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2017

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2017

小镇名称: 滨江物联网小镇 小镇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东部,毗邻萧山区 据建成区距离: 2 公里
主要产业定位为物联网产业,同时大力发展与物联网产业相关联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及先进传感设备、核心元器 件制造等物联网基础性支撑产业
以“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重要中心、浙江省物联网产业核心区”为目标,以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网络信息 服务及系统集成、先进传感设备及核心元器件制造等物联网“产学研用”产业体系为主导,集科研创新、产品销售、商务办公、会议会 展及居住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F S
转型期浙江的发展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低碳生态化为主要方向。从杭州市的发展
IRST 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
来看,除了发挥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外,还应强化在全省的政治、 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地位,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和综合服务功能。作为国家高新 产业区的滨江,无疑是这一过程中的先锋队。 基于滨江区现有的在全国已经初步具备的领先优势,结合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 “一心两翼”战略,借助高新区的政策和基地区位优势,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将物 联网小镇打造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重要中心、
投资计划 用地规模
2016年:投资额(亿元):20 使用建设用地(亩):300 2017年:投资额(亿元):20 使用建设用地(亩):250 2018年:投资额(亿元):15 使用建设用地(亩):100 2019年:投资额(亿元):10 使用建设用地(亩):60
创 建 情 况
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共15个,具体项目名称、建设用地规模、投资进度等情况详见文本和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01
1.1 智慧经济——创新背景下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智慧经济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以知识和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 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为重点的现代经济发展形态,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突破口。当前,国内外
智慧经济风起云涌、发展迅猛。正确认识国内外智慧经济的基本形势,对于更好地推进我市智慧经济发展,进
02 创 建 基 础
嘉兴 杭州
乐清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12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2
2.3.2 基础设施配套
物联网小镇毗邻滨江区政府,目前已建成吉利总部、海 康威视二期、正泰量测生产基地、骏宝行汽车 4S 店、市级 人才专项房等设施,周边高档住宅林立,学校、医院、菜市 场等基础设施完善,星光大道、星耀城等商业综合体距小镇 不到 2 公里,能为小镇内企业、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服务配套。 已批已建项目用地面积:88.33 公顷(1325 亩) 其中 已批已建产业项目用地面积:19.88 公顷(298 亩) 已落点项目用地面积:24.31 公顷(365 亩) 其中已 落点产业项目用地面积:18.94 公顷(284 亩)
四至范围: 东至风情大道、南至滨和路、西至江陵路、北至滨盛路
规 划 空 间
是否符合城乡规划:符合 是否符合环境功能区规划: 符合 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符合 规划面积:3.6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亩):4570) 建设主体 投入资金
单位名称: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建设指挥部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注册资本(万元):5000 总投资:80亿元, 其中: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投资24亿元 2015年:投资额(亿元):15 使用建设用地(亩):450
创 建 基 础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09
物联世界 网聚江
02
2.2 规划范围
北至滨盛路,南至滨和路,东至风情大道, 西至江陵路。 规划用地面积约 3.66 平方公里(5490 亩), 其中核心区面积约 1.5 平方公里(2250 亩)。
创 建 基 础
3.66平方公里 (5490亩)
年税收收入(万元):400000 年旅游总收入(万元):5000 新集聚中高级人才(人):10000
效益预估
年接待游客(人次):300000 新集聚企业(家):100 新增就业岗位(个):25000 3A-5A景区创建时间:2017年
CHAPTER 1
第一章 创建背景 BACKGROUND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6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1
1.3 特色小镇——助推产业发展
浙江省从 2014 年起明确“特色小镇”概念,并提出建立 100 个省级“特色
小镇”。杭州市积极响应小镇建设,提出打造 100 个市级“特色小镇”。 “特
色小镇”正在加速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效应,成为招商新高地。“特色小镇” 正成为浙商资本回归的重要平台 , 成为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的新高地;“特色小镇” 已实现人才、科技、资本和政府服务全方位无缝对接;“特色小镇”助力我省经 济转型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特色小镇”的潜在力量难以估量。 为保证“特色小镇”顺利建设,浙江省和杭州市均出台了《浙江省特色小镇 创建导则》、《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杭州市特色小镇规 划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大力支持“特色小镇”的开展。
创 建 背 景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7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杭州特色小镇
01 创 建 背 景
省级 37 个
9 个小镇
杭 州 特 色 小 镇 分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8
CHAPTER 2
第二章 创建基础
BASIS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2
2.1 区位条件
滨江物联网小镇交通便利,配套齐全,是省内区位条件最优的产业小镇之一。 小镇处于杭州 ”江南城“的中心,北邻”钱江新城“及”奥体博览城“,西为滨江区区级中心, 南接萧山区及汽车客运南站,至萧山国际机场仅约 15 分钟车程,同时,地铁 1 号线、6 号线在 规划范围内共设有 4 个站点。
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
目 录
C O N T E N T S
特色小镇基本情况表 1
1.1 1.2 1.3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5.10
详细设计
创建背景
智慧经济 物联网 特色小镇
总平面设计 空间布局结构 总体鸟瞰图 道路交通系统 慢行系统 地下空间系统 绿地景观系统 文化旅游设施 公共空间系统 夜景照明控制
创 建 基 础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13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2 创 建 基 础
14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CHAPTER 3
第三章 创建目标 TARGET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3 创 建 目 标
3.1 发展定位
小镇定位如下——
以物联网产业为主导,同时大力发展与物联网产业相关联的云计算、大数据、移 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及先进传感设备、核心元器件制造等物联网基础性支撑产业,具 有鲜明的创新创业文化内涵,集科研创新、商业商务、会议会展、居住服务、科普教 育及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而抢占智慧经济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创 建 背 景
近年来,新经济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智慧经济、信息经济风起“云”涌,已经日益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
发展的重要机遇。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都紧盯紧跟这一 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2014 年,国务院八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发 智慧交通 展智慧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浙江省发展智慧经济产业基础优越,势头良好。从发展实践看,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 智慧医疗等建设也已走在全国前列,在交通、医疗、教育、养老、社区等民生领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智慧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形态,在滨江已经发展成相当完整的规模。以浙大网新、恒生电子为代表的 全国领先的旗舰型信息软件企业,以华三通讯、华为、银江股份为代表的智慧经济设备制造的龙头企业,以海 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为代表的智慧安保设备制造的一流企业,以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网易为代表 的电子商务特大型公司,以阿里云、华数为代表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公司,都集聚在一个小小的滨江区。
物联网小镇 3.66 平方公里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10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2.3 发展基础
部分领导批示 2.3.1 产业发展基础
杭州高新区(滨江)拥有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知识产权:获得国 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31 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4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0 项;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研制 37 项,主导研制已发布国 际标准 11 项;承担了浙江省 70% 的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2014 年发明专利授 权 5559 件,有效发明专利 24048 件,居省会城市第一。 杭州高新区(滨江) 是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区和主要发源地,已集聚了 100 多家从事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企业,2012 年全区物联网产 业实现收入超过 380 亿元,约占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的十分之一。高新区(滨江) 正依托自身产业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和浙江省的发展新兴产业战略部署,积极发 展物联网产业。 滨江物联网小镇目前已集聚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经济龙头骨干企业, 如海康威视、大华技术、聚光科技、宇视科技等,在数字安防、宽带接入设备、 交换机、企业级路由器等产品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一。
智慧养老
智慧医疗
杭州高新区(滨江)物联网小镇概念规划
5
物联世界 网聚滨江
01
1.2 物联网——改变未来的新力量
2009 年 8 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调研时,首次阐述了“感知中国”新理念,要求“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 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 2009 年 11 月,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明确将信息产业列入下一阶 段我国重点培育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着重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 IP 时代 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010 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 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也就是说,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但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之间。和互联网的虚拟世 界不同,它是对现实物理世界的感知和互联。 因此,2010 年被称为我国“物联网元年 ”。 2010 年 10 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信息产业” 的重点突破领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