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比较教育学》题库及答案

《比较教育学》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比较教育学2. 狭义的幼儿教育3. 赠地学院4. 特殊教育5. 比较法6. 问题研究7. 公立学校运动8. 教育立法9. 第六级学院10. 《国防教育法》11. 《莫雷尔法》二、填空题1. 最接近于现代高等教育,被称为现代高等教育雏形的是产生于()世纪的西欧的()。

2. 德国的职业学校与()紧密相联,组成一种所谓的()。

3. ()国的()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被认为是其国家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4. 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是()国的()。

5. 中国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是()学校、()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6. 区域研究可以分为()和()研究。

7. 1922年我国颁布的学制被称为(),它采用()制。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采取()、()的方针。

三、简答题1. 研究比较教育学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2. 简述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3. 简述英国当前的教育特点4. 简述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经验5. 简述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6. 简述各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经验7. 简述各国师范教育的基本经验8. 简述德国当前教育的特点9.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0. 简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11. 简述国外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四、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

2. 联系实际谈谈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趋势。

3. 评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4. 联系实际说明决定和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

5. 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是什么。

6. 反思建国以来的教育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

7. 联系实际谈谈义务教育的基本经验。

《比较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

2. 狭义的幼儿教育:狭义的幼儿教育指的是在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中进行的教育即幼儿公共教育。

3. 赠地学院:赠地学院是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规定由联邦政府拔给土地辅助各州兴办农业和工艺学院、培养工农业专业人才的学院,这种学院称为赠地学院。

4. 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指对身心发展异常儿童、青年进行的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天才儿童,品德不良者,感官和肢体缺陷者,精神、言语和学习障碍者等。

5. 比较法: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

6. 问题研究:问题研究是比较研究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也可分为两类:专题比较和总体比较。

7. 公立学校运动:公立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20年代开始的一场席卷美国北部和中西部的运动,目的是为了培养新型劳动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巩固新生政权,从而逐渐建立起了平等免费,不属任何教派的公立学校。

8. 教育立法:教育立法就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修改教育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9. 第六级学院:第六级学院是指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第六级是英国所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最初出现于文法学校,招收16---18岁的学生,专门以升大学为目的。

10. 《国防教育法》: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11. 《莫雷尔法》:《莫雷尔法》是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规定由联邦政府拔给土地辅助各州兴办农业和工艺学院、培养工农业专业人才的法令,这种学院称为赠地学院。

该法规对美国工农业的发展贡献很大。

二、填空题1. 最接近于现代高等教育,被称为现代高等教育雏形的是产生于( 12 )世纪的西欧的(中世纪大学)。

2. 德国的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相联,组成一种所谓的(双重训练制度)。

3.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中等教育第二阶段,被认为是其国家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4. 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概念的是(法)国的(朱利安)。

5. 中国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是(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6. 区域研究可以分为(前提)和(深化)研究。

7. 1922年我国颁布的学制被称为(联邦),它采用(地方)制。

8.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采取(文法中学)、(工业中学)的方针。

三、简答题1. 研究比较教育学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答:应注意以下原则:(1)求是性原则;(2)实践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过程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

2. 简述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经验答:(1)认清高等教育的地位,支持以质量为中心和适度发展方针;(2)促进高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化需要;(3)加强高等教育与实践的联系,促进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4)深化教学改革,实现高级人才的按需培养;(5)有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办学经费渠道的多元化;(6)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平衡机制;3. 简述英国当前的教育特点答:(1)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和地方所谓的“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上,重视专业咨询机构的中介作用;(2)义务教育阶段不分流,课程体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3)义务教育后实施灵活的分流机制;(4)师范教育已由定向模式向非定向模式过渡;4. 简述各国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经验答:(1)落实教育任务(2)建立合理结构(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4)实施教学评价5. 简述比较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答:(1)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3)体现改革精神,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

6. 简述各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经验答:(1)调查法(2)文献法(3)比较法(4)分析法7. 简述各国师范教育的基本经验答:(1)改革师范教育结构,适应多规格多形式培养师资的需求(2)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统一,保证职前培养规格(3)加强教师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师资水平8. 简述德国当前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联邦主义(2)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3)重视双重训练制职业教育(4)严格训练,注重实践9. 简述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答: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如下:(1)基本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3)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4)大力加强职业培训。

10. 简述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答:三个阶段及其研究方法上的特征: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点是访问与借鉴;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点是因素分析;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业)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点是综合研究。

11. 简述国外比较教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基本特点答:得出以下几项经验:(1)落实教育任务(2)建立合理结构(3)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4)实施教学评价四、论述题1.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措施。

答:(1)认真落实“双基”的重中之重地位,确保“双基”任务按期完成,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稳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层次(2)调整高等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3)建立有效的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5)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6)保证教育投入,提高投资效益2. 联系实际谈谈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趋势。

答:(1)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2)职业技术教育普及化和上移化(3)职工在职培训经常化和制度化3. 评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答:1983年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美国教育被越来越严重的成绩平庸所困扰,表现为功能性文盲大量增生,教育质量持续下降,学校纪律混乱、学生犯罪率上升,报告认为这种教育成绩平庸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过程本身所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必须全面改革美国教育。

这份报告的发表引起全体美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由此拉开了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

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1)改进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2)对师范教育进行改革。

(3)高等教育的改革。

4. 联系实际说明决定和影响教育的主要因素。

答:(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政治经济制度(3)社会意识形态特点(4)地理、人口5. 英国教育行政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是什么答:长期以来,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伙伴”关系,称为“地方管理的国家制度”。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央和学校的权力在逐步加强,而地方教育当局的权力日渐削弱。

其发展趋向表现为:(1)大力加强中央政府对教育的管理和控制。

(2)削弱地方教育当局的权力。

(3)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4)扩大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力。

总之,使教育领导权力在中央、地方和学校之间进行了重新调整和分配,形成了新的权力平衡。

最大的特点是中央政府的教育管理权限得到扩大,学校在自身内部事务管理上的自主权得到明显提高,而地方教育当局在失去某些权力的同时也保留或被赋予某些新的权限。

6. 反思建国以来的教育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规律性的认识。

答:(1)必须重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3)必须改革开放,借鉴外国教育经验,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教育规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4)必须正确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5)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7. 联系实际谈谈义务教育的基本经验。

答:(1)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所起的作用:首先,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可以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并且加深对本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工作的认识。

其次,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可以吸取外国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第三,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已经具有世界的规模,我们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还可以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2)比较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所起的作用,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