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素材积累----教育专题1、日本-一个人的学校学校有五位老师,他们在学校和佐藤隆志一起吃饭在日本福岛有这样一所小学,整个学校只有一名学生,而今天,这个学生要毕业了,学校也将从4月起关闭。
担心核辐射大多学生转学2011年3月11日,地震和海啸袭击日本东北部,导致福岛1号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由于对核辐射扩散的担忧,当地居民四散避难,福岛的小学生数量减少了1.9万人。
福岛市市立大波小学距离核电站仅有57公里,本来学校有41名学生,但核泄漏事故后,不仅新生大幅减少,已经入学的学生也纷纷转学。
2012年3月,大波小学仅有10名学生,一年后,佐藤隆志成为学校唯一的学生。
而3月20日,12岁的佐藤隆志将从大波小学毕业,伴随着他的离开,这个学校也将从4月起关闭。
当被问到为什么选择留下时,佐藤隆志说:“我喜欢这里的老师和环境。
”而校工则表示,佐藤的爸爸是运送蔬菜的司机,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家里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不允许他转学到较远的地方。
学校生活带有无奈和心酸一个人的学校是什么感觉?是被众人簇拥如同贵族般的享受,还是被抛弃的孤独?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和心酸。
从2013年3月起,这个学校就剩下了6个人,佐藤隆志和五位教师。
每天早晨7:30,佐藤穿着天蓝色的运动服来到学校,42岁的班主任大室圭和50岁的副校长佐藤和明会来迎接他,跟他打招呼。
佐藤也会回答说:“早上好。
”第一堂课开始前,佐藤会做一些运动,如跑步和跳绳。
早上8:30,第一堂课开始。
60平方米的教室里只有两个书桌,这里没有讲台,老师坐在身边对佐藤进行一对一的授课。
与其说是老师,班主任大室圭更像是他的朋友。
当佐藤开始昏昏欲睡时,大室圭会告诉他去洗手间洗把脸。
佐藤的午餐同伴也是大人:班主任和学校的员工陪着佐藤一起用餐。
午间休息的时候,他们会玩会儿捉迷藏。
但是下午的一个例行活动却让人心酸:下午1:30,佐藤会到学校的广播室,拿着麦克风告诉其实并不存在的同学说:“让我们开始打扫卫生吧!”他播放着音乐,然后返回到教室去擦地板。
15分钟后,他返回到广播室并宣布打扫任务结束,然后用麦克风告诉那些并不存在的同学:“谢谢你们出色的工作。
”佐藤的故事感动了很多民众班主任大室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告诉佐藤他是学校唯一的学生时,他是什么表情。
听到我的话,他明显地很慌乱,泪水在他的眼睛里打转。
其实我们这里的老师也感到孤独,但这个孩子都在拼命努力,我们做老师的也不能输。
”而佐藤说:“刚开始确实孤独,但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我就习惯了。
”每当孤独时,佐藤会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看看,那里贴着转学走的同学们写给佐藤的话语。
校长则表示,为了不影响佐藤社交能力,每个月,大室圭会带着佐藤到山下的另一家小学去上一天学,他会跟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和学习。
佐藤的故事感动了很多民众,但也引发争议。
有些民众指责为一个孩子办学浪费纳税人的钱。
但大多数民众是支持佐藤的,他们自发捐款30万日元到小学,资助佐藤接受教育。
福岛当地居民也在佐藤的学校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波小学举办运动会时,他们会来参加,为佐藤加油。
本报综合报道袁金会2、西安----幼儿园“喂药”事件“一切为了孩子”是宋庆龄女士的名言,可是在以她为名的幼儿园里,他们都喂了孩子什么?西安枫韵幼儿园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竟然长年给孩子服用名为“病毒灵”的处方药。
已有很多家长在反映,孩子普遍出现药物反应,呈现头晕、腿疼、肚子疼、下身红肿,甚至有儿童毕业离园后一年被查出肾积水等症状。
不难想象,这些家长内心在遭受怎么痛苦的煎熬。
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幼儿园的动机是什么,“幼儿园集体喂药”为何能掩盖多年,等等。
幼儿园“病”了据了解,给孩子喂药的幼儿园,虽然挂牌为宋庆龄基金会,但有家长反应这所幼儿园属于私人性质,也就是民营幼儿园,该幼儿园2007年开园,而给孩子喂药的情况已存在多年。
甚至有家长了解到,自己的孩子自托班开始吃药的时间已长达三年。
有家长通过微博反映这一情况后,这一事件才得以曝光。
学校给没有生病的孩子长期吃病毒灵,按园方的说法,是出于好意为了预防病毒感染,这个理由很快就被家长推倒。
作为上世纪最为普及的抗病毒药物,它曾成为人们治感冒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但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病毒灵抗病毒的效果并不确定,而且也还伴随出汗、食欲不振、低血糖等副作用,因此,病毒灵在很多城市基本被弃用。
如今,不少饲养人员将它拌在饲料里用来防治牲畜互相传染疾病,谁都没有想到这种用在牲畜上的土办法拿出来用在身体娇嫩的幼儿身上。
是药三分毒乃是常识,更何况毒性明明的抗病毒药,这无异于给孩子下毒。
况且,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即使生了病需要服药,也需要电话告知家长让其带到正规医院去看病,学校的校医只是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而不能瞒着家长全权处理。
有人称,给没病的孩子吃药的幼儿园才是真正的“有病”。
病根在哪以经济利益为考量。
目前媒体披露出的原因是,按照家长的反应,枫韵幼儿园如果幼儿缺勤一天,该园就要给家长退一天的费用,超过十天缺勤,就要退一半的托费。
如果这个原因是真的,该幼儿园为儿童喂药的目的就很简单,绝大多数包括枫韵幼儿园,小孩子如果感冒就会迅速传染给其他孩子,很多幼儿园出于成本考虑,对卫生环境问题往往是偷工减料,为了防止幼儿生病,影响出勤率,便拿病毒灵长期给孩子服用,以此避免过多地向家长退费。
进一步追查后,发现这位保健医生只有一张医师资格证的复印件,其他相关资质证件一概没有。
也就是说,她没有相关资质,是无法胜任幼儿保健工作的,这也是“幼儿园集体喂药”的病根所在原因之一。
而一家幼儿园长期大量给孩子使用病毒灵,居然没有引起任何部门的重视,何其荒谬。
家长对于涉事幼儿园的投诉已经不止一次。
就在两年前,这家幼儿园为了升级一级幼儿园,园方进行突击装修,并为了保证孩子的出勤率,完全罔顾装修期间甲醛超标对孩子健康造成的伤害。
就在家长的不断投诉之下,这所幼儿园竟然能顺利地被评为“一级幼儿园”,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追问:“一级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有没有教育主管部门来监督和检查幼儿园的安全管理问题?如若不是因为一个孩子家长的偶然发现,这样对孩子的残忍戕害,是不是还要继续延续下去?与公立幼儿园的高门槛相比,由于民办幼儿园门槛较低,入园相对容易,因此受到一些家长的青睐。
但与之相应的是民办幼儿园设施、卫生条件不达标,教师聘用不专业,因而导致各种事件频发。
回顾近年来的幼儿园虐童、乱收费、营养餐缩水、摔伤、碰伤或挤伤、给幼儿喂药等一起起被曝光的新闻,除了偶然和巧合外,是否也蕴含着某种必然?监管无暇顾及的“真空”这次的幼儿园瞒着家长给孩子服药事件,不过是中国幼儿园现状的一个微小的缩影。
这样严重伤害公共伦理,直接威胁到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行为,幼儿园老师集体封口,保育员也没有给家长透露真相,公共管理部门也没有主动去发现。
这样的监管失灵其实就是政府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陷入真空。
当“幼儿园对幼儿进行集体服药”时,同样也是对公共管理的巨大羞辱。
此前,公安、教育、卫生、药监部门都去哪了?公共监管部门都没能及时斩断伸向孩子的罪恶黑手。
从多年来的一起起伤害幼儿的事件已经表明,幼教不应该是监管部门的真空地带,尽快对幼教进行清晰定位,让其纳入规范的管理模式中,已经是当务之急。
3、最强大脑---李云龙和安德烈昨晚的江苏卫视的《中国最强大脑》,中国PK意大利,中国少年李云龙与意大利少安德烈比记忆新郎与新娘,两个孩子都是13岁。
李云龙上场口号是:”少年强,中国强”。
在这样的场合应该说:“国家强”吧。
我想这口号并不是他原创,也是他爸爸李勇传给他的罢。
两国的少年站一起,安德烈帅气潇洒,而李的体形微胖,当主持人问到孩子的假日及运动时,安德烈说每周有两天休息,而且可以经常踢足球;问起小胖李云龙时,答曰:“没有休息,很少运动!”我感到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用比了,早输了。
看过前几期的《中国最强大脑》的人,一定对所谓的”天才少年”李云龙印象深刻吧,他在他爸爸的魔鬼训练之下,为的是完成他父亲的梦想,失去了许多少年的乐趣,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普遍模式:孩子的学习是为了家长,而不是自我的需要。
李云龙在初赛时挑战的项目是,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记住红绿相间的天梯,说实话,这能力并不怎么样,也就是非黑即白的记忆,把颜色化成数字,120块色板化成几十位的数字,相邻的用数字表示:比如说”红红绿绿绿“”化成数字就是23,稍加训练的人即可完成,相比起别的记忆人名与二维码及人面孔的合成来说,他的挑战要简单许多。
而在国际PK赛上,安德烈在没有经过训练的前提下中了中国队的招(李云龙有非黑即白的强训,初赛就是如此,而安德烈事先并不知道要比什么),他完全是靠真的记忆的,他沉稳地完成记忆后,把结果完美地报了出来。
而李这时却失声痛哭起来。
我感到,中国输大了。
李云龙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说:“我记对了,但摆错了!”全场人为之揪心起来,多大点事啊?孩子的心怎么这么脆弱,也许他是感到身上的压力太大了吧,重压之下,他失态了。
而最后的结果,是他摆对了,也记对了,他赢了。
中国队也因他加了一分,安德烈这时却哭了,而我理解安德烈的眼泪是为李而流,并不是为输赢而流(事后主持人的问话得到验证)。
从得分上,中国队是赢了,而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中国输了很多。
就拿李的开场口号来说事吧:“少年强,中国强!”如此心理脆弱的少年,如何去承担国家的重任啊?虽然你在强训后有一技之长超过了人家天然的能力,但在其它方面呢?我们的少年比意大利的明显差个档次啊!李永波总不忘记拿林丹出来炫耀,而在意大利少年那里成了个笑话(少年的回答引起笑声一片),少年并不认识林丹,他们那里不流行这项运动,你们是几个人玩的小球,人家是全民玩的大球,什么时候中国的足球赶上意大利呢?我认为永远都别想,因为从这两个少年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差距,这不只是简单的两个家庭教育问题,而是整个民族的文化氛围,几千年文明的桎梏,所以形成的体制也就不足奇怪了。
真为我们民族的短视忧心啊!4、一针见血的批判中国教育的功利主义“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华人中一共有7名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或化学奖的得主,和1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可是却没有一名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得主。
总观这8名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研究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早年出国留学,并在国外参与了其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最终成为大成者。
中华民族历来是以智慧、勤奋著称的民族,而为什么我们的国家现在却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无论是从科技还是经济、文化方面竟没有享誉中外的顶尖人才?这是非常令人沮丧而且必须深思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人才培养制度。
多少中外的古今谚语都在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没有良好的教育体系,就不可能提高人民素质,更遑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