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书班级:课程名称: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实验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对课堂上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和通信系统仿真的技能。
二、实验任务1.学习使用计算机建立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学会利用仿真的手段对于实用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进行实际验证;2.学习现有流行通信系统仿真软件MATLAB7.0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这些软件解决实际系统出现的问题;3.通过系统仿真加深对通信课程理论的理解。
4 . 用MATLAB7.0 设计一种2FSK数字调制解调系统。
三、2FSK数字系统的调制原理图用MATLAB7.0进行仿真设计,本次是设计一个2FSK数字调制解调系统。
其中包括:1.设计方案分析及系统原理图2.2FSK已调信号的解调方法及原理图2FSK调制就是使用两个不同的频率的载波信号来传输一个二进制信息序列。
可以用二进制“1”来对应于载频f1,而“0”用来对应于另一相载频w2的已调波形,而这个可以用受矩形脉冲序列控制的开关电路对两个不同的独立的频率源w1、f2进行选择通。
如下原理图:载波f12FSK输出信号载波f2二进制数据四、FSK 的解调方式2FSK 的解调方式有两种:相干解调方式和非相干解调方式.下面我们将详细的介绍:1 非相干解调经过调制后的2FSK 数字信号通过两个频率不同的带通滤波器f1、f2滤出不需要的信号,然后再将这两种经过滤波的信号分别通过包络检波器检波,最后将两种信号同时输入到抽样判决器同时外加抽样脉冲,最后解调出来的信号就是调制前的输入信号。
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2 相干解调根据已调信号由两个载波f1、f2调制而成,则先用两个分别对f1、f2带通的滤波器对已调信号进行滤波,然后再分别将滤波后的信号与相应的载波f1、f2相乘进行相干解调,再分别低通滤波、用抽样信号进行抽样判决器即可。
带通滤波器抽样脉冲包络检波器带通滤波器 包络检波器抽样判决器输入 输出F1F2原理图如下:五、利用MATLAB 建立系统的仿真图。
按照2FSK 系统的物理与数学模型建立系统模型。
根据相干方式的原理图利用MATLAB 的Simulink建立系统的模拟仿真图。
如下图所示:输入抽样脉冲Cos2πf1tCos2πf2t相乘器 低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F1带通滤波器F2 抽样判决器 相乘器 低通滤波器输出六、参数的设置分析1 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模块贝努力二进制序列产生器,用来产生调制二进制信号.要设置的参数两个,一个是Probability of a zero即二进制中”0”产生的概率,设置成0.5;另一个是Sample time即每秒发送多少个脉冲,这个值可以由仿真后的Scope中的数据与仿真时间相除得到,可以任意设置。
这里设置成1/1800,即一秒发送1800个脉冲。
2 M-FSK Modulator Baseband 模块作用是用来产生两个载频信号来调制二进制脉冲序列,实现2FSK的调制功能。
主要的参数有:①M-ary number,指的是载频的个数,由于本设计中需要2个载频,所以设为2。
②Frequency separation,指的两个载频的间隔频率,高置适中即可,设为1000HZ。
3 M-FSK Demodulator Baseband模块由于是实现解调功能,所以主要参数相应的要高置成一样,即M-ary number为2;Frequency separation设为1000HZ 。
4 Channels模块作用是用模拟一个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
主要参数:Mode,有Eb/no、Es/no、SNR等几种选择,都是表示信道中噪声对信号的大小,这里设为Eb/no;b、Eb/no,大小不同,信道中噪声对信号的大小就不同,Eb/no越大信道中噪声对信号就越小,误码率就小,这个大小仿真后的scope 模块中看到,设为15. c、Symbol period,设成与二进制产生的速度一们,每秒1800,即1/1800。
5 Error rate Calculation模块用来计算接收到的信号的差错率,输出结果有三组,依次是差错率、已检到的错误比特数、统计的总比特数;主要参数:Receive delay表示接收信号的延迟时间,用来等待所有输入端信号的到达。
在这里1s就够了,所以设为1;Output data,指的是输出端的形式,根据后面接的什么决定,由于此设计中接的是scope 模块,所以设为Poet。
6 Scope模块作用是显示输出信号的结果。
主要参数:Number of axes,表示坐标系的数目,由于有3个输入端,所以设为3。
7 Display模块作用是显示输出信号的结果。
主要参数:Format,用一来设置显示结果的格式,如:整数、科学计数,这里设为short_e。
8 Relational Operator模块作用是实现系统中的比较运算,比较二进序列产生器发出的信号与解调后的信号,若两个信号相同,则输出0,否则输出1。
主要参数:relational operator 设为~=。
9 Dlay模块用来延迟。
默认参数即可。
10 Eye diagram scope模块用眼图的形式来观察输出信号。
默认参数即可。
七、眼图的定义、模块、波形及其分析1眼图的定义评价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一种定性而方便的方法是观察接受端的基带信号波形。
如果将接受波形输入示波器的垂直放大器,把产生水平扫描的锯齿波周期与码元定时同步(这时每个码元将重叠到间隔(0,Ts)上),则在示波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类似人眼的图案,称之为“眼图”(eye pattern).眼图为基带传输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在一般情况下:●眼图张开部分的宽度决定了接受波形可以不受串扰影响而抽样、重建的时间间隔,显然,抽样的最佳时刻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眼睛”在特定抽样时刻的张开高度决定了系统的噪声容限;●“眼睛”的闭合斜率决定了系统对抽样定时误差的敏感程度,斜率愈大则对定时误差愈敏感。
2眼图的波形根据频移键控的Simulink模型得到眼图的波形,如下图所示:3眼图波形的分析根据Simulink系统仿真系统可以得到2FSK解调后的眼图。
由眼图可以看出系统的误码率很低,这都是Channels模块中的Eb/no设为15的原因, Eb/no 有点大,但眼图的为0的下面那根线没有,还是有一些失真。
这时display 为:由于二进制产生模块的参数Sample time设为1/1800,并且仿真时间为10S,所输出码元为1.7999e+004。
误码率为1.1112e-004,误码个数为2.000e+000,即2个。
当Eb/no设为200后,眼图及display如下所显示:由此图可以看出眼图看不出什么变化,但display却有了明显变化,误码率及误码个数都为0了,说明了Eb/no越大信道中噪声对信号就越小,误码率就小。
八、Scope端的最终波形图在对系统模块参数与系统仿真参数设置之后,接下来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仿真结果,我们截取一段时间的仿真结果进行观察。
根据频移键控的Simulink模型最终在Scope端得到不同信号的数字波形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第一张图是发送信号的波形,第二张图是接收信号的波形,第三张是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比较结果波形图。
从上图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误码率很低,但这只是目测的结果,事实上,使用Error Rate Calculation模块,我们可以准确的计算出该系统的误码率。
其分析在上面的已经介绍过了。
在这里不要介绍。
随着AWGN Chanel模块的参数的不同,最终得到的误码率也不同。
当次模块中的Eb/no的值的不同最终的误码率有很大的变化。
当次值很小的时候,输出的误码率就大,在调制与解调的过程中出现出错的几率就很大。
当逐渐增大此值,误码率就减小。
值越大最终的误码率就有可能为0。
例如当此值为200的时候得到的对比的图形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误码率为0了。
九、个人小结2FSK是信息传输中使用得较早的一种调制方式,也是数字通信中用得较广的一种方式。
它的主要优点是:实现起来较容易,抗噪声与抗衰减的性能较好,适合中低速数据的传输的应用。
通常数据率在低于1200bps时使用FSK方式。
在衰落信道中传输数据时,它也被广泛采用。
相干解调对接受设备的复杂程度比非相干解调较高。
在学习通信原理理论基础后,我们又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MATLAB仿真真正的看到了通信中传输信息的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说要使信号不失真的能够传输到接收端就要考虑很多的因数。
在发送端要注意噪声的加入,尽量的减少噪声进入信道中,以免在接收端使信号失真度过大而不能够恢复成原来的信号。
而在接收端,采用哪种解调方式能够更好的恢复出原来的信号。
对于不同的解调方式有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一般是在接收端使接收的信号通过一个相乘器,同时乘上一个与原调制信号同频同相的载波,再通过低通滤波器滤出不需要的信号,然后再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最终得到原调制信号。
对于非相干解调可以将接收的信号通过包络检波器,然后再经过抽样、量化和编码最终也可以得到原调制信号。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即上网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了二进制频移键控即2FSK的基本原理及其解调方法(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比如参数设置的不理想因此总是会出现波形失真的现象等问题。
但是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查询参考书能够让我更好的完成此次设计。
同时这次设计也让我能够更好的对应用工具MATLAB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和应用。
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收益颇丰,对通信原理有了新的认识。
十、参考文献[1]《通信原理教程》/樊昌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赵静,张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3]《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徐国平.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空间控制技术》/林来兴.宇航出版社.1992[5]《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南利平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