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班主任的沟通艺术一、与学生沟通。

沟通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也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及时加以协调和引导。

一个善于倾听的班主任,能迅速准确地从学生发出的各种声音中听出焦虑、愤怒、悲哀、快乐和喜悦,同时在工作中适时做出反应和引导。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不管教师多么努力地关心学生,学生一方却感受不到关心。

学生们会抱怨“老师不关心我们”,这样的抱怨提醒我们,一定是师生关系的某个环节上出了错误。

1、想要达到有效的沟通,教师必须学会倾听。

★不要打断对方,要听全文;★注意观察对方的非肢体语言,进行眼神沟通。

★教师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

★要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

孩子情绪好时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

若在学生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老师在沟通时要注意培养制力,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

2、学生们有独特的感受,更喜欢平等的、新颖的沟通方式。

为了实现良好的沟通,教师不妨采用学生们喜欢的方式。

⊙案例:某班主任由于一次意外骨折在家休养,她惦记着班里的学生,但是又没有办法和同学们每天联系以了解情况,十分着急。

一天,几位同学来看望她,无意之中谈到了QQ,班主任灵机一动,对啊,为何不用QQ,用同学们喜欢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呢?……在QQ上聊天,学生们没有了办公室里面的拘谨,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告诉老师:“老师,我告诉你个秘密……”师生的隔阂在聊天中消失,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

★一般学生不喜欢在办公室里聊天,当老师坐着,他们站着,周围还有一大堆别的老师时,他们很难敞开胸怀和班主任老师倾诉或沟通。

他们更喜欢平等的、新颖的沟通方式,比如网络。

★在沟通中要充分肯定学生长处。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跟生讲道理时,应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老师的意见。

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3、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如形体姿势、反馈原则等:★要进行真正的沟通而不是说无意义的话。

有效沟通必须具有三个要素:①目标:沟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②信息、情感与认知;③达成协议。

★教师要注意沟通时的神态语态,肢体语言。

★要学会在沟通中反馈。

一是反馈要具体、明确,要有实例;二是要尽量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三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给予反馈;四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反馈策略。

怎样有效接受反馈?①注意聆听;②避免自我保护和攻击行为;③澄清事实,提出问题,询问实例;④总结收集到的信息;⑤表明你会如何去行动。

★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适应主观和客观环境的突然变化。

要对沟通有信心,在双方情绪状态都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沟通。

注意条理性。

提前有充分的准备,在慎重思考的情况下发表意见。

要信任学生有改正的愿望和能力。

★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合情合理,不过分苛刻,否则学生办不到。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先要尽快消除怒气,避免争吵。

发怒是一种情绪失去控制的表现,在怒气中解决问题往往容易犯错误。

★事后,一旦觉悟到自己不对,就要有勇气承认错误。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事上要做到理智、公正。

★与学生沟通,要针对问题,不要做人身攻击,更不要把过去的错误和现在的错误纠缠在一起。

教师和学生之间既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又要用爱心说诚实话。

二、和家长沟通。

1、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老师的苦心和爱心,避免在家长心里造成“老师偏心”、“故意找孩子麻烦”、“给学生苦头吃”等错误观念。

⊙案例:李老师是一名从教20多年的小学班主任,较为严肃,工作非常认真负责。

张某,李老师班上的一名男生,聪明好动,父母都是公司职员。

有一天,因张某上学迟到,李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谁知,张某背起书包就回家了。

第二天,张某的父母来到学校,与李老师发生了纠纷,还惊动了校领导。

现在很多家长溺爱孩子,如果老师在学校和学生发生了冲突,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打电话取得沟通,平心静气地向家长讲明情况,这样,即使学生回家后到父母面前说什么,家长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不会听取片面之言,甚至跑到学校给老师难堪。

2、要设身处地体谅家长,把握家长与教师目标的联系点,沟通联系,求得统一。

⊙案例:为让学生经受磨练,班级决定组织夏令营活动。

一位家长找到班主任,说孩子身体不好要请假。

班主任知道家长的意思,忙说:“身体不好就不勉强了,真是可惜,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

昨天我还专门找他谈话,问他是否吃得消,他调皮地说:个子虽然小,保证吃得消!可我还是不放心,招呼两个大个子同学负责在路上帮助他。

我还让他途中要一直跟在我后面呢。

不说这些了,还是让他在家安心休息吧!”这是奇怪,老师的话音刚落,家长竟然改口:“张老师,您想得真周到,孩子交给你我放心。

其实他也没啥大病,就让他去吧。

”“可怜天下父母心。

”有时家长提一些要求,完全是出于对孩子的娇惯。

对此,班主任要予以理解,并借助语言表述自己对学生真诚的爱,让家长打消顾虑,知道把孩子交给老师是放心的。

3、班主任以适当的方式向家长指出孩子的不足,说话要委婉,引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育培养方法。

比如,可以向家长推荐教子方面的书籍或者文章,用故事间接地给予指导。

4、班主任在与家长的谈话中要善于察言观色。

⊙案例:学期结束时某学校要评“市级三好学生”,有个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没有被评上。

家长找到学校,不服结果。

班主任没有针锋相对,她先把学校评选“市级三好学生”的要求一一讲给家长听,并对照该学生的条件一一给家长解释。

渐渐地,该家长的语音变低了。

班主任见他气势下降,好像有悔意,便接着说:“我知道,您的孩子平时在学校非常优秀,如果下次有机会,肯定有希望的!”此时,家长已经变生气为感动了,忙说:“原来是这样,那我叫孩子再努力吧!打扰您了!”说完,不好意思地走了。

当有的家长向老师提出让孩子当班干部或三好生等要求时,老师要采取主动,委婉地暗示或拒绝。

如果没有敏锐的意识到家长的动机,一旦等家长提出来了要求,班主任再直言表明拒绝的态度,就算不会直接损害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家长总会在心里有一些不舒服。

5、遇到脾气急躁爱冲动的家长,老师应该给家长找台阶,避免起冲突。

班主任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家长,有的家长修养不高,遇到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到学校兴师问罪。

老师先给家长找个台阶,不要正面冲突,有修养的老师会耐心地向家长说明学校的相关规定,对孩子要多表扬,让家长感觉对孩子寄予希望,使家长缓步而下,事情的结局就很圆满。

【小贴士】现实与风度肚里有真货还不能说万事大吉,你还得留心与环境相配合。

风度不佳会弄得百事尴尬,连正义与正理都会让它搅得变味。

如果你风度可人,往往一美遮百丑:即使说出回绝人的“不”字,也让人感到堂而皇之;它能使真理甘甜,使老脸青春。

行事时如何举手投足非常重要,令人愉快的举止往往能令人倾倒。

美妙的风度是人生的瑰宝。

言行得体,使人在任何逆境中也能安然无恙。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三、和同事沟通。

1、端正和其他老师交往共事的心态,避免争强好胜和哗众取宠。

★帮助同事要有诚心,表现能力不温不火。

很多老师认为,工作一定要突出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坐稳自己的位置,因此,工作处处争强好胜,把自己的能耐表现出来。

但他们没有想到“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处处锋芒毕露只能引起同事的反感。

★坚持多干事,少计较,是处理和同事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个人要想在工作中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谁都说好,恐怕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工作中与其他同事产生种种冲突是很常见的,碰到一两个难于相处的同事也是正常的。

如果以损伤他人的自尊来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双方不仅都不能赢得友谊,还会反目成仇。

2、减少对人际关系的过分敏感。

放开胸怀才能赢得同事的喜欢。

办公室的气氛和人际关系状况取决于很多因素,有时同事之间不说话,可能是因为工作太紧张,要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批改作业,也可能是他们累了想喘口气,不一定是在生气。

有的人喜欢安静,不爱大声说笑。

大部分人都喜欢开朗的人,而不欢迎敏感多疑的同事。

3、克制妒忌,将之转化为自己进步的动力。

当看到同事的成就而心生嫉妒时,不妨多想想同事在取得成功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艰辛劳动,再和自己的努力对比,这样就会心平气和,把消极的嫉妒转化为佩服和自己上进的动力。

4、让同事和任课老师充分体会到他们对你的重要性★班主任不要有一手遮天的想法,认为只要自己能干,班级就能带好。

★要树立班上事情由大家齐抓共管的意识。

要认识到任课老师的巨大作用,并且向他们表达您对他们的重视。

★在与任课老师相处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说话做事低调一些,甚至可以适当的表现自己在管理班级方面缺乏信心,从而激起任课老师的同情心,让他们产生帮助你管理的表现欲。

★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科任老师贴上关心您的班级的标签,他们就会按照好的标准去向和班主任积极配合的方面发展。

5、注意在与同事交往中的言行。

★有好事要互相通报。

比如发物品、领奖金等,你先知道了,或者已经领了,要及时不向其他老师通报,有些东西可以代领的,不妨帮人领一下。

这样可以培养共同意识和协作精神。

以后他们有事先知道的,也会告诉你。

★进出互相告知。

你有事外出,及时准假的是校领导,但最好跟同事说一声。

这样,有学生或者家长来找你,也有人做个交代。

互相告知,既是共同工作的需要,也是联络感情的需要,它表明双方互有的尊重与信任。

★对每个同事要尽量等距相处,不对其中一个特别亲近或疏远。

否则,亲近了一人,疏远的可能更多。

★不热衷于探听家事。

能说的人家自己会说,不能说的就别去挖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

有时,人家不留心把秘密说漏了嘴,你不要去探听,不要想问个究竟。

你喜欢探听,即使什么目的也没有,人家也会防你三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探听人家私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话到嘴边留三分。

在与同事相处中,有些老师喜欢说别人的笑话,讨人家的便宜,虽是玩笑也不肯以自己吃亏而告终;有人喜欢争辩,有理要争,没理也要争个高低;有人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日常小事,一见对方有破绽,就死抓不放;有的人对本来就说不清的问题非有争出个水落石出;还有的人爱主动出击,别人不说他,他总是先说人家。

这样都会引起同事的反感。

四、和领导沟通。

1、端正心态,不要认为和上级多说话,态度热情一些就是讨好和奉承,要主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与理解。

★端正态度,将敬业、认真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保持相对的热情。

把工作做好,就能获得上级的承认。

★对上级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不论是严厉还是亲和的领导,内心都不希望教师害怕或排斥他们,这样肯定无法做好专业工作。

★对领导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多沟通是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