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交底

混凝土搅拌站技术交底

搅拌站搅拌技术交底
一、拌合设备简述:
6#搅拌站选用的拌合设备均为强制式搅拌机,每台搅拌机生产能力为120m3/h,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计量设备。

二、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工艺
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工艺
图2-1:搅拌站混凝土生产流程
三、原材料控制
试验室对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按照《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要求,对材料进行进场检验。

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讣相一致。

材料进场后,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登记,收集、保留相关资料。

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后用;集料堆放场地先硬化、分仓,后堆放原材料,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设遮阳棚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

骨料用钢结构雨棚覆盖,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差异和温度。

4、搅拌站操作方法
4. 1拌合设备配备
搅拌站讣量设备均有合格证,计量系统定期检定,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生产工艺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要求,采用集中搅拌、统一供应的方式进行施工。

搅拌、运输、振捣等设备根据拌合时间、搅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数量、连续浇筑等因素进行综合配套,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台装载机。

4. 2起动前的准备
开机询,检查电源及电气元件接线和接地线是否安全可鼎。

使用前应检查搅拌罐内,料斗内内轨道架上是否有异物积存。

合上动力电源,电压应符合要求,其变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10%。

先进行点动试车检查搅拌电机、水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卸料门是否开企自如:提升电机抱刹是否安全可黑;各行程开关、启动按纽是否动作灵活;各减速成箱及各润滑部位润滑油是否充足良好;各部位联接螺栓是否牢固,特别是运动部件的联接。

必须按规定对转动部位经常检查并加注润滑油脂。

检查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等均能正常供料,搅拌站各部位均处在准备工作状态。

起动空压机,压缩空气压力应在0.5〜0.7公斤的范围内,且无漏气现象。

4. 3搅拌站搅拌混凝土
⑴混凝土要在有讣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

技术员提前一天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搅拌站调度上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数量,要求等。

技术员还应在浇注混凝土前二小时通知搅拌站调度。

搅拌站调度接到通知后,根据技术员预约的使用混凝土时间安排生产,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供应混凝土。

⑵搅拌前准备工作
搅拌站试验员在混凝土拌制前及拌制中检测砂石含水率的并验证各种掺入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设计配合比, 提岀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和水胶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宜每班抽测2次。

使用露天堆放骨料时,应随时根据其含水量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

新机使用的第一个台班内不能满载工作,禁止超负荷工作。

新机使用1-2 个台班后,必须对各紧固件及钢丝绳夹进行检查和紧固。

搅拌机连续运转4小时后,装入适量的大骨料和水搅拌5分钟进行筒体的清洗。

(3)混凝土搅拌
拌制混凝土时,搅拌站司机按照试验员下达的施工配料单以及拌合时间、技术交底进行数据输入、控制。

所有混凝土原材料均按照质量讣量,配料按配料单进行称量。

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胶凝材料(水泥、微细粉等)±1%:
②化学外加剂(高效减水剂或其他化学添加剂)±1%;
③粗、细集料±2%;
④拌合用水±1%。

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可增加水泥和细骨料用量10%,但保持水灰比不变。

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宜为:粗骨料、细骨料、水泥、微细粉投入(搅拌约为
0. omin)加入拌合水(搅拌约为lmin)—加入减水剂(搅拌约为0. omin)出料。

当采用其他投料顺序时,应经试验确定其搅拌时间,保证搅拌均匀。

搅拌的最短时间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中的要求。

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Imino先将搅拌机起动空转,观察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卸栓料门开关是否灵活,并排除机内水份及杂物。

开始搅拌时,釆用手动操作,确定各部位工作正常,各电气件动作准确可靠,试验员核准栓质量合格后,再进入自动循环生产。

—c2 (w: m: + w s ^) ] 4- [0. 92 (m: + m: + m.) + 4. 2 mJ =27. 1 °C 混凝土入模温度讣算:
混凝土拌和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匕为:
t尸(at+0. 032n) ( t e-t a) =1. 1°C
混凝土入摸板时的温度为:
t = t e+t=31. 1-1. l=28.2°C<30°C
满足《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标准》要求。

⑸混凝土搅拌质量控制
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搅拌设备系统及仪表精度。

对微机控制搅拌站计量参数资料要及时分析,动态校正计量。

验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测试坍落度。

操作中按技术参数投料,待出料完毕,卸料门关闭后方能提升投料。

在投料过程中,要马上加水,以减少搅拌时间及灰尘飞扬。

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集中精力,严格按照搅拌站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操作, 随时观察各种仪表,指示灯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

随时观察各种物料实际称量是否超过规定的允许误差值,超过规定值应采用手动操作处理,对栓过干、过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

要正确掌握各料仓的物料品种规格和存料情况,及时准确的发出要料讯号。

注意压缩空气的压力表,压力低于0.4Mpa时,禁止开车通气。

注意电气安全,防止电气元件、电线受潮及损坏。

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得擅自更改。

严禁将控制电脑用作它用。

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无紧急情况,严禁改变工作方式(手动或自动)。

如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系统控制电源,并切断总电源开关,应立即打开卸料门,放尽搅拌筒内拌和物,避免栓在搅拌机内凝结。

待故障排除后,如需重新启动,必须使系统进入手动工作状态,将前一次终止的循环进行到底,使拌筒称斗、量筒清理后再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禁止搅拌机重车停机和重机起动。

3、拌合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过程中,按搅拌站保养说明书规定和润滑周期表对搅拌站和设备部位进行润
滑。

检查电器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黑的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

清扫搅拌站各部位浆液、积灰。

及时清洗搅拌罐内及整机表面的灰尘、沾附的栓和油污,防止確干结,保持清洁。

每班应对各油水分离器及贮气筒排放油水1次,检查各油雾器是否正常喷油。

检查各减速箱是否漏油,有无异响。

检查各制动器动作是否灵活可靠。

经常检查骨料提升钢丝绳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新。

检查各弧、秤斗等往复传动机构是否灵活,骨料提升机构工作是不是正常,紧固部位有无松动现象。

检查搅拌机内叶片、衬板是否松动,定期调整叶片与衬板之间间隙,其间隙值为6 mm左右。

并视磨损情况酌情更换。

应经常紧固水泥称斗振动器和水泥(粉煤灰)仓电动除尘振动器的联接螺栓。

所有电线的管线应妥善保护,以防工作时压坏或撞伤。

检查各电机的温升,不得超过铭牌规定值,无铭牌时,不得超过60度。

检查用电设备、电气元线路等各部是否正常,发现异响、异味应立即处理。

经常检查各主令开关、旋钮、按钮、指示灯等电气设备的可幕性。

特别是应严格检查卷扬机构可靠性和磨损情况,严格检查提升料斗上、下限位的可靠性和提升卷扬电机交流接触器和中间断电定、动触头损坏、烧毛情况,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

称量斗应经常清理,避免粘斗影响分料质量。

定期对开式齿轮进行检查,高速皮带的松紧度,以免打滑磨损。

交接班必须在各操作人员工作岗位对口进行,交接双方要认真做到;交生产任务及栓质量;交设备运转惜况及注意事项;查运转记录是否正确完善;查随机工具是否齐全。

交接人员认真填写运转记录。

交接班过程中,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协助处理,重大问题应向主管部门报告。

生产结束后,停机前要及时彻底清洗搅拌机内残存的栓,停机后将所有操作开关置于断路位置,并关闭各电源开关。

搅拌站保养检修作业必须在设备停止动转后进行,检修时必须电源、气路,悬挂“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并有专人看守。

维修保养用润滑油工具等应放在指定位置,废油棉纱应集中存放,定期处理,不准乱扔、乱泼。

保养检修搅拌站,需进入水泥仓、搅拌机、秤斗内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 系安全绳,必须设专人监护。

工作结束时,必须清点人数、工具确认无误后,方准封闭有关孔门或起动运转。

搅拌机丄作时,不得探身查看搅拌情况,只能透过观察孔观察。

搅拌站工作时,任何人不得进入料斗轨道或站立在轨道下方;不得将头、手伸入轨道;不得站在卸料区;不得打开搅拌机卸料门和检修门。

如有必要打开搅拌机检修门,则应停机,将料斗提升至安全孔处,并用安全销锁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