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展计划书前言 (2)1.唱片公司盈利因素 (3)2.大陆音乐市场分析......................................................3-7 2.1大陆流行音乐发展史 (4)2.2大陆音乐受众群.................................................................................4-5 2.3大陆音乐爱好者思想 (5)2.4大陆成功音乐作品分析………………………………………………………………5-62.5大陆音乐公司分析………………………………………………………………………6-73.音乐推广渠道概述......................................................7-9 3.1 音乐推广前提 (7)3.2 音乐推广定义....................................................................................7-8 3.3 传统渠道负面影响 (8)3.4 传统渠道正面引导性 (8)3.5 媒体分析 (9)4.艺人推广的优与弊 (9)5.现阶段音乐市场分析...................................................10-12 5.1数字音乐 (10)5.2在线音乐市场…………………………………………………………………………10-125.3无线音乐市场 (12)6.公司发展方向............................................................12-22 6.1产品库.............................................................................................12-13 6.2艺人经纪 (13)6.3独家媒体资源....................................................................................13-14 6.4自主网站建设....................................................................................14-15 6.5代理................................................................................................15-16 6.6自费艺人..........................................................................................16-17 6.7音乐培训..........................................................................................17-18 6.8行业战略联盟 (18)6.9运营……………………………………………………………………………………19-227.公司主体架构搭建………………………………………………22-268.投入与产出………………………………………………………26-279.目标 (28)前言目前音乐产业市场不算可观,在以前的唱片产业中,最初的唱片行业主要靠演出或者代言赚取利润,由于无线业务的介入,改变了几年的市场环境。
自07年各CP接入移动中音以来,短短三内创造了奇迹,同时也因运营商政治坏境问题又退步到最初的发展阶段.至03年开展的无线音乐范围来看,很多音乐公司,都享受到脱离盗版的优势,得到了可观的回报。
乘着这一风帆,持可序性得到了良性的保持发展。
从推广音乐的渠道来看,可谓是琳琅满目。
继电视、电台、平面、网络,常见推广渠道后,还添加了很多新媒体。
如:无线音乐、活跃传媒、流媒体,等.....推广形式改变了,可操作性具备强大的优势。
从长远的音乐市场行业看来,可营收的业务,除了无线音乐、手机终端以外,还需要延伸去开拓。
如新开发的:IPTV卡啦OK、MP5-6在线音乐下载、流媒体的音乐栏目、KTV点播收费等.....都可为数字音乐市场带来丰厚的报酬。
唱片公司的核心,主要取决于音乐产品。
由于现乃数字时代,传播渠道丰富,同时与面积、速度,加之消费者自主意识的渐强和同行业竞争等问题,想要短期推火一首音乐作品的时代已悄然逝去。
以上的产业发展,标志着,大陆音乐从萧条时期,转变为市场竞争激烈阶段。
因此想要在此行业发展、壮大,需要做好全方位的铺垫。
虽然音乐行业布满艰辛,但值得庆幸的是,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不可能抛弃音乐,故此行业还是可值得一做!!!1.唱片公司盈利因素数字运营版权销售艺人经纪上图示: 代表了唱片公司主体部门的架构,我区分为三大部分,目的为了更好的分解。
唱片公司的主要盈利因素靠“内容跟艺人”。
内容-包含了“音乐作品、音乐MV、艺人图片”。
艺人-包含了“演出、形象代言”。
数字运营:唱片公司靠自身的音乐作品或者MV、艺人图片,等…在终端设备商、运营商或其它边缘产业的植入运作方式,获取一定利润。
版权销售:针对音乐作品、MV、艺人图片的著作、肖像权的销售来获取利润。
艺人经纪:演出、形象代言、影视、代理,方面获取利润。
不可否认,从内容来看,唱片公司发展至今,最初70年代的黑胶唱片-80年代的磁带-90年代的CD-至今的数字音乐,某种程度上说是终端播放器改变了音乐视听方式,及消费者行为方式。
大陆音乐产业从90年代初期在真正萌发演出市场,到现在的规模形成了品牌效应。
2.大陆音乐市场分析2.1大陆流行音乐发展史大陆地区人口众多,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流行音乐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
因此流行音乐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规模。
大陆早在八十年代中,就掀起了流行音乐潮流,到九十年代中,进入高速发展期,累积了不少的经典作品。
但是由于盗版的出现,整个大陆市场市场次序混乱,很多唱片公司受到了影响波及。
如何去打击盗版,整顿市场次序,这条道路很漫长。
2.2 大陆音乐受众群音乐对于大陆消费者来说,大部分消费者还不能做到“欣赏”内在价值,音乐真正有内涵的东西,普通大众还不太理解,只能受到宣传攻势的潜移默化而进行无自主意识的消费,随着大陆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慢慢在提升,流行音乐已经处于主流,占据70%的市场份额。
流行音乐也包括很多类型,但在大陆来说,一首成功的作品除了旋律优美以外,歌词凝练传情易记,这样才能够在消费者中所传唱起来。
下图为大陆音乐爱好者对几种音乐风格普遍所喜爱的范围,这是通过对大陆音乐近10年的发展的部分资料调查所得出。
图(见下页):2.3 大陆音乐爱好者思想很多大陆音乐爱好者,都喜欢购买盗版音乐,我从盗版CD这个时期阐述以下几个观点.1.盗版价格低于正版价格,对于大部分的中低收入消费者,低价格的诱惑是非常大的;2.正版唱片的零售网点远远少于盗版销售点,消费者买到盗版的方便程度大于正版,甚至有时消费者也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不是正版;3.正版唱片的销售推进时间在各地市有延时,不如盗版迅速;所以对于唱片公司而言,即使降低唱片价格,依然对这个市场的改变不大,要想改变这个格局,需要新的销售模式与手段。
虽然,现在大家很少去购买CD,但是网络出现的盗版现象也随处可见,中国众多听众,仍然把音乐当免费的午餐。
2.4 大陆成功作品分析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且中国人比较传统化。
所以很难去接受真正有高尚、韵味的音乐。
举个例子:就算一个很红火的歌手,如果有一天他忽然不唱赋有商业价值的口水音乐,他们将会失去很多的FANS。
这就是大陆音乐爱好者的习性,只要旋律好听,歌词简单的歌都会在大陆市场中所立足至2000年以来真正在大陆火遍的歌曲也不超过10首,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老鼠爱大米》《月亮之上》到《该死的温柔》《爱情买卖》这类歌曲,旋律非常优美,歌词简单易懂,且容易语听众产生情感共鸣。
说明一点,在大陆老百姓眼里,好的流行音乐在能产生共鸣的同时需要能传遍大江南北,不受地域影响。
而一些大唱片公司的歌曲,主要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音乐作品跟歌手过多,难以给音乐推广定位,没有完全渗透市场,也没能传唱到大江南北。
当然也有少数的例外。
例如港台方面,通过品牌只能火一个方位。
但是港台处于南方,在南方很多城市喜欢的音乐,由于语言与生活习惯的差异,北方不一定能够接受。
从流行歌曲得内容来看,几乎全是爱情内容的音乐作品,这说明,情歌依然是市场消费的首选,不可动摇。
而且大陆这些成功作品中,基本处于歌红人不红的状态中。
对于小唱片公司而言,灵活是关键。
因为他们在推广歌曲的同时,仔细的分析市场每一个细节很重要,所以他们往往会有针对性的去做歌曲的宣传和推广。
如市场环境起不到有利的效果,他们也会快速地终止对歌曲的操作。
2.5 大陆音乐公司分析大唱片公司每年都要花费很大的资金在市场推广方面,主要是靠品牌效应去引导市场,其结果只会被市场所限。
目前国内一些小规模的文化公司,利用大陆音乐受众群体的消费特征,以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很快在市场中立足。
例如:“鸟人文化、圣元文化、EQ唱片”等…上述这类小规模公司,他们在宣传艺人或推广歌曲的时候,是没有准确定位的。
他们在已成功推广出的音乐作品中,很多音乐的选择具有盲目性。
是靠博弈的态度与大唱片公司竞争。
面对音乐公司可竞争对手也在逐渐的增加,市场变得严峻的情况下,音乐作品本身的内容,是无法忽视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EQ唱片的那首《该死的温柔》,用半年时间,火得一塌糊涂。
原因,不在于EQ 唱片运用了,独特的推广手法。
他们的推广方式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就是电台硬广,电视,网络,平面,SP。
其结果很显然,好的作品仍然是成功的铺垫。
以上例子还有很多,具体的开展,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及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灿烂的天空。
3. 音乐推广、渠道概述3.1 音乐推广前提1.需要推广的歌曲经过考核考察具有广泛受众,渠道充分展示的效果。
2.歌曲在推广前要先进行简单包装。
针对性宣传口号要精细。
3.歌曲面对的消费群体定位。
4.歌曲在未来三个月后的市场偏差,以及后续市场开拓。
一首好听的音乐,离不开精心的策划与较强势的媒体推广渠道。
在行业中往往会出现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就是:当一个艺人没有任何名气,那么他的音乐就算再好听,推广的时候,都需要消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