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罗茨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1.1 规程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聚合工段RRF-245型罗茨风机的维护和检修。
1.2 设备用途
本RR系列标准型罗茨鼓风机,广泛用于电力、石油、化工、除尘反吹、水泥、食品等部门与行业、输送介质为干警空气。
不适合输送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1.2.1主要用于输送干燥后的PVC树脂
1.3 主要性能参数
流量: 88m3/min 轴功率 112Kw
排气压力: 58.8kpa 电机功率 132Kw
吸气压力: 0kpa 电机型号 YB315M-6
升压; 58.8kpa 转速: 986r/min
1.4工作原理与结构特性
1.4.1工作原理
罗茨鼓风机是一种容积式鼓风机,通过机壳内保持固定间隙的两个叶轮圆滑旋转而压送吸入气体,被压送的吸入气体达到出口的瞬间,克服出口侧高压气体而被加压的一种装置,其结构可保证排出的气体不会混进油,电机的动力通过连轴器传送到主动轴,再由同步齿轮传送到从动轴。
2 设备完好标准
2.1 运转正常,性能良好
2.1.1 基础牢固,机器无晃动;
2.1.2 运转无异声;
2.1.3 润滑油选用符合《聚氯乙烯厂主要设备维护保养要点》之规定。
2.2 内部机件无损坏,质量符合要求
2.3 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2.3.1机体及周围应保持清洁,无泄漏现象,油漆完整。
2.4 技术资料齐全,应具有以下几项
2.4.1设备档案;
2.4.2检修及验收记录。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按时检查轴承温度。
3.1.2按时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3.1.3定期做好电解装置的清扫、润滑。
3.1.4按设备的“五定”表做好润滑油的添加或更换工作。
3.1.5及时处理在巡回检查中发现的各种异常现象,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
3.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3.2.1轴承发热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1)
表1
3.2.2风量波动或不足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2)
表2
3.2.3密封环磨损原因及处理方法(见表3)
表3
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检修周期(见表4)
表4
4.2检修内容
4.2.1 小修
a.清洗转子表面灰垢,检查各部位间隙大小;
b.检查轴承、齿轮传动部位;
c. 检查轴承箱、齿轮箱油位,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d.紧固螺栓;
e. 调整皮带松紧度。
4.2.2 中修
a.包括小修内容;
b.清洗滚动轴承及轴承箱,更换轴承;
c.清洗、检查传动齿轮及格零部件;
d.清洗密封装置,更换填料或密封环;
e.测量、调整各部位间隙;
f.检查、更换连轴器及附件;
g.清洗气体过滤器;
h.检修、清洗润滑系统;
i.校验安全阀、自控装置、压力调节器。
4.2.3 大修
a.包括中修内容;
b.检修或更换主轴,机壳及前后墙板;
c.检修或更换主动、从动转子,找转子静平衡;
d.校正机座水平度。
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
5.1检修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5.1.1拆卸鼓风机前,应对内部间隙进行测量;
5.1.2仔细地拆卸结合面上的垫片,并测量厚度,关键零件打上记号。
5.2机体
5.2.1机体应无损伤、裂纹;
5.2.2机体安装不水平度不大于0.04 毫米/米。
5.3转子
5.3.1转子和轴不需要更换时不应拆卸。
5.3.2转子裂纹的修理
a.热焊法:将转子预热至650~700℃,进行焊接;
b.冷焊法:在裂纹始终点上,钻直径为2~3毫米的圆孔,并铲成70~90°V形坡口,沈度不小于裂纹处壁厚的3/5~4/5,剩余厚度应为2~4毫米。
必要时为增大焊口处强度,必须进行攻丝。
为避免铸件过热,应分段焊接。
焊完一段时,应迅速轻击熔焊表面,以防热裂。
5.3.3转子表面无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
5.3.4转子两端面的不平行度不大于0.02毫米。
转子两端面与墙板不平行度不大于0.05毫米;
5.3.5转子端面径向跳动值不大于0.05毫米;
5.3.6当进出口方向和主动轴位置不变时,转子压力角间隙(在转子与水平线成45°角的两个位置上应调整不同),在两转子处于-45°角时的间隙应为1/3D,而在+45°角时的间隙应为2/3D(D指两转子之间的总间隙);
5.3.7转子应进行静平衡和动平衡校正。
5.4轴
5.4.1轴表面应光滑,无磨痕及裂纹等现象;
5.4.2轴颈的椭圆度和不柱度,不大于轴径公差之半;
5.4.3轴颈的不直度,应不大于0.02毫米/米,一般轴全长不直度应不大于0.04毫米/米;
5.4.4轴与转子端面的不垂直度,在100毫米内,不大于0.05毫米。
5.5联轴器
5.5.1表面无裂纹损伤;
5.5.2键与键槽侧面紧密配合,上平面之间应有0.1~0.4毫米的间隙。
旧键槽加宽,不得超过键槽宽度的10%;
5.5.3两半联轴器径向跳动及端面跳动不大于以下规定
5.5.4联轴器安装时的不同轴度及轴向间隙应符合:
5.6轴承
5.6.1滚动轴承
a.滚子表面及内、外座圈应无磨痕、麻点、锈蚀;
b.轴承外座圈与轴承箱之间,结合面应紧密配合,不可放置垫片;
c.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采用D/gc配合,轴承座与轴承外圈采用Gd/d配合;
d.滚动轴承安装,必须紧贴在轴肩或轴肩垫上;
e.拆卸轴承应适用专用工具。
热装轴承可用100-120°机油油浴轴承。
严禁敲打和直接火焰加热;
f.滚动轴承允许跳动振幅如下:
5.6.2滑动轴承
a.刮研后的瓦面印迹均匀,一般不少于2~3点/平方厘米,其接触角一般为:60~90°。
b.轴瓦顶间隙如下:
c.侧间隙为顶间隙的1/2。
d.瓦背与轴承座应接触良好,接触面积一般在60%以上。
5.7密封装置
5.7.1每次中修时更换密封圈,安装时应能轻轻打入。
5.7.2按规定种类、规格更换填料,每圈互相错开120°。
5.7.3“V”型填料与轴间的过盈尺寸一般为0.1毫米。
5.7.4迷宫式密封:轴套两端的不平行度不得大于0.01毫米。
密封环座与轴套的轴向间隙一般为0.2~0.5毫米。
5.7.5机械密封组装后,在密封动环部位,对轴中心线径向跳动不得大于0.06毫米。
5.8传动齿轮:
5.8.1齿轮啮合应平稳、无杂音。
5.8.2齿轮用键固定后,径向位移不超过0.02毫米。
5.8.3齿表面接触沿齿高不小于50%,沿齿宽不小于70%。
5.8.4齿顶间隙取0.2~0.3模数。
侧间隙应符合下列规定: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
6.1.1试车前的检查:
a.检查各部连接螺栓;
b.检查各润滑部位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c.检查进出口阀门是否灵活好用;
d.电动机滑环及电阻手轮是否放在启动位置。
6.1.2无负荷试车
a.盘车应灵活,无障碍;
b.将出口安全阀打开,使机器在无阻力情况下运转4小时。
6.1.3负荷试车
a.打开出口及入口阀门;
b.启动电机后,调节电阻器逐渐达到正常转数,按性能可逐步升高至工作压力,每升一次压力运转两小时,共试8小时。
6.1.4试车中检查项目
a.倾听转子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音;
b.轴承温度应符合规定:对滚动轴承不大于70℃,对滑动轴承不大于65℃;
c.冷却水润滑系统是否畅通;
d.轴封装置部位有无泄漏;
e.安全阀,自控装置,压力调节器是否齐全好用;
f.出口温度,风压及电流是否合乎规定。
6.2验收
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无负荷及有负荷试车达到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可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使用。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必须保持机器表面及其周围清洁无灰尘和油垢,检查各部螺栓的紧固程度。
7.1.2必须按照《主要设备维护保养要点》进行维护。
7.1.3必须经常检查轴承有无过热及杂音。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严禁在没有切断电源或主机没有停止转动的情况下进行检修作业。
7.2.2严禁重击转子,以免损伤表面及变形,从而影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