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级数据库》课程设计院(系):新华学院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系专业:网络工程** : ***班级:(1)学号:***********题目: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的二维条码食品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食品全球化供给的增加,以及近来食源性疾病的不断爆发,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面对我国食品安全技术落后、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如何在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食品在供应链中的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建立和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迫在眉睫。

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实现定向召回;可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

;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诚信意识;可以有助于我国食品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随着条码技术的发展,二维条码以其不可取代的优势成为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的QR二维条码就具大储存量,高安全性,可传真性,可追踪性,抗损性,备援性等优点,适合食品追溯工作采用。

同时,协同办公也就是采用工nternet/工ntranet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数据库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的新的办公模式的盛行,使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

它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结合食品追溯体系的需求和二维条码技术与协同办公的优势,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二维条码食品追溯系统就成为了食品监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此系统的建立可有利于区分问题的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降低供应链成本,保持食品供应链之间产品信息;在减少法律责任,改善客户服务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本设计采用MsSQL2005+VS2005作为开发工具,这样的工具一直是Windows平台上集成能力最强、功能最齐备的开发工具。

同时拥有易学易用的特性,更拥有完整的面向对象机制,大大降低了软件设计与维护的复杂程度。

关键词:SQL语言;数据库设计;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第1章系统需求分析 (3)1.1研究背景 (3)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3系统设计原则 (4)1.1.1页面模块化 (4)1.1.2三层架构设计 (4)1.4系统的主要功能 (4)1.5系统的模块划分 (5)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 (8)2.1概念设计 (8)2.1.1数据库结构设计 (9)2.1.2数据字典设计 (11)第3章详细设计与实现 (12)3.1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12)3.1.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12)3.2流通领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15)3.3案件管理 (16)第4章数据库系统运行与维护 (18)4.1 B/S程序系统运行与调试 (18)4.1.1登陆页面 (18)4.1.2对执法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的用户配置 (18)4.1.3监管用户的主要功能配置 (19)4.1.4流通企业用户的主要功能配置 (20)4.2追溯平台专用二维条码生成软件 (21)4.3追溯平台专用二维条码识读软件 (24)第5章总结与进一步工作 (27)5.1总结 (27)5.2进一步的工作 (27)第1章系统需求分析1.1研究背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从疯牛病、口蹄疫到注水肉、“瘦肉精”、毒大米、问题奶粉、苏丹红1号、孔雀石绿等,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食品安全己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对食品进行有效跟踪和追溯是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

欧盟委员会在EC 178/2002条例中将食品可追溯性(Food Traceability)解释为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各个环节中,对食品、饲料、食用性动物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的追溯或追踪能力。

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实现定向召回。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以通过发生食品安全事故跟踪产品的下游供应链,迅速召回相关产品,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将事故的影响减少到最低,还可以缩小问题食品的范围,使产品召回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可以追溯产品的上游供应链,追查产生质量问题的成因,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2、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政府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食品可追溯体系掌握食品生产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改进政府管理部门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率,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管理。

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可以迅速追查原因,追究责任。

3、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

在当前食品安全令人担忧的形势下,即使企业能够生产安全合格的产品,消费者也仍然会心有疑虑。

也就是说,产品是安全的,而消费者却不一定放心。

要使消费者放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生产过程中与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记录下来,让消费者随时可以查询,给消费者以充分的知情权,明确了食品的来龙去脉,无疑是给消费者吃下一枚食品安全的定心丸。

食品可追溯体系正是这样一种能够连接生产和消费,让消费者了解符合卫生安全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提高消费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统。

4、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诚信意识。

全面的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可以及时、可靠的向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可以建立消费者对生产企业的信任,忠实的消费群带来的利益可以促使生产企业把安全的标准化的食品生产变成生产者自觉、自律的行动;同时完整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可以为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和消费提供科学指导,可以提供有助于在食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改进食品安全操作的适当信息,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包括提高生产管理、库存管理的效率,也可节省成本支出,提高产品品质。

5、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有助于我国食品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我国加入WTO后,有越来越多的食品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随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的实施,使我国处于明显的被动适应地位,极不利于我国食品贸易。

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可以使我国的食品生产管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与国际接轨,符合欧盟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的要求,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突破技术壁垒,增加食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

1. 3系统设计原则1.3.1页面模块化页面模块化可以极大提高系统重用性,缩短软件开发周期,便于快速建立原型系统。

将页面中一些常用的部分集成为模块,例如页面的头部和尾部,这样若新的页面需要使用时,就减去了重复编写的过程,直接将模块引用进来就可以了,减少编码编写量。

1.3.2三层架构设计三层架构简单的说可以分为表示层或者用户操作界面层(User Interface即UI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 Layer,即BLL层;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Layer,即DAL。

通过这样的三层架构,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可维护性、重用性和可扩展性都大大提高。

1.4系统的主要功能为了适应技术监督工作中食品监管工作中对食品源头可追溯的要求,结合二维条码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制作本系统。

本系统包含了,生产中信息生成二维条码、读取二维条码、流通领域出入库信息采集、监管部门对企业监控、监管部门案件备忘等功能。

不同身份用户登录后,系统应对用户进行分类,并根据用户身份给出不同的处理。

.管理员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用户管理、文档管理。

.监管部门用户登录后,可进行所辖区域内的用户管理、读取产品二维条码标签信息、案件管理、流通领域库存情况查询、生产领域产品出厂信息查询等功能。

生产领域用户登录后,可对历史生产产品信息查询,添加最新产品出厂信息,并生产二维条码。

流通领域用户登录后,可对历史出入库商品信息查询,添加最新商品出入库信息,并可读取二维条码信息。

1.5系统的模块划分本系统有五个主要的模块,分别是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案件管理,二维条码的生成,二维条码的读取,流通领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表1.1用户管理与身份认证模块监管用户可查询、统计其建立的生产、流通企业用户的数据信息,但对数据不具有添、改、删等操作权限。

表1.2案件管理表1. 3二维条码的生成表1. 5流通领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图1.1系统模块关系图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2.1概念设计(1)设计分E-R图,即各子模块的E-R图;(2)生成初步E-R图,通过合并方法,做到各子系统实体、属性、联系统一;下面为各实体E-R图:图2.1管理员用例图图2.2监管部门用例图图2.3生产企业用例图图2.4生产企业用例图2. 1. 1数据库结构设计经过数据库需求分析,可以清楚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根据上述工作,可以着手设计能够满足系统功能需求的数据库概念模型,为后边的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现在流行的概念模型是E-R图,也就是实体关系图。

根据上边的分析,规划出的实体关系图如图2.5所示。

图2.5实体之间E-R图2. 1. 2数据字典设计逻辑结构设计,说明把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包括所确定的关键字和属性、重新确定的记录结构和文卷结构、所建立的各个文卷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本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员视图。

物理结构设计,建立系统程序员视图,包括:数据在内存中的安排,包括对索引区、缓冲区的设计;所使用的外存设备及外存空间的组织,包括索引区、数据块的组织与划分;访问数据的方式方法。

其核心表对应的数据字典如下:表2.1数据字典第3章详细设计与实现3. 1数据库设计与实现3. 1. 1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1创建数据及用户打开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化工具,使用windows身份登录。

在数据库选项卡中创建新的数据库,名称为“bxzs ",其他选项使用默认值;在“安全性”选项卡中选中用户,并新建用户“sunny 12 ",指定“SQL server”身份认证,并确立合适的密码;默认数据库为“bxzs "; 如图3.1所示。

图3.1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库选项卡中打开“bxzs”数据库,在“安全性”选项卡中选中“用户”,并新建用户,用户名为“sunny 12 ",指定框架为“dbowner,数据库角色身份“dbowner如图3.2所示。

图3.2配置用户退出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并使用“sunnyl2”用户重新登录,用以测试,数据库以及用户创建是否成功。

2.建立数据表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化工具,sunnyl2用户登录bxzs数据库成功后,在“数据库”选项卡中,选中“表”卡,并新建四个数据表,分别为case, MSstate, scxx, use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