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24、画家乡
学情分析及教学设计理念: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本班学生已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这堂课上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展示自己家乡的美。

一年级学生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我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满足学生这一需求,让学生在语言与画画之间建起桥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贝”、“原”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教师的指导下,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2、3、4、5、6自然段,了解五幅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知课文描写家乡(山林、草原、平原、海边和城市)景色的美丽;说说自己家乡的样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正确书写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读准12个生字的字音。

教学难点:
能正确书写“爱”等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看图说话
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画笔,你最想画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在哪儿?
夸夸自己的家乡。

有几个孩子还把自己的家乡画出来了呢!想看看、听听吗?
师范读
(课件自请你们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小朋友?看完了举手告诉老师。

动依次放映1——5幅图)
2、反馈:
(1)谁能说说刚才看到的有哪些地方?图上的小朋友都叫什么名字?
(2)这五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家乡画得很美很美,你们想不想读读这么美的课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4课——《画家乡》。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提示:
(1)我能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2)我能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宝宝;
(3)遇到难读的字,我想多读几次。

2、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刚才小朋友们用笔圈出的生字宝宝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跟生字宝宝打打招呼吧!自由读生字。

(出示课件)
2、指名读生字。

3、小老师领读。

4、这些生字还会在许多地方出现,我们还要不断地跟它们打招呼,好好地去认识它们,跟它们交朋友。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瞧,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又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自己试着去读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及时正音)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你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吗?(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帮助理解“家乡”。


3、那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谁愿意把自己很爱家乡的感觉读出来?学生评议。

4、你们也愿意把自己很爱家乡的感觉读出来吗?一起来试试。

读了课文你最喜欢谁的家乡?引入涛涛的家乡。

1、出示画面: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认真地读一读第二段,找一找涛涛到底画了些什么?用~画出来。

3、你认为涛涛画的家乡美吗?将你认为不错的句子多读几次。

4、交流:
(1)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

学习“宽”反义词——窄
出示句子-----指名读----出示“读读说说”,学生读句子,说句子。

(2)一艘艘船上装满了鱼和虾。

引导读好“一艘艘”、“装满了”。

(说明大海物产丰富,渔民生活美满。

)
(3)那个在海滩上赤着脚捡贝壳的孩子,就是涛涛。

出示“脚”抬抬你的脚,它是身体的一部分,因此是月字旁
“捡贝壳”做做动作,你快乐吗?
引导感受涛涛在海边生活的乐趣。

5、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
6、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些什么呢?
7、假如你是涛涛,你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
自由准备-----指名介绍(注意人称转换)
六、指导书写(出示课件)
1、小朋友书读得这么好,如果能把字也写好,那就更能干了!
1、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虾,跑,贝”,其它生字要求学生仔细
观察,分析字形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①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告诉小朋友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提醒书写的笔顺,学生描红。

②其它生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再选一个自己觉得能够写得很好的字,告诉小伙伴怎样才能写好。

3、教师范写3个生字。

4、学生书写生字。

5、同学互评或教师参与评价,提高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五幅图画学习课文,感知课文描写家乡景色的美丽,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4能说说自己家乡的样子,能用笔画画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联系五幅图画学文,感知课文描写家乡的美景,体会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难点:
能说说自己家乡的样子,体会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巩固识字
1、做“玩气球”游戏,巩固生字。

(出示课件)
三、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根据学习第一段及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2、读文:自由读——听小伙伴朗读——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小组齐声展示读。

3、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①你知道了什么?▲山山的家乡在山里。

指名读,齐读。

②你看到了什么?▲房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树。

▲他画的山那么高,水那么清。

要求学生读出树多,山高,水清的感觉。

③山山在干什么?▲画上的山山,提着小竹篮,正要到树林里去采蘑菇呢。

要读出山山置身于山里,享受家乡的山给他带来的快乐情感。

3、让我们也到山上走一趟,感受山的美。

齐读。

4、谁也能看着图向大家介绍山山的家乡?
四、自由选择一个自然段学习
1、我们已经去观赏了涛涛和山山的家乡。

你还想去看看谁的家乡呢?学生回答
2、那就用我们刚才一起学习的方法,去学习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学,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


3、根据学生不同的喜好,随机出示课件,指导感悟。

4、学到这,谁愿意再读读学习小伙伴想对你说的话?▲小朋友,你的家乡也一定很美,请你画出来吧!
五、总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次体会爱家乡的情感。

2、指导背诵:这篇课文把小朋友的家乡写得这么美,你们读得也这么棒,如果能把它背下来那就更能干了。

①我们先看图提示背诵。

②看文听老师朗诵。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把它背诵下来。

④指名背诵。

3、书上的小朋友把自己的家乡画得那么美,写得那么美,你们也能像他们那样,把自己的家乡也画得这么美,写得这么美吗?你还可以向大家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

六、书写指导(课件出示)爱男原
1、请小朋友们认真仔细观察这3个生字,告诉小伙伴写这3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生字。

3、学生先书空,再书写3个生字。

4、同学互评。

板书:
24 画家乡
涛涛:海边海、船、贝壳
山山:山里山、水、树、蘑菇
平平:平原稻子、棉花、菜地……
青青:草原草、羊群、马
京京:城市街道、楼房、街心公园……、
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

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

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

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