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我国的河流及其特点。
2.明确外流河(区)、内流河(区)的概念,学会分析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了解我国湖泊的分类以及分布地区自主学习案一.填图练习1)填出数字代表的山脉和河流:2)画出主要流域的分水岭(1)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的分水岭:(2)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3)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二、河流湖泊概况1、内流区和外流区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__________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_________)。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___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段与_________等降水量线接近。
(外流区→东南部→外流河→外流湖→淡水湖→季风区。
)(内流区→西北部→内流河→内流湖→咸水湖→非季风区。
)2.河流特征要素3、水系形态(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4、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来分析(2)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3)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水源补给:__________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 季节性河流:_______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 塔里木河:_______月为汛期 。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三、湖泊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________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五大淡水湖(____湖、_____湖、____湖、_______湖、________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课内探究案探究一:指出长江黄河的主要危害及整治措施 探究二: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分布图”,找出长江、黄河,塔里木河。
问题:这几条河流最终流向何处?有哪些河流与长江、黄河一样最终流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有哪些河流与塔里木河相类似,不能注入海洋?它们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概括总结内、外流河及内、外流区的概念。
探究三:(一) 我国不同地区流河的水文特征及成因:分布长度:1800千米概况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6、京杭运河 沟通水系:(自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大水系历史上:沟通南北在:苏浙境内仍是重要的运输线课后拓展案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
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B.气温低C.蒸发快 D.用水多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是 A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B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C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作用255075100流量(m 3/s ) 125 1 2 3 4 5 6 7 8 9 1112月300600900流量(m 3/s ) 1 2 3 4 5 6 7 8 9 1112月100200300400流量(m 3/s ) 500 1 2 3 4 5 6 7 8 9 1112月245D.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5.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A.水力资源丰富 B.含沙量大 C.有冰期 D.流量小6.黄河凌汛发生的河段是A.上游和中游的各一部分 B.中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C.下游的一部分 D.上游和下游的各一部分7.关于我国内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都属内流河B.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C.额尔齐斯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D.内流河流域多为半湿润、干旱地区8.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阶梯处的水电站是A.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 B.龚嘴、西津、新安江C.葛洲坝、柘溪、红水河梯级开发 D.三门峡、黄龙滩、丰满9.我国不少山脉走向不仅控制了主要河流的走向,还是这些河流的分水岭。
如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A.秦岭B.南岭C.昆仑山一秦岭D.祁连山一秦岭读图,完成10~11题。
10.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 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秋季各有一个汛期11.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能源基地是A.水电站B.油田C.天然气D.煤矿读下图,回答12—13题12.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湖泊水 B.雨水C.冰雪融水 D.地下水13.这种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14.我国水量最大、汛期最长的河流分别是A.长江、长江 B.长江、珠江 C.黑龙江、长江 D.长江、淮河15.读下图,叙述正确的为A.图①湖水的输出形式为蒸发,这类湖多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平原区B.图①为咸水湖C.图②类型的湖多分布在内流区域D.青海湖是图②类型湖的典型代表16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河水补给和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主要有地下水、季节性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图中A表示___________补给,B表示________补给,C表示__________补给。
(2)三种水源补给分别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A为__________________ ,B为_____ _______,C为________ _________。
(3)根据河流流量变化,该河为我国____地区的河流,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
17 读长江水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资料2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4所反映的长江含沙量大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将在发电、____、航运、____、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巨大效益。
18.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之间为黄河中游河段,那么A是____,B是____。
(2)黄河的主要支流C____,D____。
(3)主要水利工程E____F____,G____,P为已建成的水利枢纽____。
(4)黄河流域的地形区主要有H____,I____,J____,K____。
(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说明黄河郑州以下河段流域特别狭小,又无支流的原因?教学反思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为了更好地开展以后的工作,现就以下方面做如下总结:一、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我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