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期末复习习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复习习题

计量经济学期末复习习题Ch1:1、相关关系是指【】A 变量间的严格的依存关系B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 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 变量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2、横截面数据是指【】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3、下面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的各镇工业产值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工业产值4、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C 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5、计量经济模型是指【】A 投入产出模型B 数学规划模型C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 模糊数学模型6、设C为消费;Y为收入水平;消费函数为:C=a+bY+u;根据经济理论;有【】A a应为正值;b应为负值B a应为正值;b应为正值且小于1C a应为负值;b应为负值D a应为正值;b应为正值且大于17、回归分析中定义【】A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随机变量B 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C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都是非随机变量D 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8、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A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C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Ch2:9、参数β的估计量具备有效性是指【】10、产量(x;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356-1.5x;这说明【】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增加356元B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元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56元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元11、【】12、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14、对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假定随机误差项u服从()15、判定系数R2的取值范围是【】A R2≤-1B R2≥1C 0≤R2≤1D -1≤R2≤116、对于总体平方和TSS、回归平方和ESS和残差平方和RSS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A TSS>RSS+ESSB TSS=RSS+ESSC TSS<RSS+ESSD TSS2=RSS2+ESS217、决定系数是指【】A 剩余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B 总离差平方和占回归平方和的比重C 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D 回归平方和占剩余平方和的比重Ch3:18、最大似然估计准则是从模型总体抽取该n组样本观测值的()最大的准则确定样本回归方程。

A.离差平方和B.均值C.概率D.方差ˆ是i Y的线性函数称为参数估计量具有( )的性质。

19、参数估计量A.线性B.无偏性C.有效性D.一致性20、参数β的估计量βˆ满足)ˆ(βVar 为最小;则是指具备( ) A.线性 B.无偏性 C.有效性 D.一致性21、参数β的估计量βˆ具备无偏性是指( ) A.ˆββ= B.)ˆ(βVar 为最小C. ˆE ββ= D.)ˆ(ββ-为最小Ch4:22、假设回归模型i i i y x u αβ=++;其中22var()i i u x σ=;则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应将模型变换为【 】23、假设回归模型i i i y x u αβ=++;其中22var()i i u x σ=;则β的最小二乘估计量【 】24、下列哪种方法是检验异方差的方法【 】A 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B t 检验C F 检验D 方差膨胀因子检验25、当存在异方差现象时;估计模型参数的适当方法是【 】A 加权最小二乘法B 工具变量法C 广义差分法D 使用非样本先验信息26、如果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显著;则认为什么问题是严重的【 】A 异方差问题B 序列相关问题C 多重共线性问题D 设定误差问题27、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是【 】A 时间序列数据B 修匀数据C 横截面数据D 年度数据28、戈里瑟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 异方差性B 多重共线性C 序列相关D 设定误差 Ch5: 29、30、DW的取值范围是【】A -1≤DW≤0B -1≤DW≤1C -2≤DW≤2D 0 ≤DW≤431、当DW=4是时;说明【】A 不存在序列相关B 不能判断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C 存在完全的正的一阶自相关D 存在完全的负的一阶自相关32、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DW=2.3;显著性水平α=0.05时;查得;则可以判断【】A 不存在一阶自相关B 存在正的一阶自相关C 存在负的一阶自相关D 无法确定33、当模型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时;适宜的参数估计方法是【】A 加权最小二乘法B 间接最小二乘法C 广义差分法D 工具变量法34、35、已知DW统计量的值接近于2;则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近似等于【】A 0B -1C 1D 0.536、已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统计量近似等于【】A 0B 1C 2D 43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和du;则当dL<DW<du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A 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 存在一阶负相关C 不存在序列相关D 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Ch6:38、当模型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量将不具备【】A 线性B 无偏性C 有效性D 一致性39、如果方差膨胀因子VIF=10;则认为什么问题是严重的【】A 异方差问题B 序列相关问题C 多重共线性问题D 解释变量与随机项的相关性40、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X1和X2的观测值成比例;即有X1=kX2;其中k为非零常数;则表明模型中存在【】A 方差非齐性B 多重共线性C 序列相关D 设定误差答案:1-5 DADBC 6-10 BBDBD 11-15 DDDCC 16-20 BCCAC 21-25 CCBAA 26-30 ACADD 31-35 DACBA 36-40 DDCCB 三、填空题 Ch1:1、 计量经济学是______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它定义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者的结合。

2、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步骤: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3、 计量经济学模型组成的四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 计量经济学常用的三类样本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计量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

Ch2:6、样本观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_______; 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___________。

7、_________反映样本观测值总体离差的大小;__________反映由模型中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那部分离差的大小;____________反映样本观测值与估计值偏离的大小;也是模型中解释变量未解释的那部分离差的大小。

Ch3:8、解释变量多于一个的计量模型称为 。

9、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具有 、 、 统计性质。

10、调整后的拟合优度R 2等于 。

Ch6:1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___; T 趋于_______。

12、方差膨胀因子(VIF )越大;OLS 估计值的_____________将越大。

1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 估计值是__________(是否存在)。

答案:1、经济学 数学 统计学 经济学2、建立模型 参数估计 模型检验 模型应用3、经济变量 参数 随机误差项 方程的形式4、时间序列数据 横截面数据 面板数据5、回归方法6、残差 随机误差项7、总离差平方和 回归平方和 残差平方和 8、多元回归模型 9、线性 无偏 有效10、211(1)1n R n K -----11、无穷大 0 12、误差(标准差)13、不存在的四、判断题 Ch1:1、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以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

( )2、计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揭示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

( )3、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统计学、数学三者的综合;但不同于其中任何一门学科。

( )4、计量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应用具有确定函数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

( )Ch2:5、随机误差项ui 与残差项ei 是一回事。

( )6、在实际中;一元回归没什么用;因为因变量的行为不可能仅由一个解释变量来解释。

( )7、拟合优度R 2越趋近于1;则回归直线拟合越差。

( )8、拟合优度R 2越趋近于0;则回归直线拟合越好。

( )9、OLS 法是使残差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 )Ch3:10、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越好。

( )Ch4:11、当异方差出现时;最小二乘估计是有偏的和不具有最小方差特性。

( ) 12、当异方差出现时;常用的t 检验和F 检验失效。

( )Ch5:13、当存在自相关时;OLS 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又不是有效的。

( ) 14、当模型存在高阶自相关时;可用D-W 法进行自相关检验。

( )15、当模型的解释变量包括内生变量的滞后变量时;DW 检验就不适用了。

( )16、DW 值在0和4之间;数值越小说明正相关程度越大;数值越大说明负相关程度越大。

( )17、假设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其他条件均满足;则仍用OLS 法估计未知参数;得到的估计量是无偏的;不再是有效的;显著性检验失效;预测失效。

( )18、当存在自相关时;OLS 估计量是有偏的;而且也是无效的。

( ) 19、DW 方法可以检验所有自相关性。

( )Ch6:20、当出现完全共线性时OLS 估计量不存在。

( ) 21、当出现不完全共线性时OLS 估计量不存在。

( )22、尽管有完全的多重共线性;OLS 估计量仍然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

( ) 2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 ) 24、多重共线性可以分为完全共线性和近似共线性两类。

( ) 25、如果模型为 ; 则表示存在完全共线性。

( )答案:1-5 √√√×× 6-10 ××××× 11-15 ×√××√ 16-20 √√××√ 21-25 ×××√×2123i i i i Y X X u βββ=+++计量经济学期末复习习题Ch1:1、内生变量2、外生变量3、函数关系4、相关关系5、单方程模型6、联立方程模型Ch2:7、随机误差项 8、残差9、普通最小二乘法 10、最大似然估计 11、矩估计 12、决定系数Ch4:13、异方差 Ch5:14、自相关 Ch6:15、完全多重共线性 16、近似多重共线性答案:1、内生变量:是随机变量;其数值由模型自身决定;内生变量影响模型中其它内生变量;同时又受外生变量影响;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