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触电危害及救护 ppt课件

触电危害及救护 ppt课件

基本概念 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目的,是用人为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气体有 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部,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 功能。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认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口对口人工呼吸 法的操作方法如下: 操作方法 ⑴清除口中异物 使病人仰卧,然后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口中的假牙、血 块、呕吐物等,使口腔中无异物。 ⑵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者在病人的一边,以近其头部的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子,并将 手掌外缘压住其额头部,另一只手托在病人的颈下,将颈部上抬或使用抬胲压头法, 使其头部充分后仰70-90度,以解除舌头下坠所致的呼吸道梗阻。
通过人体电流的时间以毫秒 计量,人体通电的时间越短, 伤害越轻。
电流持续时间越长,对人体 的伤害越严重,触电后果越 可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4.★★★★ 触电事故与电流通过的路径的关系 电流 大地
电流从人体的左手流经至前胸时,对人体的伤害最严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伤害 与其他关系
5.★★★★★
人体触电方式
小结: 1、低压触电事故率高于高压触电事故率。 2、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逐渐被中性点直接接地的 低压电网取代,并配以灵敏的漏电保护器,保证在 人身触电0.1秒内,切断电源。 3、单相触电虽然没有两相触电对人身伤害严重,一旦 触电也有致命的危险。 4、接触电压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 性,更应谨慎。 思考题: 为什么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
“假死” 表现形式与珍断 方法
四、触电急救
简单珍断
①心跳停止
②呼吸停止
“假死”
的表现形式 看
听 拭
③心跳和呼吸 全部停止
四、触电急救
“听、看、试”-图示
四、触电急救
处理 方法
处理方法
⑴病人神志清醒,但乏 力、头昏、心悸、出冷汗, 有恶心或呕吐。此类病人 应就地安静休息,以减轻 心脏负担,加快恢复。
两相触电(一)
两相触电:人体同时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而发生的触电方式。 人体电阻1700欧姆。
1、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导体,电流的路 径如图所示。 2、电流的大小:I =U/ (R+r)=380/(1700)=229mA>> 30mA(安全电流)
●两相触电(二)
人体同时触及一相导体及另一相带电设备或线路。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⑵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6000-8000℃),使电弧周围的金属熔化、气化后飞溅到受伤皮 肤的表层,使皮肤金属化。 ⑶触电事故往往还会伴随着其他的伤害。如高空作业时引起的坠落摔伤;水中作业时 引起的溺水死亡等。
二、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触电事故 发生规律
1、电流的路径如图所示。 2、电流的大小:I =U/ (R+r)=380/(1700)=229mA>> 30mA(安全电流)
●接地故障电流入地点附近地面电位分布
导线断落落地
20米
间接接触触电 (一)
电位0
高电位点
电位0
1、电流经接地体或导体落地点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 2、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近的地方,电位越高;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远的地方,电位越低。 3、在离开电流流入点20 m以外的地方,电位接近于8~10m以内不要进入。
触电危害及救护
李文娇Βιβλιοθήκη 触电危害与救护 目 录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 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急救方法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种类 触电事故方式
1、电击
⒉电伤
1.直接接触触电
2.间接接触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四、触电急救
操作方法
⑶口对口人工呼吸 施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嘴紧帖伤者的嘴大口吹气,同时观察 伤者的胸部是否隆起,以确定吹气是否有效和适度。 按国际标准规定:吹气量为500---600ml(吹气量与病人的身体体积成正比)。 ⑷自然排气 吹气停止后,施救者头稍偏转,并立即放松捏紧伤者鼻孔的手,让气体从 伤者的肺部自然排出。此时应注意胸部复原的情况,倾听呼气的声音,欢察有无呼吸 道梗阻。 ⑸坚持不解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吹气10-12次,即每5-6s吹一次(吹气持续时间为 1S)。
触电伤害与其他关系
健康状态 不同人群与性别的差异
身体好的危害轻
儿童轻成人危害重
身体不好的危害重
女性较男性重
一、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基本概念 ⒉电伤 电伤是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外伤。 主要表现在: ⑴电灼伤。电灼伤分为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 ①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的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 灼伤。一般电灼伤伤口入口比出口处的灼伤更加严重。 ②电弧灼伤。主要发生在误操作产生的电弧、带电作业时短路产生的电弧或人体过 分的接近高压带电体产生放电电弧,极高的电弧温度将皮肤烧伤。
四、触电急救
就近
拉闸
在触电者身 体的下方 上绝缘
断电
切断电源线
脱离低压电 源的方法

物质
挑开导线
拽触电者
的衣服使其 脱离电源。
四、触电急救
⑴☆ 立即电话通知供电部门 拉闸停电
⑵☆☆ 可以拉开断路器停电;或用绝缘棒拉开跌落式熔断器切断 电源。
⑶☆☆☆ 在非常情况下可以采用短路法使高压线路短路
四、触电急救
间接接触触电 (三)
0.8 m
20 m
1、电气线路或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行走的人,其两 脚 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2、人体距电流入地点越近,承受的跨步电压越高。
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防触电措施
1、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 土壤电阻率、设备的接地电阻和人体位置等因 素有关。 2、当人体误入电流入地点地面电位区域时,应两 脚并拢或单腿跳跃,离开电位分布区8-10米以 外。 3、当人穿靴鞋时,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 压将大大降低。
单相触电(三)
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中,电容C变大,XC 容抗减小,Z 减小, 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I b变大, 将危及人身安全。







电路图 XC Rb
Z Ib XC=
R 1 Rb 2πf C
Z = R // X c
- - - - - - -
I b = 220 / Z
防触电措施:低压电网的架设应适当远离高压电网,避免电容电流危及人身安全。
1 违章作业事故多 4 触电事故在非电工 人员中占的比较多 5 触电事故季节性 明显 6 农村触电事故 远高于城镇
2 使用携带.移动式设 备事故多 3 低压设备较高 压触电事故多
三、常见的触电方式
触电方式
直接接触触电
触电 方式
间接接触触电
⒈单相触电
⒉两相触电
基本概念 触电是人体触及带电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电弧放电时,电流经过人体 流入大地或是进入其他导体构成回路的现象。 常见的触电方式有两种:即直接接触触电和间接接触触电。 ㈠、直接接触触电 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到带电体或者是人体过分的接近带电体 而发生的触电现象。也称正常状态下的触电。常见的直接接触触电有单相触 电和两相触电。 ⒈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指当人站在地面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到某相火线而发生的触 电现象。在低压供电系统中发生单相触电,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几乎就是电源 的相电压220V。
间接接触触电 (二)
●接触电压及接触电压触电
1、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 地面形成分布电位,人体两个 部位同时接触漏电设备 外壳和地面时,人体承受的 电压就称为接触电压。 2、人体距离接地极越近(L越 小),则受到的接触电压越小; 离得越远(L越大), 接触电压越大。 L
●跨步电压及跨步电压触电
四、触电急救
操作方法 ⑹口对口吹气注意事项 ①口对口吹气的压力要掌握好,刚开始时可略大一点,频率稍快一些,经10—20次 后逐步减小压力,维持胸部轻度升起即可。对幼儿吹气时,不能捏紧鼻孔,应让其自 然漏气,为了防止压力过大,损伤患者的肺部。 ②吹气时间宜短,约占一次呼吸周期的1/3,但也不能过短,否则影响通气效果。 ③如遇牙关紧闭者,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方法与口对口基本相同。此时可将伤 者嘴唇紧闭,施救者对准伤者的鼻孔吹气,吹气时压力应稍大一些,时间也应稍长, 以利气体进入肺内。
⑵病人呼吸、心跳尚 在,但神志昏迷,此时应 严密地观察,还要做好人 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准备 工作。
⑶如经检查后, 病人处于“假死”状 态,则应立即针对不 同类型的“假死”进行 对症处理。
四、触电急救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 人工呼吸
⑴ 清除 口中异物
⑵ 保持 气道通畅
⑶ 适量吹气
⑷ 自然排气
四、触电急救
3、防触电措施:人体站在干燥绝缘的地板上,I b 就很小,则人 体不会有触电的危险。
二、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单相触电情况分析
单相触电(二)
XC Rb
Z
Ib Rb
1、相线 人体 大地 其他两相对地阻抗
R 1 XC=
电源中性点
2πf C
2、I = U / R + r = 380 / (1700+Z); 式中,Z=X c // R 正常情况下: Z很大,I b就会很小,人是安全的; 特殊情况下:在高压不接地电网中,XC 容抗减小,Z 减小,I b电流变大, 危及人身安全。
基本概念 1、电击: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时造成的内部器官在生理上的反应和病变。随着 电流的大小不同人体的反应也不同。如针刺感、击痛感、昏迷、心室颤动、呼吸困难 或停止现象。 电击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强度、电流持续的时间、电流的频率、 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