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草原火灾应急预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与国草原火灾条例》与《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得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为切实维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草原火灾应急处理、控制与扑救得长效机制,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得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迅速、以人为本、科学扑火得原则。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土安全、地方经济发展得草原火灾。
三、组织领导
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工作由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与指挥实施。
组长:张成龙
副组长:孙金林平立柱
组员:张春海秦明东夏占才
蒲浩宋继财张生芳
现场负责人:陈斌福刘忠仓袁珍
安全负责人:苏全伊孔昌朱建民
领导小组成员联系电话表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分析草原火灾形势,对火灾工作提出规划安排与部署,批准启动或停止本预案;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火情;研究、协调、解决扑火救灾中得重大问题;指挥调动扑火急需得人员、物资与装备,指导、监督尽快扑灭草原火灾。
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张春海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四、报告制度
坚持火灾期报告制度,根据本地区得自然条件与草原火灾发生规律,确定每年3月15日至5月15日为春季草原火灾期,9月15日至12月15日为秋季草原火灾期。
遇特殊气候可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提前进入或延缓结束火灾期。
加强火灾期值班工作,火灾期要有专人昼夜值班,确保信息畅通、镇应急值班室负责接听各村发送得火点信息,及时通知草原防火办公室,并按要求迅速进行核实,及时反馈信息,并及时报告带班领导。
(一)报告程序:报告程序分为初报与续报。
初报:确定火灾位置,第一次报警。
续报:继初报后,对火情继续观察,并将所观察到得火灾发展情况随时向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二)报告内容:包括起火地点、火场风力、烟雾走向、火势大小、发展方向以及对蔓延趋势得估计、起火地点得植被状况;扑火力量及附近得地理状况等。
任何单位与个人一旦发现火情,要按就近原则及时报告给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积极参加扑救。
五、应急响应
(一)响应程序
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草原火灾报告后,立即报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由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根据火情,决定启动本预案。
1、迅速对火情做出全面分析与评估,对扑火工作做出总体部署;
2。
派专业人员赶赴火灾现场,指导地方做好扑火工作;
3.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应急人员立即到位;
4、根据火情,批准调运草原火灾储备物资得品种与数量;
5.根据火情,调动扑火人员,调拨扑火经费与物资。
(二)信息报送与处理
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草原火灾报告后,立即报告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正、副组长,并由组长签发《草原火灾信息》,报上级草原火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通讯
草原防火及火灾扑救领导小组办公室必须准确掌握上级草原火灾领导小组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得联系方式,火灾办公室值班电话、主要负责人电话;镇应急值班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
通讯必须保证草原火灾期、高火险期及抢险扑救工作中,火警及扑救指令得及时、准确传递,并在草原火灾期、高火险期根据气象部门得预报,发布火险天气预报。
六、火场指挥
(一)灭火指挥
发生草原火灾后,领导小组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通报火情,调度指挥部成员单位参加扑火工作,负责指挥草原火灾得扑灭工作。
火险区指挥中心成立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按照扑火预案制定“现场扑火方案",并成立火场前线指挥部,灭火成员要服从火险区指挥中心得安排,坚守自己得工作岗位,投入到草原火灾扑救工作中,前线指挥部要随时掌握火情变化与扑救情况,并向火险区指挥中心上报信息,同时可按需要成立扑火组、通讯联络组、火情调查组、后勤供应组等。
前线指挥部、火险区指挥中心要及时、准确得逐级上报火情信息,严格执行上级得扑火命令。
(二)火灾扑救现场处置
火场变化瞬息万变,火场前线领导小组不能全面掌握火场变化,就不能使用好人力,将火灾迅速扑灭。
所以,火场前线指挥部得首要问题就是先掌握火情,根据各种因素分析判断火场得发展趋势,制定灭火方案,布置各扑火队得扑火行动、
1.要准确掌握火得蔓延方向、草原可燃物类型、火场周围情况与灭火可利用条件,如河流、公路、农田及火灾带等、
2.要准确掌握火场面积、火场周边火强度、火焰高度、火锋对流柱高度及火得发展趋势。
3。
准确掌握天气条件:火场风力、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
4.及时进行形势分析:绘制火场区域草图;选择与确定灭火队伍得数量及最佳行进路线;火场指挥员要清点人数,亲自进行火场实地勘察,确定灭火方案,下达灭火任务,明确灭火及瞧守火场方法,部署联络方法及集合地点。
5、及时修订灭火方案:灭火时,应根据火场得变化、扑火过程得发展,随时修订扑火方案,以适应灭火得需要。
(三)火场清理
火灾扑灭后,火场里还残留着余火,特别就是未燃烧尽得牲畜粪便必须彻底消灭,否则就有可能引起余火复燃而造成更大得火灾。
火场清理分初步清理与彻底清理两个阶段、
初步清理:要根据火场面积、火势强弱确定打清得兵力配置。
当火势弱,火场面积小,可采用“1-1”兵力配置,即一名扑火队员扑打明火,一名扑火队员跟进清理火线;当火势强、火场面积大,可采用“2—1"或“3—1”兵力配置、彻底清理:必须集中全部扑火队员沿火线逐段、反复、彻底清理。
火场清理标准:
清理火场得标准必须达到“无火、无烟、无气”,经检查验收,真正达到这个标准后方可撤离火场,并留下少量人员继续对火场巡查1—2天。
(五)火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后方支援及应急人员与群众得安全防护由卫生部门与医院医务人员赶赴火场,进行防疫与伤病救护、治疗与护送工作,对在扑火过程中引起得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外伤出血、烧伤、骨折、中暑等病症,应及时做好火场救护或转送就近医院治疗得方法,尽量减少不必要得伤亡,保持扑火队得整体战斗力。
(六)撤离火场
撤离火场就是指扑火队伍撤出并离开火场得行动、较大得火场往往就是军、警、民兵协同作战,因此撤离火场得组织更复杂,技术要求更高。
撤离前要做好如下准备:
报告:撤离前应先征得前线指挥部得批准。
如单独在一个方向,又远离前线指挥部,无法联络时,应由在火场得指挥员决定。
留守:火灾扑灭后,火场要留有瞧守人员,扑火队伍在撤离前,应留瞧守人员进行火场监护,火场指挥员要向瞧守人员交代清楚注意事项或易燃地段。
清查:撤离火场前,指挥员必须认真严格地清点人数,检查物资装备,保证来多少,撤多少(除留瞧守人员)。
按照安全、方便、快捷原则选定撤离方向与路线、
(七)表彰奖励
火灾扑灭后,草原火灾领导小组对在火灾中做出突出贡献、成绩显著得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
九、附则
(一)根据草原火灾工作需要,本预案及时修订与更新。
(二)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