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浅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浅析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黄玮岩
【摘要】: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而物流企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则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效力的水平。

同时,电子商务对物流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性要求,能否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高效的物流体系,已成为电子商务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文章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对现有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的建议与策略。

【作者单位】: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的讨论,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总结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以“虚拟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外界物流”为核心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给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了模型,分析探讨了这种物流配送模式的内涵、特征、基本原理及其实现需
[关键词]电子商务;供应链;虚拟企业;物流配送
Internet向企业与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全球范围的虚拟市场,用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找到最佳的价格并获得服务;企业则可以通过Internet平等地获取市场的进入权并进行竞争。

我国物流业目前正在逐渐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连锁店配送网络,但是从整体上看,物流配送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系统相比差距甚远。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管理涉及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手段、经营方式和配送模式等许多环节,从更广泛的竞争、合作、协调来要求企业。

随着物流业务的扩大与复杂,单靠一个企业来完成现代物流配送是比较困难的,无论其从能力、资源、组织还是其他方面要实现物流是不现实的。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建立在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的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一、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1.基本原理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外界物流资源为依托进行物流代理业务的企业,通过Internet从供应商那里获得配送业务信息后,再通过Internet寻找最佳配送代理,并与之签订协议,建立物流配送动态联盟,然后把配送业务委托给代理方,后者根据协议负责完成配送业务。

即“虚拟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外界物流”为核心的物流配送模式。

在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进行物流代理业务的企业是动态联盟的核心企业,其本身没有仓储、运输、包装等物流配送过程各环节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只有完整的信息
支撑体系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监控,实行基于供应链的集成化信息管理,实现信息和运作一体化。

他不仅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配送业务,也可以利用自己高效的信息网络与各地区的批发商、连锁店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物流网络,由后者负责其所在地区的配送业务。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要求功能上合理分配,联盟企业实现双赢。

由于物流配送动态联盟是核心企业与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的集成化供应链动态联盟,只有在功能互补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有效的资源分配。

其次,参与配送联盟的伙伴企业必须是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经营风险,也共同享受利益分配。

2.基本特征
基于虚拟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具有核心性、虚拟性、动态性、约束性、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等特征。

(1)核心性。

在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动态联盟中,其成员可以是2个或多个,但必须有一个核心企业。

核心企业是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中心,他根据发达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监控网络系统来委托监控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完成配送业务,在配送过程中发挥绝对的核心作用。

(2)虚拟性。

在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核心企业本身没有仓储、运输、包装等物流配送过程各个环节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设施,只有发达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监控网络系统。

他利用自己高效的信息网络与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各地区的批发商、连锁店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形成虚拟的物流配送网络。

(3)动态性。

在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由于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联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进行组合,动态地调整组织结构,紧跟市场节奏,充分体现动态性。

一旦目标完成或消失,动态联盟即告结束。

(4)约束性。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形成的联盟是一种结构不固定的联盟,必须有一种内部约束机制,各联盟企业之间必须签订许多严格的合同协议,这些协议从法律上界定了成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利益关系。

(5)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在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核心企业本身不承担物流配送业务。

他在接受供应商的物流业务委托后,通过Internet再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配送业务。

这是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不同于其他物流配送模式的主要方面,具有明显的双重委托代理关系。

3.业务流程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选择阶段。

供应商通过Internet访问核心企业的物流信息平台,通过浏览器察看有关信息,包括核心企业的基本信息、配送网络覆盖地区的信息、核心企业的信誉度等,
并公布需要配送的物流信息。

(2)认证阶段。

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分别在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身份认证和信誉度认证。

(3)协商签订委托协议阶段。

认证核实后,供应商和核心企业进行协商并签订委托协议。

包括配送方式、配送路线、配送时间以及支付时间和支付手段等内容。

(4)确认支付阶段。

根据委托协议中的支付时间和支付手段,核心企业在收款并认可后向供应商发出确认信息,转向配送物流阶段。

(5)寻找物流配送代理阶段。

核心企业将配送信息在Internet上发布,寻找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送货,也可以选择企业曾经构建的配送联盟成员代理送货。

(6)物流代理企业了解信息阶段。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Internet了解配送信息和委托企业的相关信息,并反馈接受委托的意向。

(7)再次认证阶段。

核心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身份认证和信誉度认证。

(8)再次协商签订委托协议阶段。

认证核实后,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进行协商并签订委托协议。

(9)确认支付阶段。

根据委托协议中的支付时间和支付手段,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收款并认可后向核心企业发出确认信息,转向配送物流阶段。

(10)配送阶段。

第三方物流企业接受核心企业的委托进行配送调度,根据委托协议制定配送计划,并将订单派送至相应配送中心,由其负责完成配送货物,并反馈配送信息和配送完成信息。

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现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础主要包括:
(1)高度现代化水平的核心企业;
(2)高效的信息支撑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3)协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发达的物流配送网络。

下面笔者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

1.信息支撑体系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虚拟性和动态性要求其对变化的环境要做出快速反应,这不可避免地要求在配送管理中的信息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次,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管理效益取决于联盟成员之间的协调,协调的优势又取决于信息共享的效果。

在实际管理中,由于联盟各成员不愿与其他成员共享企业核心信息和敏感信息,各成员只从自己的个体目标出发并缺乏对其他成员所做决策信息的了解,从而导致了联盟的整体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致使联盟崩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在物流配送管理中加强信息的管理,构建适合的信息支撑体系,建立集成化的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以压缩配送流程时间,提高预测精度,协调好联盟成员间的关系,促使联盟成员共享关键信息。

2.联盟成员之间的协作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不同于传统物流配送。

不但强调与外部的联系,强调与供应商、销售商等企业的连接,而且强调与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合作,形成一个优化的整体供应链。

因此,在战略管理中要建立一个用户、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核心企业之间的可靠接口,提供一个连接供应商与用户的物流配送业务过程,把联盟中的物流核心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商和用户更多地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完善供应链协调制度,建立长期协议,开放沟通渠道并使信息共享,强调合作和持续改进,以强化和集成供应链,分享物流配送的风险和收益。

三、结论
基于虚拟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吸收了其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先进思想和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物流配送体系,更加灵活了物流企业的组织资源,提高物流配送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优质量的配送服务。

随着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建立该模式所需的成熟的企业、银行、认证机构以及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物流配送网络已经存在。

[参考文献]
[1]戴勇.虚拟物流概念及其在物流网站设计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0,(4).
[2]戴勇,陆俊强.基于Internet的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信息技术平台[J].物流技术,2001,(5).
[3]冯升华,李建明等.虚拟协作能力与协作伙伴关系管理技术原理与应用[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11).
[4]何世明,孙建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科学管理研究,2001,(3).
作者:娄慧轩来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2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