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围堰施工技术(双壁)PPT课件

钢围堰施工技术(双壁)PPT课件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水上施工设备:
常规施工设备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水上施工设备:
浮箱平台
小型汽车轮渡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水上施工设备: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4号墩施工平台:
采用振动锤插打钢管 桩作为承重立柱,其上搭 设贝雷桁架、型钢形成平 台,以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现场加工钢围堰、钢护筒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采用导向船安装异形高低刃脚钢围堰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采用导向船安装异形高低刃脚钢围堰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采用导向船安装异形高低刃脚钢围堰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整体拼装成型的钢围堰,着床稳定后安装钢护筒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在钢围堰内设置的隔舱板,将封底砼浇注成台阶状, 以减少混凝土数量。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利用钢围堰及钢护筒形成钻孔平台,进行桩基施工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桩基检测合格后抽水、剥桩,施工承台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先桩基后围堰)
南充市下中坝嘉陵江大桥主桥设计为2×160m下承式钢管 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主墩处施工期间正常水深为6~8m。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主墩基础结构形式:
桩基设计为10根φ2.5m 钻孔灌注桩,承台尺寸 为25m×10m×5m,顶标 高均位于枯水期常水位 以下,底面平均嵌入岩 层2.5m。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 设计要求,按照清除覆盖层 →水下爆破→搭设钻孔平台 施工桩基→安装钢围堰→施 工承台的顺序组织施工。
施工准备 覆盖层清除 水下爆破,清渣 搭设钻孔平台,施工桩基 搭设支架,安装钢围堰
浇注封底砼,施工承台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总体施工方案:
靠近顺庆岸的4号墩采用钢管桩 搭设同河堤顶面等标高的施工平台 ,以满足设备、材料的运输及钻孔 平台、钢围堰的安装需要;
位于江中心的5号、6号主墩在 水下爆破清渣后采用水上浮吊直接 安装钢护筒形成钻孔平台,在桩基 施工完成后,利用钻孔平台搭设支 架悬拼安装钢围堰并浇注封底砼, 最后抽水施工承台。
双壁钢围堰主要结构形式: 矩形、圆形、异形
主要施工方法:
一、先安装钢围堰,再利用钢围堰平台进行桩基施工; 二、先施工桩基,再安装钢围堰; 三、施工桩基的同时进行钢围堰安装;
钢围堰加工:
根据施工计划、场地、运输条件等采 用在工厂或工地现场加工。对主要焊缝采用 探伤检查并作煤油渗透试验。
双壁钢围堰施工实例: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钻孔平台安装:
4号墩 钻孔平台
类似桥梁施工:
巴南路D9采用 钢护筒作为承 重平台施工水 中基础
类似桥梁施工:
广元白水桥采 用钢护筒作为 承重平台施工 水中基础
类似桥梁施工:
兰渝铁路嘉 陵江大桥采 用钢管桩平 台施工水中 基础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桩基一批成孔: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4号墩钢围堰安装:
4号墩利用施工平台上 组拼的贝雷梁桁架及6 组精扎螺纹钢吊点(每 组吊点由2根Φ32精扎 螺纹钢、上下螺母、1 台60t液压千斤顶及分 配梁等构成)进行组拼、 安装,通过6台千斤顶 的同步顶升、回油实 现钢围堰的整体下放。
双壁钢围堰主要优点:
1、能承受较大水压、因此能尽可能的提高抽水水位,基本上 能全年施工; 2、双壁钢围堰结构刚性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3、双壁钢围堰结构简单,工序单一,施工简便,围堰在水中 以灌水下沉,主要工作是拼装; 4、双壁钢围堰顶部的施工平台,能承受较大的施工荷载,可 为后期施工提供较大的便捷; 5、钢围堰上部能重复利用。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水下爆破:
长 臂 挖 机 出 渣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钻孔平台安装:
5号、6号墩钻孔平台 直接采用钢护筒互相连接 加固后形成,利用水上浮 吊及定位架进行安装,用 型钢将各护筒连接加固形 成整体,为确保钻孔过程 中平台的稳定性,在护筒 底部浇注1.0m厚的水下砼 形成板筏以固定护筒。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源自除覆盖层:采砂船清除覆盖层
长臂挖机清除覆盖层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水下爆破:
采用在钻爆平台上用潜孔钻机成孔、导管护壁,通过合理布置炮眼间 距、控制单段最大药量的分段微差起爆,达到了爆破效果,同时经西南 交大现场检测,爆破振动速度满足国家规定的安全值,对岸边建筑物的 影响控制在了允许范围内(爆破墩位离最近的建筑物距离为114m)。爆破 完成后采用长臂挖机清渣。
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
自武汉长江大桥首次成功采用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修建 深水基础成功后,钢板桩围堰在20世纪50、60年代在我国桥 梁深水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采用钢板桩围堰受 水位控制,施工周期长,一般均需两个枯水期,有的甚至更 长。为此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九江长江大桥施工时首创了双 壁钢围堰这一新的围堰形式,仅用一个枯水期就完成了3个深 水基础施工,使桥梁深水基础施工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云万路汤溪河特大桥; 二、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三、泸州茜草大桥;
施工实例:汤溪河特大桥 汤溪河特大桥:(先围堰后桩基)
主墩基础设计为16根φ300cm桩基础,深度达52m。根据墩位处施工水 深大、河床陡峭的实际情况(水深高差达12m),因地制宜的对常规双壁钢围 堰结构进行了改进、创新,采用矩形异型高低刃脚钢围堰进行施工,同时 设置隔仓板,呈阶梯状浇筑封底砼;钢围堰在现场加工,采用导向船安装。
常规的桩基施工每个主墩一般 分为二批或者三批成孔,由于本项 目各主墩均进行了水下爆破,桩基 全部嵌入岩层且岩层完整性较好, 综合考虑后采用10根桩基一次性冲 击成孔。
施工实例:南充下中坝嘉陵江大桥
钢围堰结构设计:
钢围堰设计为 27.6m×12.6m的矩形双 壁结构,壁厚1.2m,按 5.0m+6.0m二层制作, 总高度为11.0m,每层 平均分成14块,通过隔 舱板将围堰平均分成14 个互不相通的隔舱,以 便注水下沉时调整钢围 堰的重心及竖直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