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才训练基本功教师必须具有通过语言与学生流畅交流的基本能力。
虽然语言在不同的地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语言基础的几大要点是不变的。
一、语言运用世上充满了善谈者,但却没有那么多真正会说话的人,因为言谈得体并说在点子上是不容易的。
要想自己的谈话能吸引听众,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兴趣。
如果教师们谈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就会乐于倾听。
教师通过敏锐识别学生发送出的信号,就能得知是否使他们厌烦了。
教师越是注意学生以及他们的注意点,就越是不会使他们厌烦。
被厌烦的首要原因是学生对生活中重要事情的错误认识。
第二个原因是不灵活。
这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拒绝谈话中遵循新的明显反映对方理所当然直接关心的问题的方向;也不意味着忽视对方想要提出的任何问题。
问题常常是学生的真正兴趣及真正思虑的最好向导。
拒绝对问题作出反映通常是失去了提供帮助的真正机会。
做一个会谈话的教师还意味着在对于学生适合的水平上谈话。
课堂上,教师经常被要求对学生谈论一些他们知道得比我们少的事情,或对理解水平和言语流畅性比我们差的人谈话。
不要摆出屈尊俯就的样子或居高临下地对他们谈话,教师必须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谈话。
而且教师还必须注意到不管所讨论的事情对学生多么重要,也不管自己解释得多么好,他们可能只有很有限的注意广度。
一两句话以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涣散了,而从此以后教师的所有辩才都是白费口舌。
在这种情形下,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停顿以查看我们的学生是否跟得上。
像“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我说清楚了吗?”这些简单的问题是有帮助的。
但学生常常有一种令人苦恼的要回答“是的”的倾向,即使他们完全没有听懂。
所以更好的一种问题形式,是像一个好的教师所使用的那种,不只是要求是或不是这样的反应。
这意味着请听者返回一些你刚刚给予他们的信息(“所以对……极为重要的是什么?”)或问他们你刚刚所说的事情的意义(“所以如果……那对你将意味着什么?”)会谈话的教师另一个特征是言谈和姿态上没有令人讨厌的习气。
不断地重复像“你知道”“等等”“我是说”以及“对吗?”这样的话语,最有耐心的听着也会心烦意乱。
几乎同样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不断地用手摆弄眼镜或手帕。
二、语言引导害羞者、陌生人、易紧张者、总感到自己水平不济者、异性居多的集体中的成员,所有这些人都可能会发现难以参加集体讨论或交谈。
这会出现于教学集体、治疗集体、规划集体或任何实质上非纯社交缘由而聚集起来的集体中。
把这些人引入集体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技巧。
这不仅因为它有助于这些人的人际拓展,也因为他们能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这种引导的错误方式是突然把集体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个不走运的这类人身上,而正确的方式是提供适当的机会,以期他或她能运用它们。
这可以头脑各国引入一个他们可能熟悉的论题,并以一种询问的目光去看着他们。
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机会,可以提议轮流给每个人以机会,看他们是否愿意就讨论题说出一两个词。
如果这种方式不适宜,也可以引入据你所知有关人等对之有成熟看法的论题,并做低调的评论,如“我知道某人对此已有所考虑”(而不是“某人对此有见解”。
)三、语言禁忌语言可以修饰一个人的外表,一开口说话就必须很注意才行。
一个现代人,每天都在不停地说话,一定要非常小心才能避免闯祸。
从说话所使用的词汇及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个人的性格。
人们多主张少开口说话,所以有“沉默是金”的谚语。
但好朋友之间的秉烛夜话就不能说是长舌,这时就可以天南地北地随兴地聊,不必担心引起他人的不快。
“沉默是金”之类的谚语,并不是要告诫大家不要说话,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不知节制地任意发表意见。
所谓“祸从口出”,乃是指朋友之间一旦关系变得亲密就容易口不择言。
而每个人的情绪都是随时在变的,当心情不好时,身体不舒服时,有烦恼时,心中有所顾虑时,这时的行为表现都和平时不同。
因此,即便是对于亲密的朋友,也要正确地使用词汇。
有些人表面看起来很博学多闻的样子,即使对于自己一知半解的事,他也滔滔不绝地表示自己的意见。
但实际上他是个半吊子,那些舌吐莲花的功夫只能唬唬刚见面的人,深入交往后就会感到厌烦。
这是因为这样的人所提出的都只是自己主观的个人见识,并没有客观的事列及数据,谈来谈去都只有同样一些事。
还有些人喜欢辩白,辩白往往是因为不想为过去说过的话负责。
朋友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它不会成为过去,而是现在式或未来式。
絮絮叨叨地辩白只是因为逃避责任或拖泥带水、鲁莽、不加思考的性格所致。
如果对方是个不肯坦诚面对过错,总是不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的人,那就最好不要和他交往。
另外还有一项值得注意的是词汇的使用。
对于年长者、身份地位高的人或是同辈、同身份、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最初使用的词汇,即使日后愈来愈亲密也不可有所改变;而粗暴、低俗的词汇绝对不可使用。
如果让对方觉得自己说话不诚恳,交往就很难细水长流。
语言的技巧教师在进行语言练习时,可以运用一些技巧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一、掌握说话的要领说话的要领并不在于以幽默风趣的口吻,及华丽的辞藻把对方迷得团团转,或是运用高深的哲学理论,让对方崇拜自己。
说话的真意在于将告知的信息正确地传达至对方的内心,以有条理的理论使对方更正确地认清事实。
然而讲起话来理论一大套,可是件令人受不了的事。
为了增加自己的交际范围而进行的谈话,与谈论道理有所不同;这必须要有休闲和幽默的特质。
让别人感到有趣、说话的内容值得一听,很高明的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和他人唱反调,在分手的时候总是留下一点让人回味的情趣;具备了这些技巧,就能让人引起想要继续交往的念头。
如今并不是“沉默是金”的时代,在这个凡事都讲求效率的社会,想以沉默来让大家了解,恐怕等不到那个时候一切就已经结束,留给大家的误解也没有澄清的机会。
因此,现代人必须借着言词来表达自己,不擅言词的人虽然可以用沉默来避免暴露自己的缺点,但他只要一开口马上就会露出破绽,要培养说话技巧就是这个道理。
说话的技巧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
归纳法是由各个具体的事态,导论出重点与法则;演绎法则是由理论来说明特殊的事态。
要采用归纳法就必须具备很充足的事例,资料与数据必须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演绎法则需要广泛地了解各种理论,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应用在恰当的例子上。
二、成功运用技巧的前提1、鼓起勇气现在我们把当众演说看成一种扩大的交谈。
往昔唱做俱佳的方式、如雷贯耳的声音已经永远过去。
我们与人共进晚餐,看电视,听收音机时,喜欢听到的是率直的言语,依常理而构思,真挚地和我们讨论问题,而不是对着我们大放阙辞。
当众演说,只有经过多年的美化声音,及勤奋钻研修辞学的奥秘之手才能成功。
要想获得信心、勇气以及能力,以便在问一群人发表谈话的同时能够冷静而清晰地思考,这并不如大多数人所想象的那般困难——可能尚达不到其十分之一的困难。
2、不忘目标哈佛大学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写下六句话,很可能对你一生发生深远的影响。
这六句话是阿里巴巴探宝穴的开门口诀:“几乎不论任何课程,只要你对它满怀热忱,就可确保无事。
倘使你对某项结果足够关心,你自然一定会达成。
如果你希望做好,你就会做好。
假若你期望致富,你便会致富。
若是你想博学,你就会博学。
只有那样,你才会真正的期盼这些事情,心无旁骛地一心盼想,而不会费许多心神再去胡思乱想许多不相干的杂事。
”3、立下决心现在你已把眼光定在增加信心和做有效交谈的目标之上了,你一定要积极而非消极地想着,自己的这番努力终会成功。
你一顶要对自己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努力成果保持轻松乐观的看法。
因此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普通话常用必读双音节轻声词:巴结巴掌包袱本事荸荠编辑扁担别扭玻璃薄荷不是裁缝苍蝇柴火称呼出息畜生炊帚刺激聪明凑合耷拉大方大爷大意大夫耽搁得慌灯笼嘀咕地道地方地下东西动弹豆腐对头多少哆嗦耳朵翻腾分析风筝高粱胳膊疙瘩工夫功夫姑娘故事棺材官司规矩闺女过去哈欠含糊核桃合同狐狸葫芦胡同糊涂滑溜馄饨活泼伙计机灵家伙见识交情街坊结实戒指精神开通口袋窟窿困难喇叭烂糊老婆老实老爷冷战篱笆里脊利害痢疾粮食趔趄铃铛溜达琉璃罗嗦萝卜骆驼麻烦马虎买卖玫瑰棉花明白名堂名字蘑菇模糊脑袋念叨暖和佩服朋友琵琶枇杷屁股便宜葡萄千斤亲戚清楚情形人家认识软和丧气扫帚商量烧饼少爷牲口生意石榴实在使唤事情收成收拾舒服算盘踏实抬举太阳体面笤帚头发妥当外甥晚上温和窝囊稀罕吓唬下水先生相声消息笑话心思新鲜行李兄弟休息秀才学生牙碜衙门烟筒砚台秧歌养活吆喝钥匙衣服衣裳意识意思应酬冤枉鸳鸯月饼云彩在乎早上造化张罗丈夫帐篷招呼折腾芝麻知识指甲妯娌嘱咐主意状元琢磨讲课语言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清晰标准,它与一般人口语表达时的音色有所不同。
教师讲课语言的语音和音色特点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准确清晰包括两个含义:准确是指吐字合乎规范,字音标准。
清晰指语音具有较高分辨率,即使在杂音环境中也能听清楚。
当然,这里所讲的清晰是完全表达出语言的意义和感情前提下的清晰,而不是机械地念字。
吐字清晰在运用时往往受到其他表达因素制约,并容易使人产生片面认识,认为吐字清晰会影响表达的流畅自如。
然而正是这种制约,才更能显示出一个教师是否具有语言功底。
二、圆润动听指教师后要有较好的声音音色和较高的吐字技巧。
圆润动听与嗓音条件有直接关系,先天因素在其中起着很大作用,但后天训练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实践表明,许多人嗓音条件不够好,并非先天不足,而是使用方法不当。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这些人的嗓音往往会有很大改善。
圆润动听的另外一方面涉及吐字技巧。
这一点在以元音为主,字音内部组合极有规律的汉语普通话中尤为重要。
完美的吐字会是人感到声音圆润动听,并可弥补嗓音方面的某些不足。
我国民间常用“吐字如珠”来形容吐字技巧。
由此可见吐字对声音圆润动听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三、朴实大方是指讲课发音接近生活中的讲述,与朗诵或表演偶着明显的区别。
作为教师,其工作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课的语言表达不能过分夸张和过多修饰;不能片面追求艺术效果。
在声音的音高和音色上,讲课的用声与口语接近。
四、富于变化指教师的发音要避免单调。
人们在生活中,为了省力,常采用单一音高、单一音色或单一节奏的发音方式。
这种单调发音方式可借助讲话者手势或面部表情加以弥补,因而不致使人产生厌烦。
为了有效地吸引学生,教师的发音应力求变化。
无论吐字力度,还是音高、音色、节奏,都应尽可能随讲课内容和感情色彩变化。
教师口语的艺术性常言道“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当教师“三分靠内才,七分靠口才”,这些都意在强调教师口语的重要性。
教师口语与其他行业口语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其科学性、规范性和教育性,更在于艺术性。
在教学中,教师口语既有日常语的通俗平易、自然活泼的优点,有必须十分讲究得体,集中及匀称性、洗练性。
它大步走近书面语,吸收书面语的严谨、精确、典雅而又形象生动、创新活用等精华,常常散溢出冲鼻的“书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