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能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准确计算,使计算简便,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做到约分过程一目了然;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小竞赛:以旧引新
1、请同学们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问题。

5个13是多少?(运用两种方法解决)10分
用加法计算:13+13+13+13+13=65
用乘法计算:13×5=65
提问:13×5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2、由第一题的计算,完成下题。

10分
① 15+15+15+15+15+15=( )×( )
② 22+22+22+22=( )×( )
提问:什么样的加法算式才可改写为乘法算式?
3、计算。

10分
61+61+61= 103+103+10
3= 提问:上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4、回顾旧知
①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②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作和的分子。

二、新课教学
(一)问题导入:课件出示例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页)
1、知识点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1)设疑激趣过程
①明确题中的关键条件(学生找条件,老师进行讲解)。

讲解:题中的“相当于”就是“是”、“占”的意思。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
2”。

意思就是说人跑一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11
2,或者说人跑一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11
2。

提问: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量?
②根据题意,引导学生学会画线段图。

a.理解题意: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看作单位“1”的量(标准量),人跑一步的距离占袋鼠跳一下的11
2。

即:把单位“1”的量(标准量)平均分成11份,其中2份就是人跑一步的距离。

求“人跑3步的距离是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11
2是多少。

b.绘制线段图,体现数形结合。

“1”
112 112 11
2 (3)列出加法算式:112+112+11
2 (4)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a.转化:将加法算式转化为乘法算式。

112+112112×3(3个加数相同,可以转化为乘法。


b.明确意义:从上式中可以看出11
2×3,既可表示求3 个112是多少,又可表示求11
2的3倍是多少。

归纳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知识点二: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计算加法算式并转化成分数乘法算式的结果
112+112+112=11
222++=116
112×3=112+112+112=11
222++=1132⨯=116 (2)观察对比。

112×3=32⨯ ……分子2与整数3相乘的积作分子
分母11不变
(二)、自主探索
1、小组合作完成:明明生日那天,明明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吃蛋糕,每个吃9
2块,3人一共吃了多少块? 完成问题:
①读题,说说9
2块是什么意思? 学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份,吃了其中的两块。

②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独立完成列式计算。

③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你是如何做出来的?
方法一:92+92+92=96=3
2(块) 方法二: 92×3=932⨯=96
=3
2(块) 追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知识点三:分数乘法的简算——先约分再计算。

对比:92×3=932⨯=96=3
2 1
92×3=932⨯=3
2 3
总结: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在过程这一步,先约分
再计算,会使计算简便,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学收尾
你能说说,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吗?
(四)、课后巩固(共70分)
1、计算 。

10分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53×3= 125×6= 7
4×12= 92×0= (1-72)×5= 32- 6
1= 0.125×16=
2、小法官(判断)。

10分 ①95 ×4=36
5 ( ) ②43×10=4103 =4
30 ( ) ③75+75+75+75=75×3=7
15 ( ) ④61+62+63=61×3=63=2
1 ( ) ⑤711×2=78×2=7
16 ( ) 3、按要求完成下题。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先在正方形中涂出2个9
2,再算一算涂色部分一共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 看图写算式。

① ?
81 81 81 8
1 列式计算:
② ?
+++
列式计算:
2、 思维训练。

10分
三张同样大的纸,平均分成4份,明明得到一份,他得 到的纸占一张纸的( ),占3张纸的( )。

【教学反思】:
1、课前对学生的估计过高,可能没关注到全局。

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2、对学生的多样思维应加大评价力度。

评价一个孩子,要适时,适当,决不能敷衍,更不能抹杀,否则可能会压制孩子的思维积极性。

这一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有待加强。

3、在课后巩固的作业设计中,还本着“精”的原则,尽量根据学生学习反馈去设计一些题目,做到精讲精练。

既学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

本篇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我的首尾运用小竞赛,激发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