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行为学之动机与激励

组织行为学之动机与激励

7
激励的神经化学机制 ——人体内部的自我奖赏机制
需要缺失状态
满足感(不满足感)是一种对变化的知觉
需要满足状态
时间轴
需要缺失状态
脑啡肽
脑啡肽
最不快乐和最大的快 乐
8
图 2-6 激励模型的关键环节:
目标和期望
公平感和认知
需要 和驱力
努力 (意愿和行为)
绩效
结果 (奖励和惩罚)
能力
奖励和惩罚 的显著性
1.内在取向模式 内在取向模式(intrinsic-directstyle)是由内在动机所激 发出来的行为,人们喜欢任务的要求和挑战,把他们的活动与自身内在 的优秀标准进行比较。
2.竞争取向模式 竞争取向模式(competitive-directstyle)是由外在动机所 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把自己与他人或他人的成就加以比较。这类人 不仅想成功,而且想胜过他人。对有些人来说,竞争是完成任务的不可 缺少的方面。
适时性

缺勤和 流动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2)
二、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1.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人有三个脑——人顾虑重 重(动机斗争)
人总是同时有不止一种需要,并且这些需要经常是矛盾 的。(例如,人即困又饿,即想成功,又想轻松愉快)
2.复杂性表现——掩饰性-无意识性
14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4)
期望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
认知理论
激励理论研究
公平理论 组织行为矫正理论
1.需要 驱力 和
图2 - 1 0 动机研究模型
2.目标和期望
可接受性 具体的
挑战性
一贯的
努力 (意愿和行为)
绩效
4. 公平 结果公平 程序公平
3. 成果 绩效与结果相连
反馈
承诺

满意度
能力
5. 显著性 个人需要
3.权力取向模式 权力取向模式(power-directstyle)显然也是由外在动机 所激发出来的行为。人们试图控制别人,或控制其他资源、环境,以完 成任务。这类人在工作中常把任务的一部分分派给他人完成,但同时 保持着控制权,操纵整个环境。
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
二、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关系——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之间,在某些情 况下,会发生相互排斥作用。
3.动机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为活动性(activity)。个人怀有某种动机之后,能对其行 为发出推动作用,表现为对其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直至中 止。
另一为选择性(selectivity)。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 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为明 显的选择性。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2)
新 的 需 要 产 生
紧张 (驱力)
寻求目标
朝向目标 的行为
满足需要
需要未满足
挫折和紧张
紧张降低 (驱力消失)
激励的神经化学机制 ——人体内部的自我奖赏机制
现代科学发现人体正常和必不可少的一种 物质叫脑啡呔(又称内源性吗啡,吗啡与 之结构非常相信似),是一种生理作用极 为广泛的神经介质(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 物质),它能够带来身心快乐的,这种快 乐融汇在消化系统、内分沁系统、循环系 统、生殖系统甚至神经系统等许多生命活 动中。通过睡眠、进食、运动等一切有益 于人体生存健康的活动进行补充,并产生 奖赏效应——快感,形成一种完美的自我 调节机制。同时这种生理上的奖赏效应不 会很强烈,因为人除了有吗啡系统外,还 有抗吗啡系统与之相对应。在生理状态下 ,内源性吗啡的释放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吗啡系统在奖赏了正常生理活动后,就会 减少释放,准备下一次的“奖赏”,而抗 吗啡系统能够保证吗啡系统不会过分活跃 ,在生理状态下,吗啡和抗吗啡系统总是 保持相对平衡。
承诺

满意度

缺勤 和流动
图 2-6 激励模型的关键环节:
目标和期望
公平感和认知
需要 和驱力
努力 (意愿和行为)
绩效
结果 (奖励
承诺

满意度

缺勤 和流动
图 2-7 激励施与影响和干预的环 节的关键点:
环节 1
需要-努力
努力
环节 2
努力-绩效
绩效
环节 3
绩效-结果
“在五花八门的外部强制中,任何一种外部强制命令都会损害内在动机 ” (Bem,1972;Kelley,1973)。
关于外在动机影响内在动机的研究以美国心理学家狄西为代表。狄西 通过一系列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Deci,1975,1980,1991) 。
四、动机与活动 效率
称耶基斯—多德 森定律(YerkesDodsonlaw),认为两 者呈曲线相关,即高 动机或低动机与低 水平活动联系,而 中等动机水平与高 活动效率相关。
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
一、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是指人们对于活动本身感兴 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 外力作用的推动。
结果
环节 4
结果-满意度
满意度
施与影响和 干预的环节
激励研究的 关键点:
图 2-8 激励模型与激励理论的联系
施与影响和 干预的环节
需要
环节 1
需要-努力
努力
环节 2
努力-绩效
绩效
环节 4
绩效-结果
结果
环节 3
结果-满意度
满意度
早期: 科学管理 霍桑实验
需要层次理论 双因素理论 E-R-G 理论 管理需求理论
二、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1.人类需要动机系统的矛盾性——人有三个脑——人顾虑重 重(动机斗争)
人总是同时有不止一种需要,并且这些需要经常是矛盾 的。(例如,人即困又饿,即想成功,又想轻松愉快)
2.复杂性表现——掩饰性-无意识性
三、动机激发过程(3)
图2-1激励的一般过程
未满足 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
动机与激励
本章教学目的:
理解自我意识的本质与机能
教学重点:
1. 社会动机概述 2.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3. 第三节成就动机 4. 第四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5. 前苏联的动机系统理论
需要和动机(1)
一、需要和动机
1.需要=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
2.动机=需要+目标
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 内部动力。
2.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不是由对于活动本身产生兴趣 而产生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 力。
第二节 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1)
个体获得成功的方式来源于不同的动机,莱维特(Leavitt,1983)通 过研究提出了一个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三种不同的取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