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永胜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 (2020九下·哈尔滨月考) 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B . 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C . 废旧金属的回收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 . 地壳中的金属资源中,铁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也是人类使用量最大的金属2. (1分) (2019九上·海安月考)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两个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物质a、d都是氧化物B . 气体b能用排水法收集C . 气体e具有可燃性D . 甲、乙两个化学反应中氯元素显示出三种不同的化合价3. (1分) (2015九上·启东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闻气体气味C . 读液体体积D . 点燃酒精灯4. (1分) (2016九上·宜昌期中)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B . 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C . 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 . 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5. (1分)(2017·南沙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向装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入稀硫酸,锌粒表面产生大量的氢气B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6. (1分)(2017·瑶海模拟) 天然气分子被包进水分子中,在低温与高压下结晶形成外观象冰一样的物质,由于遇火即可燃烧(如图),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它的部分分子已不再运动B . 它的化学性质与水相似C . 它的分子之间没有间隔D . 它完全燃烧产物是CO2和H2O7. (1分) 25g物质M与5g物质N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混合物中有10gM、11gP和一种新物质Q。
若M、N、P、Q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M+N=P+QB . M+2N=2P+QC . 2M+N-2P+QD . 2M+N=P+2Q8. (1分) (2016九上·赵县期中)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 .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 .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 .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9. (1分) (2019九上·防城港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 先装好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 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插入被吸液体,再按住胶头C .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D . 用排水法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气管10. (1分) (2019九上·巴州期中) 已知金属元素Y(只有一种化合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2O3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 . Y2Cl3B . YClC . YCl2D . YCl3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11. (1分)在河南省知名红茶评选活动中,我市推出的“牡丹红”以“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赢得好评.(1)“闻香识茶”利用了分子________ 的特点.(2)泡茶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通常可用________来鉴定软水和硬水,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软化自来水,其操作方法在化学上称为________ .右图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 .(3)茶多酚(化学式为C22H18O11)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下列关于茶多酚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①在糕点及乳制品等食品中加入茶多酚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延长保鲜期②茶多酚由22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③茶多酚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88④茶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8g.12. (2分) (2016九上·连云港期中) 从微观知宏观.(1)微粒E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微粒符号为________(12号元素为镁元素)(2)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3)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上图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填编号).13. (3分) (2019九上·西夏月考) 学习化学知识后,观察物质世界就要从化学视角看。
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一百余种元素经过不同组合而形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3)从变化角度看: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
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一一氢气,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以促进水的分解;②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从资源角度看:水是生命之源。
请你写一则节水广告或一条节水措施:________三、流程题 (共1题;共4分)14. (4分)(2017·福建模拟) 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NaCl存在下,Na2S2O4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制备流程如图:(1)反应Ⅰ的原理为:Zn+2SO2═ZnS2O4 ,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2)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4)滤液中含有Na2S2O4 ,为使Na2S2O4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NaOH的原因是________,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5) 198gZn(OH)2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________g.四、简答题 (共2题;共2分)15. (1分)化学科代表小聪与小明同学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分别放在两个试剂瓶中的两片用砂纸磨得光亮的银白色金属,未贴标签.到底它们是哪种金属?两位同学首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①科代表小聪猜想:活动性X大于Y.②小明同学猜想:活动性Y大于X.(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知识.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①实验步骤②实验现象③结论金属Y表面无明显变化,金属X的表面有气泡冒出.________________将燃着的木条放在装金属X的试管口,气体燃烧(3)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是银、铁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________ .实验室急需一定量的Y粉末,科代表小聪认为可用现有的X金属粉末和Y的化合物溶液、蒸馏水等药品,配以必要的仪器来制得急需的Y粉末,原因是________ (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4)实验老师经实验分析得知制得的Y粉末中含有未反应完的X粉末,若用化学方法将杂质X粉末除去,两个同学经讨论、交流一致认为可选用的除杂质方法步骤是________ .16. (1分)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
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________ ,右盘________;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五、实验题 (共4题;共13分)17. (3分) (2018九上·孝义期中) (科学探究)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请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1)图一中B处观察到木炭发红。
C处观察到________,且集气瓶外壁发热。
D处观察到________。
(2)图二B处实验时应先将细铁丝________,然后绕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________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图二A处实验为在酒精灯上加热细铁丝,观察到铁丝发红。
B处观察到________,B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若图二B处实验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_,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在反应中18. (2分)(2020·邓州模拟) 已知图1中甲、乙、丙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乙、丙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丙为液态。
(1)写出实验室用图2中装置B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一个有丙参与的化合反应________。
(3)已知某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且难溶于水,请在C图中补画完整该气体收集装置图并用箭头标明进气端________。
19. (3分) (2019九上·江门月考) 如图所示,在容积为500mL的广口瓶中放置过量的红磷,右侧烧杯中盛有500mL的水。
夹紧弹簧夹,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到红磷上。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
(3)待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你又会看到的现象是:水沿导管流入瓶中并约占其容积的________毫升,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4)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5)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16%,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________等。
20. (5分) (2019九上·腾冲期末) 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