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基础卷及解析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2O3C.Fe3O4D.FeSO42.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4.用下列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托盘天平未画出),能达到目的是()A.B.C.D.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00.3 4.8 2.8反应后质量/g 3.2待测8 6.4A.待测值为0.6B.此反应可表示为:丙+丁→甲C.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1:2D.甲一定是化合物7.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8.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9.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H2O B.He C.O2D.NaCl10.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现有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数据中,甲大于乙的是( )①气体的体积②原子的数目③分子的数目④相对分子质量A.③B.①③C.②④D.④11.工业制钛反应为:TiF4+2H2SO4Δ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A.H2S B.P4C.SO2D.SO312.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13.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
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O3分子 B.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C.分子中有9种元素 D.碳的质量分数为24%14.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8.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X 1.68.8 2.8A.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2:1B.d一定是催化剂C.上表中X=3.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某物质与水和氧气反应的化2R+2H O+7O=2FeSO+2H SO:则R的化学式应为学方程式为22424A.FeS B.Fe2S3C.FeO D.FeS216.下图为甲烷与水反应得到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四种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D.该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18.为预防手足口病,可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对生活用品消毒,用酒精是不管用的.有关NaClO的说法错误的是()A.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B.NaClO是一种钠盐C.NaClO由三种元素组成D.NaClO中Na、Cl、O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9.合成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X 一定条件CO(NH2)2+H2O,X的化学式为()A.NH3B.N2H4C.HNO3D.NH3•H2O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05237反应后的质量待测35212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待测物质的值为15C.物质Y一定是单质D.反应中Y、W的质量比为6: 521.“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22.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lD.l个丙分子由1个甲分子和2个乙分子构成23.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 B.CO2C.H2D.CO24.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甲和丙均为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2H225.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26.已知反应:,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 共140g,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A.60gB.80gC.90gD.120g27.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28.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2H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 的化学式是 Ag2S B.H2S 中 S 元素为-2 价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H2S 是无毒的29.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2042020/g反应后质量2待测3226/g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B.甲是一种化合物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D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0.“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成无毒气体,如图所示为其中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则从该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参加反应的甲中氧元素质量等于生成的丙中氧元素的质量C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D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分子个数比为1:1【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B 【解析】试题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反应前有4个铁原子、8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反应后8个硫原子、16个氧原子;所以一个X 分子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X 的化学式是Fe 2O 3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2.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
故选B 。
3.A 【解析】【分析】【详解】物质+氧气 = 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根据元素守恒,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硫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A。
4.D【解析】试题分析:A、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装置也不是密闭容器,不能验证;B、两种物质不反应,不能验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后固体质量会明显增大,因为有氧气参加,另外该装置也不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能验证;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生成物中也没有气体生成,装置可不密闭,可以验证。
故选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5.B【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发生,还能反映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微观粒子的数量关系。
【详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获得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和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但是无法获得化学反应的快慢。
故选B。
6.D【解析】【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剂。
【详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3.2g=6.8g,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6.8g;同理可以确定丙是生成物,生成的丙的质量为8g﹣4.8g=3.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6.4g﹣2.8g=3.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待测的数值为0.3g。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值为0.3,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此反应可表示为:甲→丙+丁,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6.8g:3.4g=2: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丙和丁,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