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TCA简介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的简称。
PTCA一词广义上涵盖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法,但狭义上人们常指传统的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即POBA)球囊扩张术是目前所有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的基础,为降低冠状动脉的再狭窄率,常需要放置一枚或多枚支架,并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药物。
术前宣教心理疏导患者因对该手术缺乏认识,不了解诊疗程序,思想负担重,害怕术后痛苦及严重并发症,担心术后卧床大小便不习惯等。
表现为紧张、焦虑,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给予针对性的解释,向患者介绍PTCA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介绍手术医生的诊疗技术,治疗经验。
请手术后康复患者现身说教,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正确对待手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
指导患者调节情绪,树立信心,配合手术。
术前准备双侧腹股沟备皮,使皮肤清洁。
行碘过敏试验,排空大小便。
禁食不禁药,给予肠溶阿司匹林0.3g嚼服,波立维0.75g口服。
备好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肝素、阿托品等,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送患者入导管室。
术后宣教(1)术后患者入监护室卧床休息,给予持续中流量吸氧,心电监护。
(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每30min测血压1次,连测4次,如发现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当低于12/8kPa或伴恶心、呕吐、出汗、心电监测示心率低于50次/min,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遵医嘱采取抢救措施。
(4)嘱患者平卧24~48h,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h,密切观察穿刺口有无出血和穿刺侧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5)指导患者饮水500~1000ml'向患者解释术后排尿的重要性,注意观察尿量、体温的变化。
应用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
术后拔管的宣教拔管时应向患者解释清楚,告知患者不用紧张,放松心情,取平卧位,术肢伸直,术区用碘酊棉球消毒皮肤,75%酒精脱碘,拔除鞘管后,压迫穿刺点15~20min,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色泽、温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及时向医生汇报。
穿刺点压迫后如不出血既可加压包扎,沙袋常规加压6h,如有出血应视出血情况延长加压2~4h,取下沙袋后仍应至少平卧6h,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皮下气肿和淤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出院宣教嘱患者(1)保持良好的心情,改善生活方式,注意生活细节,促进身心休息。
(2)合理选择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禁油炸、咖啡、浓茶刺激性饮料,少吃虾、蛋黄、蟹黄等,多吃蔬菜、水果。
少食多餐为原则。
(3)避免易发因素,戒烟酒,避免寒冷、情绪激动、饱餐、过度劳累等。
(4)自我保健,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就近就医。
(5)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6)适当的早期活动能改善外周代谢,增加运动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避免屏气用力及高强度的运动如游泳、爬山等,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7)定期复查,波立维口服6个月以上,每个月复查1次。
二、PTCA手术问题须知:1. 何为冠状动脉循环,有何作用?答:冠状动脉由主动脉根部发出,走行于心脏表面,像树根一样逐级分出许多分支,包绕整个心脏,穿过心肌层供应心脏养分。
冠状动脉主要有两个分支,即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由较长的主干及其末端分成的后侧支和后降支两个分支,主要供应右侧心脏和左侧心脏后壁或下壁一部分心肌的血液;左冠状动脉发出后的一段成为左主干,很快分成两个分支,一为前降支,供应心脏前壁和心尖,另一支回旋支,供应心脏侧壁和后/下壁的剩余部分。
2. 何为冠状动脉优势型循环分型?答:冠状动脉优势型以后降支和后侧支的归属命名。
85%的中国人为“右冠优势型”,即右冠状动脉发出的后降支和后侧支供应左室后/下壁,一般右冠比较粗大,走行较长、分支多,对心脏的供血范围较大,故右冠对这部分病人心肌供血的重要性相对增大。
3. 何为冠心病?答:正常的冠脉管壁光滑、弹性好、管腔内血流畅通。
若管腔内出现粥样斑块物质沿血管壁内堆积,加上血管壁的痉挛、收缩及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加重管腔阻塞,引发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或发生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狭窄程度≥50%可诊断为冠心病。
4. 何为稳定型心绞痛?答:冠脉循环血流障碍较轻,心脏负荷一时性加重发生短暂心肌缺血,解除负荷后则无明显症状。
5. 何为不稳定心绞痛?答:冠脉循环血流障碍较重,通常是冠脉病变处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基础上合并血栓所致。
6. 何为急性心肌梗死?答:急性心肌梗死是指某支冠状动脉病变处突然完全阻塞,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因丧失血供而逐渐坏死并失去收缩功能。
9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存在血栓。
7. 何为冠状动脉肌桥?答:正常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于心外膜下薄层脂肪组织中,但部分病人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一部分走行于心肌内,血管外面被心肌纤维覆盖,这段心肌纤维被称为“心肌桥”。
8. 何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答:冠心病介入治疗指不通过外科开胸手术,不需全神麻醉,在X线下就能从腔内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
目前常用有(1)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通过穿刺皮肤将导管插入心脏血管内,使用特制的气囊导管到达狭窄的冠状动脉内腔,通过在体外加压扩张气囊,将狭窄张开,是病变冠状动脉重新构型;(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与PTCA相比,支架植入的优点使狭窄病变得到更理想的扩张,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并能使术中撕裂的冠状动脉内膜迅速贴壁,以减少手术中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
9. 冠心病介入治疗有何适应症?答:适用于绝大多数冠心病病人,包括高龄、高危(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及部分复杂、多支冠脉病变的病人。
10. 冠心病的其他介入治疗方法?答:(1)冠状动脉内高频旋磨术:将特制旋磨导管插入冠状动脉病变处,以160-180千转/分的速度高速旋转,使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被打磨成比人体红细胞小的碎片,随血流排泄。
(2)冠状动脉内定向旋切术:将尖端带有切割刀及储存室的旋切导管插入病变处,在体外用电动机以2000转/分旋转切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暂时保存于储存室内,导管撤出体外时将病变组织带出体外。
(3)球囊切割术:将表面包埋纵行刀片的特制切割球囊插入病变处,在球囊扩张时刀片伸出球囊表面,有规则的纵行切割斑块。
(4)血管内放射治疗:将带有β-射线或γ-射线的放射源(如32磷,190锶等)装置于适当的载体上,置于球囊扩张后的冠状动脉病变处进行血管腔内照射。
(5)药物涂层支架术将某些抗细胞增生、抗血栓形成的药物用特殊工艺涂于支架表面,并使这些药物在冠状动脉病变局部匀速缓慢释放。
目前常用的使雷帕霉素和紫杉醇。
(6)准分子激光血管成形术:通过用准分子激光能量销蚀冠状动脉内斑块,达到开通管腔目的,主要用于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和介入治疗不能成功时。
但是随着介入技术的提高,目前很少用于临床。
11. 冠脉造影有何主要并发症?答:主要的并发症有死亡(0.03%-0.08%)、心肌梗死(0.05%-0.07%)、脑血管并发症(0.07%)、穿刺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主动脉血管并发症、过敏反应、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12. 如何预防冠脉造影术的并发症?答:操作技术熟练和经验积累是关键。
轻柔操作,注意左主干病变,防止导管进入冠脉过深或压力嵌顿、冠脉损伤和造影剂注入过多造成心肌缺血等,对于有心、肾功能不全疾病基础的病人,造影时应当用非离子显影剂和尽量少用显影剂用量。
术后拔除动脉鞘管后,压迫部位要准确,时间要足够,压迫后要用听诊器听诊局部有无血管杂音。
术前常规应用地赛米松可以预防过敏反应发生。
13. 何为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答: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是指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电图缺血的导连有相应的ST 段抬高,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变异型心绞痛。
14. 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是否为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多数是因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完全阻塞冠状动脉所致。
主要原则是尽早实施急诊冠脉血运重建术。
15. 何为远端血管保护装置?答:在扩张病变时,会有一些血栓或粥样硬化斑块碎块脱落,栓塞至血管远端微小血管,引起血管堵塞造成慢血流或无血流,引起心肌坏死和损伤。
临床设计了一种可以将血栓或斑块滤出的产品。
分为阻塞系统和过滤系统16. 远端保护装置的临床适应症有哪些?答:(1)冠脉内存在明显血栓,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2)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高度狭窄病变局部有血栓性斑块。
(3)外科搭桥术后的静脉桥病变介入治疗。
(4)同时进行冠脉及颈动脉的介入治疗。
17. 冠脉侧支循环常见于哪些病变?答:(1)冠脉闭塞性疾病。
(2)慢性缺氧,如严重贫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紫绀型先心病等。
(3)左心室肥厚。
18. 何为心肌血运重建?答:供应心肌血流灌注的冠状动脉因各种疾病发生管腔狭窄和阻塞,而使心肌供血终止或减少后,采用药物(溶栓)或非药物(PTCA和CABG-冠脉搭桥手术)的手段恢复血流。
19. PTCA手术过程如何?答:使用穿刺针穿刺动脉,放置动脉鞘管,通过动脉鞘管送一根指引导管进入冠脉开口,造影后将一根导丝通过导管进入冠脉血管远端,顺导丝将球囊推送至狭窄部位,加压扩张球囊,最后将球囊,导丝撤出体外,复查造影,了解狭窄部位扩张结果。
20. PTCA有何适应症?答:(1)临床适应症: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及CABG术后又有心绞痛发作者。
(2)血管适应症: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被保护的左主干病变,或无保护、但病变位于开口部或中段的左主干病变,以及CABG术后桥血管病变。
21. PTCA有何禁忌症?答:绝对禁忌症:(1)冠脉狭窄程度<50%且无缺血症状者。
(2)严重弥漫性多支或/和左主干末端病变,PTCA成功的可能性极小,而心外科CABG更安全,效果更理想者。
相对禁忌症:(1)无保护冠脉左主干口、体部>50%的狭窄病变。
(2)凝血机制障碍,易并发出血或血栓形成。
(3)无心肌缺血临床证据者。
(4)多支血管病变,预计PTCA成功可能极小,一旦PTCA失败,可能导致病人病情急剧加重者。
(5)血管狭窄程度在50%-70%的临界病变,除非临床有明确心肌缺血证据,或经血管内超声证实病变狭窄程度>70%,一般不需手术。
22. PTCA术前、后如何服用抗凝药物?答:一般PTCA术前24-48小时(1)阿司匹林300毫克,1次/日,用于抗血小板、防止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