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投资经济学自己整理

投资经济学自己整理

投资经济学名词解释:5⨯5’=25 简答:4⨯10’=40 论述:1⨯15’=15 应用:20’(至少一个)1.※投资的含义⑴狭义的投资:仅指金融性投资⑵广义的投资:是指对资本的运用,即人们为了得到一定的未来收益或实现一定的预期目标,而将一定的资本投入经济运行过程的一种经济活动;⑶本质是一种以资金回流和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⑷特点:投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投资报酬预期性、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性: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⑸投资——运动(生命力)资金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

2.※投资主体⑴概念:投资主体是指从事投资活动、有一定的投资资金来源、拥有投资决策权、享受投资收益并承担投资风险的法人和自然人;是投资权利体、投资利益体、投资责任体的内在统一。

⑵投资主体的分类1.按照投资主体是否参加投资经营活动过程分:直接投资主体、间接投资主体2.按照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分:国有投资主体、非国有投资主体3.按投资主体在国民经济管理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层次划分:中央政府投资主体、地方政府投资主体、事业单位投资主体、企业单位投资主体、个人投资主体3.※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与实际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有何联系和区别?⑴投资按投资资金筹集和运用的形式划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指投资主体将资金、物质、土地、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直接投入投资项目的建设,形成实物资产的投资。

间接投资指投资主体以购买股票、债券、储蓄存款等方式进行的投资,不直接构成实际生产能力。

⑵投资按投资内容划分:实际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实际资产投资(实物投资)是指通过建造机器设备或厂房、道路桥梁等有形资产,直接或间接形成生产能力,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投资。

金融资产投资(金融投资)是指对股票、债券等的投资。

是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投资。

⑶区别:①分类方式不同:投资按投资资金筹集和运用的形式划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投资按投资内容划分:实际资产投资和金融资产投资实际资产投资是通过实际资产形成生产能力,可以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金融资产投资主要从资本增值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对社会生产能力产生直接贡献。

⑷联系:从资本增值角度来看,用于实物资产的投资和购买股票、债券的投资对于投资者而言并没有什么性质上的差别。

这两种投资是互补而非竞争的关系。

实际资产投资(实际投资)一定是直接投资。

金融资产投资(金融投资)一般是间接投资,但当投资份额超过一定限度,可转化为直接投资。

例如:股票投资比例超过半数以上。

4.※论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投资具有创造需求和创造供给的双重效应需求效应:投资需求是指因投资活动而引起的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从投资主体的角度来看,投资需求表现为投资支出。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主体运用货币资金购买物资和劳务,导致国民经济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扩张,推动相应行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供给效应:投资项目建成后投入使用,会扩大社会的生产能力,通过生产劳动,再生产出新的产品提供给社会,从而引起国民经济供给总量增加。

⑵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作用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提供了投资的物质基础,投资才有可能;从理论上说,投资是对社会产品与价值的一种分配与运用,而经济增长是生产的发展;经济增长的水平和速度决定着国内生产总值中用于投资的水平,进而决定投资总量水平,经济增长是投资赖以扩大的基础。

⑶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对运动规律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增长与投资增长的对比关系大体上经历了两个过程: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过程 和 投资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过程①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主要是在生产方式的初创时期和经济起飞的准备时期。

造成投资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奠定物质基础需要大量投资;b.资本的有机构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提高,需要以加大投资作为条件。

②投资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主要是在经济起飞和经济振兴时期a.由于这个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已经不能吸纳过多的固定资本投资,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来拉动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b.因为在对物质资本需求下降的同时,资本积累的重心会发生转移,例如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因素排序也会发生变化。

5.投资与储蓄模型:全社会的生产成果为国内生产总值(GDP)从实物方面看: Y = C + I从价值方面看: Y = C + S 所以有,C + I = C + S → S = I 储蓄 = 投资 国民储蓄是一国投资最主要的来源。

6.※投资乘数理论投资乘数论把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看作因变量,把投资变动看作自变量,阐明投资需求的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带动收入的变动。

用K 表示投资乘数,ΔY 表示收入的增加,ΔI 表示投资的增加,公式就可以写成:ΔC/ΔY 边际消费倾向 ΔS/ΔY 边际储蓄倾向 所以投资乘数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映越大,总收入增加的越多。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80%,政府投资100万元投资的变动收入的变动投资乘数=I Y K ∆∆=Y C Y Y Y Y C Y Y I Y K ∆∆-∆∆∆∆=∆-∆∆=∆∆=S Y Y S Y C ∆∆=∆∆=∆∆-=111以K 代表投资乘数,则: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80%,政府投资100万元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60%,则投资乘数K=2.57.※哈罗德·多马模型 σs k s G == G 表示经济增长率 k 表示投资与产量增量之比s 表示储蓄率 σ表示产量与投资增量之比,即k 的倒数该模型中投资与产量之比,反映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解方程式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经济增长率。

例:如果在模型σs ks G ==中,σ=0.25,即增加单位投资可增加0.25单位产量; 或K=4,即增加1单位的产量需要增加4单位的成本;s=0.2,即储蓄率等于20%。

则:G= s/K=s σ=0.2/4=0.2×0.25=0.05=5% 经济可以按5%的增长率增长假定现在准备把经济增长率由5%提高到8%?(1)采用改变储蓄率的办法由公式σs G =得:8%= s ×0.25 → s=8%÷0.25=32% 即应将储蓄率由20%提高到32%(2)采取改变资本生产率的方法由公式σs G =得:0.08=0.2 σ→σ=0.08÷0.2=0.4 即将资本生产率由0.25提高到0.4(3)采取部分提高储蓄率,部分提高资本生产率的办法例如,将储蓄比率由20%提高到25%,同时将资本生产率由0.25提高到0.32。

8.加速原理基本原理: 收入的增加将引起消费的增加,但要增加消费品的数量,资本品的数量必须相应地增加,因此收入的增加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说明:1.投资不是产量的绝对量变动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

2.投资的变动大于产量的变动。

产量的轻微变动,投资支出会有较大的变动。

3.要使投资水平不至于下降,产量就必须继续增长。

如果产量的增长放慢了,投资也会大幅度下降。

4.“加速”指当产量增长时,投资是加速增长的;当产量停止增长或下降时,投资是加速减少的。

5.加速原理是在没有生产资源闲置的条件下才能起作用。

如果有闲置资源,当产量增长时,只要动用闲置的机器设备就可以了,不必添置新的机器。

9.※投资规模5100500==∆∆=万万I Y K 5%801111=-=∆∆-=YC K投资规模是以货币表示的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建造与购置的工作总量以及与之有关的费用总额。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投资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投资具有创造需求和创造供给的双重效应投资需求对应着投资需求规模,投资供给对应着投资供给规模。

当投资需求规模>投资供给规模时,资本品价格上涨;当投资需求规模<投资供给规模时,投资品积压,生产萎缩,整个经济出现滑坡和不景气状态。

投资供给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实际提供的投资品总价值量。

投资需求规模:是指对投资品的货币购买能力的总和。

思考:怎样确定适度的投资规模?投资需求=投资供给,均衡时是最佳状态。

10.影响投资规模的因素(可能会考简答)⑴资金因素:可供投资的资金=国内储蓄+国外资金净流入可供投资的资金: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利用外资、其他资金国内储蓄:GDP的规模、储蓄率高低国外资金净流入:国内外投资环境、国内外市场⑵技术因素:决定吸纳资本的能力农业时代不存在可以大量吸纳资本的技术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投资对象,社会资本容量很低;工业革命以后,新技术的发明使财富有了新的用途,建工厂、造机器需要大量资本;而且工业生产的聚集效应使人口趋于集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建设可以吸纳很多资本;社会资本容量由于技术进步而扩大,新增很多投资机会,这一切都导致了投资规模扩大。

⑶社会环境:是使资金因素、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得以结合,并形成现实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资金因素和技术因素、劳动力因素都具有流动的性质,社会环境是投资得以实现的空间环境,不具有流动性;一个社会资金充盈却没有适宜的投资环境,则社会的投资规模受到限制;在适宜的社会环境投资的条件下,虽资金不足,可以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吸引资金流入。

⑷经济发展阶段:日本战后投资率及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的一个客观情况,日本战后急需重建基础设施、恢复生产建设,社会资本容量很大;我国建国以后高投资率、高经济增长率也是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情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消费上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物质生产资本的积累需求就会逐渐下降。

11.某地区某年新开工三个建设项目,其概(预)算投资额分别为3000万元、4000万元和5000万元,建设期分别为2年、3年和4年,当年投资额分别为1500万元、1500万元、2000万元,另外还有两个续建施工项目,其概(预)算投资额分别为5000万元和6000万元,以往年份已完成投资分别为4000万元和4500万元,当年投资1000万元和1500万元建成完工,试核算当年投资规模、建设总投资规模、在建总投资规模、在建净投资规模分别是多少?解:当年投资规模=1500+1500+2000+1000+1500=7500(万元)建设总投资规模=3000+4000+5000+5000+6000=23000 (万元)在建总投资规模=23000-(5000+6000)=12000 (万元)在建净投资规模=12000-(1500+1500+2000)=7000(万元)年度投资规模: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年内实际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即当年所投入的用于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

在建投资规模:指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年度内所有施工项目(包括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交付使用时的全部投资总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