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基础知识复习题填空题1.@@铜是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金属之一,在古代人们最初发现和使用的可能是( 天然铜 )。
2.@@天然铜通常是紫绿色或的(紫黑色 )石块。
3.@@天然铜通常是( 紫绿色)或紫黑色的石块。
4.@@我国早在公元两千年前就已经大量生产、使用青铜,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存有公元前(1700年)铸成。
5.@@我国早在公元两千年前就已经大量生产、使用(青铜),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还存有公元前1700年铸成。
6.@@铜是一种( 玫瑰红色 )、柔软、具有良好延展性能的金属,易于锻造和压延。
7.@@铜是( 电)和热的良导体,仅次于银而居第二位。
8.@@铜是电和( 热 )的良导体,仅次于银而居第二位。
9.@@铜在常温下(20℃)的比重是( 8.22 )。
10.@@铜的熔点是( 1083℃ )。
11.@@铜的沸点是( 2310℃ )。
12.@@铜能溶解( SO2 )、( O2 )、H2、CO2、CO等气体。
13.@@铜能与锌、锡、镍互熔,组成一系列不同特性的(合金 )。
14.@@铜的合金中 ( 黄铜 )富有延展性。
15.@@铜的合金中 ( 青铜 )有较高耐磨性。
16.@@铜的合金中( 白铜 )有较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17.@@铜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属于( 第一 ) 副族的元素。
18.@@铜在元素周期表中是属于第一( 副族 )的元素。
19.@@铜的原子序数为( 29 )。
20.@@铜的原子量为(63.57 )。
21.@@铜具有(两)个价电子,能形成( 一 )价和二价铜的化合物。
22.@@铜在含有CO2的潮湿空气中,易生成( 碱式碳酸铜 )。
23.@@铜在含有( CO2 )的潮湿空气中,易生成碱式碳酸铜。
24.@@铜绿有( 毒 )性,故纯铜不宜做食用器具。
25.@@铜在空气中加热至185℃时开始氧化,表面生成暗红色的(Cu2O )。
26.@@铜在空气中加热至( 185℃ )时开始氧化,表面生成暗红色的Cu2O。
27.@@铜在空气中加热至185℃时开始氧化,表面生成( 暗红 )色的Cu2O。
28.@@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温度高于( 350℃ )时,表面生成黑色的CuO。
30.@@铜在( 空气 )中加热的温度高于350℃时,表面生成黑色的CuO。
@@32.@@铜不溶解于盐酸和没有溶解氧的硫酸中,只有在具有(氧化)作用的酸中才能溶解。
34.@@铜能与氧、硫、(卤素)等元素直接化合。
35.@@铜能与( 氧 )、硫、卤素等元素直接化合。
36.@@铜能与氧、( 硫 )、卤素等元素直接化合。
37.@@铜能溶于( 王水 )、氰化物、氯化铁、氯化铜、硫酸铁以及氨水中。
38.@@铜能溶于王水、氰化物、氯化铁、氯化铜、硫酸铁以及( 氨水 )中。
39.@@氧化铜在自然中以( 黑铜矿 )的形态存在,呈黑色。
40.@@氧化铜在自然中以黑铜矿的形态存在,呈( 黑色 )。
41.@@氧化铜是不稳定化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1060℃ )即开始分解。
42.@@氧化铜是不稳定化合物,在(空气 )中加热至1060℃即开始分解。
43.@@氧化铜易被H2、CO、C、CxHy等还原成(金属铜 )。
44.@@氧化铜易被H2、CO、C、CxHy等还原成金属铜,还能被其他(硫化物)和较电负性金属如锌、铁、镍等还原。
45.@@氧化铜( 不 )溶于水。
46.@@氧化亚铜在自然界中以( 赤铜矿 )的形态存在。
47.@@ ( 氧化亚铜 )在自然界中以赤铜矿的形态存在。
48.@@赤铜矿根据晶粒的大小不同,颜色也不同,组织致密的呈(樱红)色,粉末状的则为(洋红)色。
49.@@氧化亚铜的熔点为( 1235℃ )。
50.@@氧化亚铜只有在空气中加热至高于(1060℃ )时才稳定。
51.@@氧化亚铜在低于1060℃时会部分氧化成( 氧化铜 )。
52.@@ ( 氧化亚铜 )在低于1060℃时会部分氧化成氧化铜。
53.@@自然界中硫化铜以(铜蓝 )的矿物形态存在。
54.@@自然界中( 硫化铜 )以铜蓝的矿物形态存在。
55.@@硫化亚铜在自然界中以( 辉铜矿 )的形态存在。
56.@@ 在自然界中( 硫化亚铜)以辉铜矿的形态存在。
57.@@铜对硫的亲和力比铁对硫的亲和力(大 )。
58.@@Cu2S能与其它金属硫化物共熔结合成( 冰铜 )。
59.@@铜的碳酸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 )和(蓝铜矿 )的矿物形态存在。
60.@@胆矾的分子式为( CuSO4·5H2O )。
61.@@胆矾呈( 蓝)色,失去结晶水后变成(白 )色粉末。
62.@@用铁和锌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 )。
63.@@( 电气 )工业是最大的用铜户。
64.@@铜是(国防 )工业极其重要的材料,制造飞机、坦克、大炮等需要大量的铜。
65.@@铜还以各种( 化合物 )的各种形式应用于农药、医疗和民用等工业部门。
66.@@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 0.01% )。
67.@@自然界的铜多以(化合物 )形态存在。
68.@@根据铜化合物的性质,铜矿物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 氧化矿 )三种类型。
69.@@根据铜化合物的性质,铜矿物分为( )、硫化矿和氧化矿三种类型。
@@自然铜70.@@根据铜化合物的性质,铜矿物分为自然铜、(硫化矿 )和氧化矿三种类型。
71.@@含铜品位在当地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岩石称为(铜矿石 )。
72.@@目前工业生产上开采的铜矿石,其最低品位为(0.4%~0.5% )。
73.@@铜矿石的脉石矿物,主要是( 石英 ),其次为方解石、云母、垂晶石等。
74.@@由铜矿床开采出来的铜矿石,在送往冶炼厂冶炼之前需预先进行(富集选矿),以分离各种矿石,并使铜富集成精矿。
75.@@由铜矿石或精矿提取铜,有(湿法 )和( 火法 )两种方法。
76.@@目前,对铜的硫化矿使用的冶炼方法主要是(火法冶金 )。
77.@@在处理铜的硫化矿和精矿的实践中,一般采用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电炉熔炼和(闪速熔炼 )四种熔炼方法。
78.@@在处理铜的硫化矿和精矿的实践中,一般采用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 电炉熔炼 )和闪速熔炼四种熔炼方法。
79.@@30年代后,( 反射炉 )熔炼取代了鼓风炉熔炼。
80.@@铜的氧化矿一般采用( 湿法 )冶金处理。
选择题24、@@铜冶炼作业分为(C )、吹炼、火法精炼三个阶段。
A. 焙烧B. 干燥C. 熔炼D. 精矿预处理25. @@在均匀合金中产生多相的方法有(A )。
A.熔化和结晶B.熔化和分解C.结晶和分解D.分解和离解26. @@下列那种物质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 )。
A.CaOB.FeOC.MnOD.SiO227.@@下列那种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 D )。
A.CaOB.FeOC.MnOD.P2O528.@@下列那种物质属于两性氧化物( A )。
A.Al2O3B.FeOC.MnOD.P2O529. @@黄铜矿的主要成份是(A )。
A.CuFeS2B.FeOC.MnOD.P2O530. @@铜冶炼中,冰铜的主体成份为(B )。
A.Cu2S和Pb SB. Cu2S和FeSC. Cu2S和MnOD. Cu2S和P2O531. @@炉渣的(B )大小影响到金属或锍与炉渣的澄清分离效果。
A.体积B. 熔点C. 比重D. 沸点32. @@对于炉渣的酸碱性,习惯上常用( B )表示。
A.密度B. 酸碱度C. 比重D. 沸点33. @@对于某些炉型来说,炉内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决定于炉渣的(B )。
A.着火点B. 熔化温度C. 比表面积D. 沸点34. @@ 目前,铜硫化矿主要采用(B ),这种方法适应性较强。
A.湿法冶金B.火法冶金C.气法冶金D.分离法冶金35. @@铜湿法冶金是处理(A )、选矿尾矿和铜矿山废矿石发展起来的。
A.氧化矿B.硫化矿C.锌化矿D.镍化矿36. @@铜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 B )。
A.0.05%B.0.01%C.0.10%D.0.20%38. @@氧化亚铜在自然界中以( A )的形态存在。
A. 赤铜矿B. 黑铜矿C. 蓝铜矿D. 辉铜矿39. @@硫化铜在自然界中以( A )的形态存在,硫化铜是不稳定化合物。
A. 蓝铜矿B. 辉铜矿C. 赤铜矿D. 黑铜矿40. @@硫化亚铜在自然界中以(A )的形态存在,硫化亚铜在高温下稳定。
A. 辉铜矿B. 蓝铜矿C. 黑铜矿D. 赤铜矿41. @@铜的硅酸盐在自然界中以(D )的形态存在,该矿物在高温下分解出氧和水分。
A. 蓝铜矿B. 黑铜矿C. 赤铜矿D.硅孔雀石42. @@铜的碳酸盐在加热至( D )以上时完全分解。
A. 150℃B. 160℃C. 180℃D. 220℃43. @@根据铜矿物的性质,铜矿物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 D )。
A. 氯化矿B. 硅酸矿C. 碳酸矿D. 氧化矿44. @@世界铜产量的(D )%来自硫化矿。
A. 50B. 60C. 70D. 9045. @@工业生产上开采的铜矿石,其最低品位为(D )%。
A. 0.1~0.2B.0.2~0.3C. 0.3~0.4D.0.4~0.546. @@铜冶炼厂炼铜的主要原料是(C )。
A. 镍精矿B.铜镍混合精矿C. 铜精矿D.锌精矿47. @@20世纪30年代前,(C )熔炼是主要的炼铜方法。
A. 闪速炉B.电炉C. 鼓风炉D.自热炉48. @@铜冶炼中,冰铜的主体成份为(B )。
A.Cu2S和PbSB. Cu2S和FeSC. Cu2S和MnOD. Cu2S和P2O549. @@炉渣的(B )大小影响到金属或锍与炉渣的澄清分离效果。
A.体积B. 熔点C. 比重D. 沸点50. @@对于炉渣的酸碱性,习惯上常用(B )表示。
A.密度B. 酸碱度C. 比重D. 沸点判断题1.@@硅酸度的计算方法是酸性氧化物中氧的重量至和和碱性氧化物中氧的重量之和的比。
()@@√2.@@炉渣的电导是通过1平方厘米、长度为1厘米的炉渣的导电度。
()@@√3.@@炉渣的导电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即熔渣内电子流动而引起的电子导电和离子迁移而引起的离子导电。
()@@√4.@@炉渣的导电机理包括两个方面,即熔渣内电子流动而引起的电子导电和离子迁移而引起的离子导电。
()@@√5. @@对于某些炉型来说,炉内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并不决定于炉渣的熔化温度。
()@@×6.@@炉渣主要由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及两性氧化物组成。
()@@√7.@@炉渣能带走大量热量,从而增加燃料的消耗。
()@@√8.@@炉渣对炉衬的化学侵蚀及冲刷会降低使用寿命。
()@@√9.@@造锍过程就是几种金属硫化物之间的互熔过程。
()@@√10.@@富集熔炼是利用MeS与含SiO2的炉渣不互熔及比重差别的特性而使其分解。
()@@√11.@@天然铜通常是紫绿色或的绿色的石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