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纲及高考试题汇编练习一、考纲内容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1、(08北京29)中国传统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在治疗一些疾病时遵循的医理是:治其外必治其内,治其内必治其根。
下列表述与这一医理相一致的是1现象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2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内因决定外因3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4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A.12B.14C.23D.342、(08山东2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釜底依次是1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1234B.3124C.2413D.21433、(08北京26)为了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定,宏观调控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
这体现了A.事物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B.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部分决定整体,整体影响部分D.不同质的矛盾要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4、(08北京30)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5、(08四川31)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
甚至被灼伤。
《庄予•天下》中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
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1“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2“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3“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4“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A.13B.24C.23D.146、(08广东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7、(08江苏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
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不再怨。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8、(08海南22)“人生的阴影,是自己遮挡阳光造成的。
”这句话意在说明A.消除人生的阴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B.人与周围的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C.要从内因寻找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D.外因无助于解决人生所面临的难题9、(07四川28)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综合国力和国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正确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但它的局限性在于难以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这反映了:1矛盾有主要和次要方面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3矛盾有主要和次要之分4事物都是表里如一A.12 B.24C.34D.2310、(07广东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反相成D.相互渗透11、(07广东26)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12、(07海南19)荷兰上世纪50年代因为发现沿海地区蕴藏巨量天然气而迅速成为出口天然气为主业的国家。
伴随巨大财富而来的,是创新动力的逐步萎缩、其他工业部门的衰落.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到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终于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
发展经济学把这种因自然资源的丰富反而拖累经济发展的经济现象,称为“荷兰病”。
“荷兰病”现象印证了“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道理,体现了:1矛盾双方相互吸引和贯通的趋势2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的趋势3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制约A.12B.23C.13D.241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2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3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12B.23C.14D.3414、(07上海4)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着不顾当地的人文、自然景观,一味仿古的倾向,导致“千城”一面。
这种做法有违于唯物辩证法的:A.规律客观性原理B.矛盾特殊性原理C.世界的物质性原理D.联系普遍性原理15、(07天津28)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
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
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
“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16、(07全国Ⅰ31)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这说明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17、(07广东34多项)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
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任何矛盾都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18、(07江苏15)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财改、科技项目等方面的扶植力度有些地方逐步脱贫致富,但少数地区仍未走出困境.这个现象说明A.对内因与外因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B.外因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起作用C.内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变化的根据D.外因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19、(06全国I30)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1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2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3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包含4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A.12B.23 C.34D.1420、(06江苏12)“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这体现的哲理是: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1、(06广东23)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其实,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铁、铝和塑料等资源。
这表明: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22、(06江苏13)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有人视为框框。
右边的漫画表明:A.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B.前者是教条主义,后者是经验主义C.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D.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23、(08重庆39)材料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八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五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六表3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8)结合材料四、五、六,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4、(08天津39)材料五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五,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25、(07全国Ⅱ40)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7)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10分)26、(07宁夏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自治区常委根据本地特点,提出了“小省区要办大文化”的思路。
宁夏根据其“岩画文化、丝路文化、本来面目文化神秘而璀璨,边塞文化、大漠文化、黄河文化悠远而豪放”的优势和特点,发展带有民间文化特色和塞上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实施“百县千文化工程”和“千里文明长廊工程”,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农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带动了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小省区要办大文化”,体现了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的思想方法,简要分析这一方法的哲学依据。
27、(07重庆3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些地方政府管理理念错位,为提升城市形象,忽视民生问题,要建“无摊贩城市”。
目前,上海的无证摊贩约5万个。
上海市政府经调查研究,一改往日对马路摊点一律封杀的做法,出台《城市设摊导则》,规定:部分市区路段经市民同意,便可设置部分便民摊点,政府颁发临时许可证。
这既了扩大就业,方便居民生活,又可规范城市摊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