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主要特征预习:《教与学》P.41~46《百问百答》P.99~102河流特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与河道有关;水文特征与河水有关。
水系特征:主要长度(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河道弯曲程度、地上河、河网密度、河道剖面特征、落差和源头(发源地)、河口、上、中、下游划分等方面分析。
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水位(高低或径流季节变化方面分析)、汛期、河流补给、含沙量、结冰期、凌汛、流速与水能等方面分析。
基本概念:1.水系----指一条河流的干支流和附近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河彼此连接组成水流相通的的庞大系统,又称河系。
汇聚成流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最终汇入海洋湖泊或消失在荒漠中。
2.分水岭---相邻流域之间的高地,如山脊(山脉)、山峰、鞍部。
(画下两图的分水岭)分水岭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河流的向源侵蚀、下切侵蚀;下游的洪水泛滥、改道(黄河)等都会引起分水岭移动。
3.流域---每条河流的集水(汇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区域。
流域面积是河流水系获得补给(河水水体来源)的地面集水区,流域面积主要受区域面积大小和地形影响。
(三种说法:内、外流域;XXX河流域;XXX洋流域)4.季节性河流----又称间歇性河流、时令河,指河流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河床裸露;丰水季节,形成水流,甚至洪水奔腾。
一、河流水系特征1.源头(发源地)、河口、上、中、下游划分源头-----海拔高。
河口-----支流流入干流的交会处---支流河口;河流流入湖泊处;河流注入海洋的位置。
上中下游划分----与该段河的水系、水文特征相关。
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发源地)、流经主要地形区和省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注入的海洋长江:黄河:2.长度(流程)、流向、水系(结构)流程----从源头到河口。
受陆地面积、海陆轮廓、地形、河流的向源侵蚀、改道和河水来源等影响。
一般来说,区域面积大,无山岭阻挡,就有长河发育。
如亚洲多长河,欧洲、中美洲和岛屿少长河。
记忆:世界四大长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我国:长江6300多千米;黄河5500多千米,珠江第三长河。
流向----由地势决定河流流向。
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
水系----由河水流向、地形地势反映。
如:扇形水系---海河水系;向心状水系----刚果河水系;放射状水系----亚洲水系,岛屿水系;树枝状水系---状,如西江水系扇形水系---海河水系,易造成水灾;向心状水系---反映周高中低的盆地地形,如刚果盆地、塔里木盆地地区的水系;放射状水系---反映中高周低的地形,如亚洲的水系,岛屿上的水系;树枝状水系---干支流分布呈树枝状,如西江水系;平行状水系---几条支流平行排列,如淮河中上游的左岸水系。
羽状水系---支流从左右两岸相间汇入干流,可使支流洪水先后汇入干流,不易形成水灾等。
平行状水系-----反映该地区分水岭(山脉)平行分布------横断山区水系3.流域面积大小、支流多少(见黄河流域图)流域面积---受海陆轮廓、地形影响。
支流多少----受地形和降水影响。
4.河道弯曲、河网密度河道弯曲----受地形、地质等影响。
河网密度---受降水多少和地形影响5.地上河河床高于河道两岸的河流。
如:黄河下游,荆江河段等。
受泥沙沉积和平坦地形影响。
荆江河段地上河成因:治理措施:荆江河段治理洪涝灾害措施: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治理措施:黄河下游治理洪涝灾害措施:6.河道剖面特征(必修1河流地貌发育内容)主要受下切侵蚀和侧蚀作用的差异影响。
“V”型谷---中上游、山区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为主形成;“U”型谷---中下游、平原河流,侧蚀作用为主形成。
例1:读图:比较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系特征。
7.长江的水系特征(1)主要支流和湖泊(2)总体特征:长江水系庞大,流域面积广,支流、湖泊众多,总体流向自西向东,支流南北大致成对称分布。
8.黄河的水系特征(1)主要支流(2)总体特征:二、河流水文特征1.径流量(大、小)、水位(高、低或季节变化)来描述、汛期(长、短)关系:流量大(小)的时期,水位高(低);流量季节变化大(小)的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的河流有汛期,流量大的时期为汛期(或洪水期、丰水期),流量小的时期为枯水期(不在汛期)。
水位和汛期与降水季节变化和气温变化有关。
降水多,冰雪融化量大的时期(季节),河流水位高,处于汛期。
分析流量的方法:自然条件看,从降水量和蒸发量多少、河流支流多少和流域面积大小、河流沿途下渗情况等分析;人为因素考虑河流沿途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等取水量分析。
A.河流径流量大小分析(静态) 例2:读下图,分析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B.河流沿途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动态) 例3:读下图,说出黄河干流各段沿途径流量的变化。
并分析增大或减少的原因?兰州以上河段流量变化:兰州到河口流量变化:河口到三门峡流量变化:花园口到入海口流量变化:C.河流径流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在春季流量有较明显的日变化;以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在夏季流量有较明显的日变化。
例4:上右两图是我国某两河的径流量年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甲河水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2)乙河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地区, 描述乙河的水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注意: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除受降水季节变化、气温变化影响外,还有流域的植被覆盖率、湖泊的调蓄等因素影响。
②一般来说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其年际变化小。
③河流径流的变化能反映河流汛期长短和来得早晚,也能反映河流补给(河水来源)类型。
④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受雨季长短的影响,其汛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2.汛期与河流补给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汛期:按季节划分,春汛、夏汛、秋汛、冬汛。
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与河流补给有对应关系(上图)。
3.含沙量(大、小)河流的含沙量:与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有关。
从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状况、地势起伏(影响水流速度)、土壤质地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降雨强度大(多暴雨),植被稀少,地势起伏大,土质疏松,人类活动强烈,水土流失越严重,河流含沙量越大。
例5:根据例3的图,分析河口到三门峡含沙量变化的原因?例6:比较下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例7: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
读图,完成。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A.1950~1969年输沙量与径流量年变化同步B.1985年之后输沙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相反C.1950~2005年输沙量的变化率高于径流量的变化率D.高径流量年份与高输出量年份逐一对应(2)比较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C.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D.水资源总量呈波动式下降(3)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 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4.结冰期(有、无和长、短)和凌汛(1)结冰期:水温低于0℃而结成冰的时期。
影响因素有气温、水流速度、水深度、水盐度。
冰期的有无和时间长短与河流所在区域气温低于0℃有关。
最冷月均温<0℃,则有结冰期;低于0℃的时间越长,结冰期越长。
水流速度快不易结冰。
水深处不易结冰或冰层薄。
盐度大的水域不易结冰。
①我国河流的结冰期以1月(冬季)0℃等温线为界,即大致以为界,其规律是怎样的?②洲和洲的河流几乎无结冰期,而和 (大国名称) 的河流结冰期很长。
(2)凌汛: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发生凌汛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河流有结冰期(地处中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才可能),其次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段。
成因:冬季封冻,春季河水开始解冻,较高纬度的河段河水封冻,较低纬度河段的水流挟带冰块不断涌来,以致冰坝越抬越高,阻塞水流、抬高水位,使河水泛滥成灾。
发生季节:入冬和初春两个时期。
注意: 我国有凌汛现象的河流有黄河和松花江。
北亚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也有。
例8:圣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A.2个月 B.3个月C. 4个月 D.5个月(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例9:在下图黑色的黄河干流河段有明显凌汛现象,分析哪段危害最大?注意:在平原地区的河流出现凌汛,会引起冰凌洪水,河水泛滥,影响农业、航运和发电;同时加剧沼泽地形成。
在河道弯曲和狭窄地段更易出现凌汛。
例10:读某区域图和气候资料,回答分析圣劳伦斯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5.流速(快、慢)与水能(是否丰富)流速:由地势起伏大小(落差)、河道弯曲、河道宽窄、深浅等决定。
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河道宽深,流速慢,河道窄浅,流速快。
流速影响河流的开发利用:一般来说,中上游河段,落差大,流速快,适宜发展水电。
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落差小,流速缓慢,河道宽而深,适宜发展航运。
水能丰富条件: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径流)量大。
水能开发条件:水能丰富程度;开发河段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开发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水电基地的市场距离等。
水坝修建条件:峡谷地形处;峡谷处的河流上游有盆地(或洼地)储水区域;峡谷处和储水区域不能有断层和岩溶地貌(因易发生地质灾害和水渗漏);储水区域不能有过多耕地、人口和聚落(因要淹没大量耕地,移民工作量大),同时考虑储水区域不宜有交通干线(也要淹没)。
例11: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
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
据珠江流域示意图和材料,完成(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季。
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例12: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图完成(1)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D.丁地(2)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D.丁地(3)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6.长江和黄河各河段的水文水系特征(1)长江: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能丰富;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下游---江阔水深,水流缓,少支流,流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