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姓名:教育学作业1学号:得分:教师签名:一、辨析题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题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着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答:(1)教育学的萌芽。
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
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着作,论及了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
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丰富的教育思想。
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
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
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智慧是“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证明了教育的作用,把培育和养育健康智慧的人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统一掌管和整体实施的教育大纲;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按照人的年龄对人的教育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期,首次依据人的发展阶段系统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理论。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代表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等。
夸美纽斯“泛智”理论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的计划及单轨的学校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依据实践哲学说明教育目的,依据心理学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论述了“管理”、“教学”、“训育”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过程。
(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
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
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拉伊与《实验教育学》及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科学论证里教育的本质、作用、目的、任务及教育、环境与人的发展等理论,深刻论述了教育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综合技术教育等教育问题;拉伊在对实验教育学的观察、统计、实验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实验教育学的角度论述了一般教育学;桑代克从外部行为的观察来研究动物和人类的心理,从对动物学习的研究中,提出“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的学习过程论,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行为的艺术和科学,教育研究重在探讨人与环境的广泛联系并使人性适应环境的变化。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
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
代表有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赞科夫《科学与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陶行知等。
杜威提出了代表进步教育的基本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儿童中心;马卡连柯提出了“远景”教育理论及“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的“平行影响”集体教育学说;凯洛夫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教育、教养和教学等教育学总论和教学理论(教学法);赞科夫研究教学与发展间的关系,把“观察、抽象思维和实际操作”作为促进学习一般发生的三条渠道和可行途径,其实验教学特点表达为五大实验教学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探索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创立了“活的教育学”;陶行知提倡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创造和实践了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请具体阐述一下。
答:一、人口功能1、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3、教育可使人的结构趋于合理;4、教育有利于人口迁移。
二、政治功能1、维系社会政治稳定:自古以来,任何国家或政权都无一例外以教育作为维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
教育维系社会政治稳定主要通过两方面实现,即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和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有力推动社会政治的变革与进步,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弘扬优良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实现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3、培养社会政治人才: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教育是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4、推进社会政治民主:在现代社会,教育发挥着弘扬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及文化领域中的正面因素,抑制与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进而推进政治民主化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取决于该国的政体,也与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密切相关。
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全体国民公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三、经济功能1、提高劳动者素质;2、促进经济增长;3、推动新的科技发展。
四、文化功能1、文化传承功能;2、文化选择功能;3、文化交流功能。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那些方面还需要加强答:教师素质现代化包括:1、教师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整体优化观等。
2、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既包括继承历史上的优秀职业道德,也包括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等及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等。
3、教师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即教师应拥有一个与现代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库、理论库、资料库、问题库。
教师不仅应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动机,而且应富有高度的时代性,能保持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
4、教师能力素质的现代化,即教师应具有一个完善的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新的教学技术与手段的操作能力、敏锐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视野等。
(结合实际略)4、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应如何顺应这些规律实施相应的教育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注意各阶段之间衔接工作,这一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的进行。
3、及哦啊与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教育,个体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存在最佳期或关键期,为有效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工作要抓住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积极因素,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这一规律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检定的信心,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发现学生的有事,扬长避短,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5.现在有些家长选择了在家教育孩子,而不是送孩子到学校接受教育,而我们的教材(90页第10行)认为:正常人缺少学校教育可以得到发展,但不会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完满的发展,你认同这个观点吗(回答可参考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也可以结合现实中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失败,谈自己的观点)。
答:我认同这个观点,没有教育,个体可以得到发展,但有了教育,个体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学校教育虽不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它是充分条件。
与一般的发展资源相比,它是经过有意识筛选的、经过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改造、反映儿童发展需要的人类文化的基础性构成,这些资源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地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对个体身心发展起到强化和加速的作用。
学校教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独特价値,能够促进个体个性化,提高个人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控制能力。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1、引导个体发展的方向。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后天发展方向的定位。
人的发展方向既要合目的(社会的目的和个人的意向),又要合规律(社会的规律和个体的发展特质),教育就在于为个体身心的发展确立合适的方向。
2、提供个体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起作用的不再是生理上的遗传素质和身心成熟,而是个体后天再改阶段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包括两个因素,个体知识、经验的积累水平和结构等,和个体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发展水平。
而最直接的发展动因就是后者。
教育作为专门的育人活动,无疑对知识经验的获得、自我意识的培养和主体性的激发,即对人的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承担着主要的责任。
3、唤醒个体的发展意识,挖掘发展的潜能。
人的发展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潜能的不断开发。
而意识能不断地将人的潜能开掘开来。
认识到意识对潜能开掘,进而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就必须着眼于意识的唤醒。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从人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4、促进个体差异的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个性的差异客观存在,教育首先要尊重个性,给个性创造一个施展和张扬的空间和机会。
在目前班级集体教学的状况下,可以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使个性得到表现和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人的创造性。
三、案例分析案例:读者薛女士反映,转学还不到一学期的10岁儿子小雷跟过去比好像换了个人,以往由于喜欢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
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
新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着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
以后,每次老师走过小雷身边,如果小雷没有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
很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
问题:请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
答: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
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上面这位新老师正是正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他,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