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都按照西方的政治理念来治理国家因此,当今中国政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实现中国政治的"复古更化",纠正中国近百年来治国理念的岐出,重新回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即"周孔之教"中来确立中国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历史文化的合法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人在政治上感到不是"以夷变夏",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才具有来自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亲和力,从而才能使中国人自觉自愿地服从中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权力。
四、王道政治是实现中国长治久安的中国式政治理想
中国人的政治理想不是民主,而是王道。
王道不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政治形式,而是中国人的政治理想。
王道政治包含了民主政治的理念、生态政治的理念以及传统神圣政治(古代法天而治政治与圣人政
治)的理念。
所以,王道政治比民主政治更周全更完善更具有包容性。
王道政治要求政治领导人不只对现世的人(选民)负有责任,还要对天道、自然、历史文化以及过去的人与将来的人负有责任。
因为不仅人有人权,天也有天权、地也有物权,历史文化也有历史文化之权,过去的人与将来的人也有人权。
只有天权、物权、人权、历史文化之权、往者之权与来者之权能够在政治中得到综合的实现,能够既各住自位又和谐共存,生民才会安居乐业,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如果天道被否定了,自然被破坏了,历史文化被抛弃了,过去的人与将来的人的权利被剥夺了,人世间只剩下当世之人的私欲泛滥横流,整个宇宙秩序与人类心灵秩序都被打乱了,那里还有政治秩序不乱之理。
在中国,王道政治本身就是政治秩序三重合法性的体现:参通天地是超越的合法性,人心归往是民意的合法性,王道政治本身就是源自本民族的周孔之教,是历史文化的合法性。
在中国实现王道政治就能使政治秩序完全合法,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政治动乱的根源,使中国的政治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因此,我希望中国明智的政治家放弃对西方政治理念与政治模式的盲目追求,回到中国固有的王道政治中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政治理念与政治模式,使中国在政治上能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用王道政治取代民主政治,这是中国人在今后政治文化重建中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