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2016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新)

管理会计2016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新)

n
b

n xy x y n x2 ( x)2
r
n xy x y
n x2 x2 n y2 y2
r越接近1,说明x和y越趋于正相关, 才能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3、回归分析法
二、 成本按职能分类
产品成本
制造成本
非制造成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推销成本 管理成本
间接材料
间接人工 其他制造费用
这种分类是财务会计按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基础, 便于分析成本的具体构成。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的概念:又称成本习性 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a Y低 bx低 b y高 y低
x高 x低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1、高低点法
[例2-4]某车间1-6月份相关范围内的机器设备维修工时和维修费如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维修工时x(工 时) 550 700 500 650 750 800
维修费y(元) 7450 8500 7000 8200 9600 10000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2、变动成本: (1)特点
[例2-2]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单位产品耗用A材料6元,当日产量分别为20件、 40件、60件、80件、100件时材料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如下图:
产量 x(件)
20 40 60 80 100
耗用材料总成 本bx(元)
120 240 360 480 600
单位产品材料成本 b(元/件)
管理会计学的含义:
“谁受益,谁
从经营管理角度出发,成本的经济实承质担是”为的了原实则现一定目标、或
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的能够用货币度量的价值牺牲。
经济学的含义:
C+V
管理会计的成本会因不同的管理目标而呈现不同的含义:
企业长期战略管理——产品寿命周期成本 企业短期战术管理——生产经营成本 具体管理目标——质量成本 人员调整——人力资源成本

2(元 / 小时)
因此 y=2000+2x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3、回归分析法
优点:计算结果准确 缺点:计算过程复杂 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线性预测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都含有一定的估计和假定成分,对 混合成本的分解结果不可能绝对准确,只能求其近似值。
2.3 变动成本法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
年产量 x(台)
1000 800 500 200 100
年折旧费总额 a(元)
5000 5000 5000 5000 5000
单位产品分摊的折 旧费a/x(元/台)
5.00 6.25 10.00 25.00 50.00
固 定 成 本 总 额 ( 元 ) 5000
Y=a
/



定 成 50

( 元
40
固 定 成 本 总 额 ( 元 ) 10000
相关范围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业务量(台)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2、变动成本: 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相关业务量成
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产品包装费、按销售量计算的佣金等。
(1)特点 ① 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动。 ② 在相关范围内,单位成本不随业务量变动。
6 6 6 6 6



本 总 600

( 元
480

360
240
120
Y=bx
单 位






/
件 )
6
0 20 40 60 80 100
业务量(件)
变动成本总额线性图
Y=b
20 40 60 80 100 业务量(件)
单位变动成本线性图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2、变动成本:
(2)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元 )
关范围继续上升时,又可能使某些产品成本项目
超量上升,从而导致单位产品中的变动成本由降
转升。相关范围模型如右图:
相关范围
业务量(台)
补充资料:变动成本的类型
变动成本的类型
1、完全变动成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2、阶梯型变动成本
按吨公里计算的汽车运费
3、延期变动成本
加班加点情况下的产品成本
4、曲线式变动成本
xy 480000 2040000 1120000 2720000 5520000 3800000 ∑xy=15680000
a y b x 20400 2 4200 2000(元)
n
6
b

n xy x y n x2 ( x)2

6 15680000 4200 20400 6 3640000 4200 4200
要求:用高低点法对维修费用进行分解。
解:
10000 a 800b
7000 a 500b
a 7000 10 500 2000(元)
b 10000 7000 10(元 / 小时) 800 500
因此 y=2000+10x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1、高低点法
②特定的产量水平——一般指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水平
固定成本在有限期间内某一特定产量范围内具备固定性,超过这一 水平后,企业会拆建厂房、增添齐备、扩充必要的机构、增加人员,从 而使折旧费、修理费、管理人员工资、广告费等相应增加。
假设某工厂产品月产量在1000件~5000件时, 固定成本为10000元;如果超过5000件,就要扩 建厂房、增添设备,扩充机构人员。相关范围模 型如右图:
关键词: (1)相关范围——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和时间范围 (2)强调成本总额 (3)业务量——产量、销售量、工时、工人人数 (4)依存关系——不变、增加
通常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1、固定成本:
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资产保险费等。
y(维修费)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பைடு நூலகம்00
2000
a
1000
0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散布图的画法
··
· · Y=a+bx ··
△y
b= tg〆 = y
x

△x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X(维修工时)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2、散布图法
如:广告宣传费、研究与开发费、职工培训费、经营性租赁费等
三、成本按性态分类
1、固定成本:
(3)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的含义
①特定的期间
在一定的期间内,企业某些成本不随产量变动;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质量都将发生变化,由此必然引 起厂房的扩建、设备的更新、管理人员工的增减,从而改变折旧 费、大修理费及工资的支出额。
特点是:以前决策的结果,预算期较长,只能相对降低其 单位成本,通常总量不变。 如:固定资产折旧、管理人员薪
酬、保险费
②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管理当局通过其短期决策行为可以改变其 数额的固定成本,是企业为了完成特定活动而支出的成本,其 发生的实质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良好 的条件。
特点是:预算期年度内发生,预算确定,严格控制执行。
汽车租赁费、电话费、设备维修费
2、半固定混合成本
质量检验人员工资
3、延期变动混合成本
计时工资制情况下,加班加点时支付的工资
4、 曲线式混合成本
递增型:累进计件工资、各种违约罚金 递减型:电炉设备热处理电耗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1、高低点法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
Y高 a bx高 Y低 a bx低
管理会计基础
主讲老师:王梅
版权所有:山东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二章 成本习性分析
1
成本的分类
2
混合成本的分解
3
变动成本法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
4
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比较
5
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2.1 成本的分类
成本的 含义

成本按 职能分类

成本按 性态分类

一、成本的含义
传统会计学的含义 :
企业成本通常等同于产品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所 发生的各种耗费的货币表现。
数据计算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n=6
x(工时) 200 600 400 800 1200 1000
∑x=4200
y(元) 2400 3400 2800 3400 4600 3800
∑y=20400
x2
40000 360000 160000 640000 1440000 1000000 ∑x2=3640000
三、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的补偿源泉——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的概念 (贡献毛益、创利额) 是指销售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与其对应变动成本的差额。
边际贡献是决策与控制企业 经济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概念,是评价和选择决策方 案的主要依据。
优点:简单直观 缺点:主观因素明显,容易出现误差,数据不够准确
2.2 混合成本及其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