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32)讲解
海洋地球物理与海底构造学 (32)讲解
X 2 Y 2Z2 tgI Z
H tgD X
Y
(2)磁异常与岩矿磁性 内源场:地球基本磁场中心偶极子磁场T0 + 非偶极子磁场Tm
磁异常场:Ta
外源场: 稳定磁场Tse
变化磁场δT
地磁场构成:内源场+外源场
T T0 Tm Ta Tse T
磁异常:磁法勘探中,因为解决地质问题的对象、测区范围、
M H
0 (1 )
B H 0 (1 )H 0 (H M )
H B M
0
岩石的总磁化强度M、感应磁化强度Mi、剩余磁化强度Mr (地 磁场总强度T )
M Mi Mr T Mr
地磁要素:地磁场总强度T、磁北方向H、磁倾角I、磁
偏角D:
H T cos I Z T sin I X H cos D Y H sin D T2 H2 Z2
境与古气候分析。
(3)海洋磁测方法 我国目前海洋磁测中主要使用拖曳式船,用质子 旋进式磁力仪进行测量。
工作时将探头拖曳在船后的海面下数米,用缆将 探头连接到船上的仪器主体部分,仪器主体与记录仪 连接,在航行中进行测量。
取数速度视航速而定,一般应保证一百米有四至 五个测点,以便对百米宽的磁异常也能提供出研究的 信息。海磁测量的参量与所用仪器与航磁类似。
(三)磁日变观测
由于磁日变站难以在海域测区内设立,一般在近测区的海岸附近设立 。这时要注意海岸效应,选择平静日变场地区设立日变站十分重要。如何 真正解决海磁的日变改正问题,人们提出应用不受日变影响的海磁梯度测 量资料换算到ΔT的途径,结果精度不理想。海磁日变改正问题仍需进一步 研究。
用海岸附近的陆地磁测来研究海上的日变,存在幅值变化较大和相位误 差大的风险。图中磁日变图资料分别来自英吉利海峡外大陆坡上一个固定浮标 所测的结果和距离约400km的西南英国观测站所测结果。可以看出海上的日变 是岸上的两倍。
剩余磁性的磁化场、矿物成分、温度及化学反应不同,剩余磁性 的类型、特点也不同,有原生剩磁(热剩磁、碎屑剩磁、化学剩 磁)次生剩磁(粘滞剩磁、等温剩磁)等。
岩石剩余磁性的地质意义
1)解释磁测资料,区分矿与非矿异常。 2)古地磁学研究,通过测定原生剩磁,研究古磁场
方向、强度和演变规律。 3)研究大陆漂移、板块构造、海底扩张、古地理环
(4)磁性体的磁异常 磁性体的磁异常比同形状物体的重力异常复杂的 多,磁性不均匀的不规则地质体的磁场分布难以利用 数学方法计算。因此,在计算磁性体磁场时,常作如 下假设:
(一)形状规则简单 (二)均匀磁化 (三)单个磁性体(不考虑多个磁性体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观测面水平 (五)Mi与Mr同方向
(一)海上试验工作
船体影响试验:主要是探头与船体之间拖曳距离的试验。首先让船只沿
磁子午线往返拖曳航行,并不断改变拖曳距离;在噪声增加情况下,记录的 抖动度不变,即为最佳距离。一般地,船体长100m,3000t测量船拖曳长度 约为300~500m。除进行拖曳距离试验外,还应进行方位测量,常选择在平 静磁场区进行。先抛设八方位固定的无磁性浮标,船沿八方位通过浮标;当 探头经过浮标时,记录当时的测量数值和时间;经日变校正后做出方位曲线 图,提供作船体影响校正。
探头沉放深度试验:船只航行时,拖曳于船后并浮在水面附近的探头将
激起水面浪花,且随涌波上下浮动;从而增加仪器的噪声,使记录抖动度 明显加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探头必须在水下一定深度拖曳。根据船 速快慢,适当在探头上配重(无磁性),不断观测仪器的噪声和记录质量 ,选择最佳沉放深度。
(二)导航定位
要求船舶航迹与设计测线的左右最大偏差不超过测线距的十分之一。 同时航行中应随时修正航向,使航迹与设计测线基本吻合。一般使用无线 电导航系统时,系统与岸台有关,与作业区和岸台所在区的气候关系极为 密切。当气候不佳时,会影响工作。故采用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的最佳选 择。
(1)地球磁场
地球磁场:地球磁场是偶
极型的,近似于一个磁铁棒 放到地球中心,它的N极大 体上对着南极而产生的磁场 形状。当然,地球中心并没 有磁铁棒,而是通过电流在 导电液体核中流动的发电机 效应产生磁场。
表征磁性的基本物理量:磁场强度H、磁化强度M、磁化率κ、
磁导率μ、真空磁导率μ0、磁感应强度B
磁性体磁场的基本公式:计算磁性体磁场的方法有多种,
可以用重磁位场的泊松方法、体积分方法、面积分方法。
重磁位场的泊松公式:当密度σ和磁偶极矩均为常数时,物
体的重力位U和磁力位A之间有如下的泊松关系
U G
1dv r
V
A 1 4
M •r r3
dv
V
1
M • U4G来自若已知物体引力位,利用泊松公式可计算磁
第二章 海底构造的地球物理研究方法
2.3 重磁测量
2.重磁测量原理
二、磁法测量原理
实质:通过分析海底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的磁 性差异,探测和研究天然磁场及人工磁场的变化(磁异 常),探查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
主要用途:探查海底地质构造和深部构造、大洋磁 条带和构造演化、勘查含油气构造,寻找海底含磁性矿 物的各种金属矿与非金属矿。
场各分量的表达式:
H ax
0 4G
[ M xU xx
M yU yx
M zU zx ]
H ay
0 4G
[ M xU xy
M yU yy
M zU zy ]
Za
0 4G
[ M xU xz
M yU yz
M zU zz ]
这是利用给定磁性体的引力位导出磁场表达
场源深度不同,对磁异常场的选取是相对的。因而,正常场和 异常场是相对的。
岩矿的磁性:顺磁性在外磁场H作用下,顺磁性物质原子
磁矩顺外磁场方向排列。抗磁性(逆磁性) 在外磁场H作用 下,抗磁性物质的磁化率κ为负值,且很小。铁磁性 磁化强 度与磁化场呈非线性关系—不可逆的磁滞回线。
抗磁性与顺磁性物质的磁化 铁磁性物质的磁滞回线
地壳岩石的磁性:沉积岩磁性较弱,火成岩具明显的天然剩
余磁性,磁化率随岩石基性增强而增大。变质岩:具铁磁-顺磁 性与铁磁性两组。
影响岩石磁性的主要因素:铁磁性矿物含量、磁性矿物颗粒
大小、温度与压力。
岩石的剩余磁性:岩石在成岩过程中,获得的剩余磁化强度, 称为岩石的剩余磁性。它是岩石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