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的山东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商的山东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山东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快速变动时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
优化来实现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运用区位商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的结构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定量分析,比较具体地阐明了该区域的产业现状特征,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区位商山东省产业结构
2012年山东省GDP首次突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9.8%,成为除广东、江苏外第三个5万亿梯队成员。
随着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省内产业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与波动。
区位商分析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被学者广泛地运用于某地区、某行业、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研究。
如王子龙、谭清美对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其中就运用到区位商分析方法;胡序勇、陈闻君对新疆产业结构区位商的分析明确了新疆优势产业,提出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刘晓红、李国平用区位商分析法对陕西省的区域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总量分析,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山东省各产业的区位商进行计算,分析山东省的优势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一、区位商及其计算方法
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
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其表达式为:LQ
ij = e
ij
÷e
it
/ E
ij
÷E
it
;
式中 e
ij 是 i 地区 j 部门的产值,e
it
是 i 地区的总产值,E
ij
是全国 j 部
门的产值,E
it
是全国总产值。
区位商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是:Li=e
i ÷e
t
/ E
i
÷ E
t
;
式中e
i 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
t
为城市中总职工数;E
i
为全国i部门职
工数;E
t
为全国总职工数。
Li为区位商。
第一种形式是根据生产总值比重体现产业专业化程度,第二种形式是根据城市中某一部门职工人数体现基本活动部门范围,但是这种分析方法的假设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
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
综合考虑,本文采用第一种形式计算区位商。
在第一中形式中:
Li> 1的部门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超过全国水平,意味着该产业在该地区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在考察主导产业时,Li大于1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可以为外地服务,是从城市以外的地区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也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把这部分部门叫做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Li< 1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其规模比较弱势,意味着该地区该行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
Li= 1表明该地区该产业专业化水平与全国水平相当,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的需求。
二、基于区位商分析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可以通过区位商( Li)来测定一个区域工业产业部门在大区域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程度,从而确定该小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并最终反映各小区域的对外经济联系格局。
本文依据统计口径采用总量分析对山东省2011年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区位商进行计算与分析 ( 见表 1)
表一三次产业区位商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山东省2011年统计年鉴和中国2011年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中可以看出:山东省三次产业区位商比重:0.88:1.36:0.88。
说明山东省第二产业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比较具有优势,这与山东省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工业发展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第一产业的区位商为0.88,低于全国水平,通过分析我们知道,山东省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比重占到34.1%,无论是从就业比重还是从所占就业绝对数来看,第一产业均居首位,表明山东省农业就业人口比例过大。
第三产业的区位商为0.88,这与山东省工业比重过大有关,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势必成为山东省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三、三大类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等,即农林牧渔各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与基本保障。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3843.6亿元,居全国之首,粮食总产量达4426万吨,占全国的7.7%,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从表2中看出:农业接近全国水平,林业远低于全国水平,牧业略小于全国水平,渔业高于全国水平。
山东省的片林主要分布在鲁中、鲁东山区,木材的蓄积量主要在平原地区,森林资源量少,质量较差。
渔业是山东省的优势产业,山东渔民敢于拼搏、大胆创新、不怕困难,并且山东的渔业科研机构发达,国家各省都有渔业科研机构在山东,各沿海市区县也有此机构,科研力量雄厚,再加上独特的海洋环境,造就海产品的高品质,创造了很多国家级的名牌,,距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海产品的出口走在全国前列。
表二山东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工业区位商大于 1,意味着工业在山东省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这与山东工业的现实相吻合。
建筑业区位商小于 1,处于比较劣势的地位,意味着山东建筑业的产出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还需要由区域外供给产品或服务,如表三
表三山东省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仓储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区位商均大于 1,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批发和零售业的比较优势最大。
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如下表(表四)
表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区位商计算
四、优势产业分析与确定
当区位商大于1时,意味着本地产出大于本地需求,商值大于1的部分将出口到区外;反之,意味着本地产出小于需求,所缺的部分需要进口来弥补;当商值等于1时,意味着供需平衡,无需与外部进行贸易。
因此,区位商等于1,是对区外贸易与否、进口与出口转变的临界点。
将区位商值减去1,即LQ-1称之为贸易比率。
贸易比率有正有负,正值反映出口比率,负值反映进口比率,进口比率最大为1。
从表五可以看出,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贸易比率最大(LQ-1=0.135),其中,工业贸易比率为0.036。
说明工业在山东省产业构成中具有绝对竞争优势。
第一产业中渔业的贸易比例为0.452,在第一产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贸易比率都大于1,在第三产业中占有绝对的竞争优势。
总的来看,在山东省的三大产业中,渔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有重要地位。
表五三大产业贸易比率
五、结论
依据前文运用区位商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山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专业化程度在全国水平之下,处于比较弱势地位;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2)第一产业内部,由于山东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渔业具有比较优势,而林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3)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在江苏生产较为集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发展较快,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工业结构不合理。
推行节能减排,实现产业振兴,是今后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4)第三产业内部,生产发展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批发和零售业最明显,而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处于比较劣势地位。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性不高。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李国平. 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 2006(3)
[2] 胡序勇,陈闻君.对新疆产业结构区位商的分析[J].产业经济.2001(1)
[3] 赵彤.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12)
[4]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陈闻君.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新疆产业结构特征及影响.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10)
[6] 李小玉,郭文.区位商视角下的江西省产业结构研究.企业经济.2012(4)
[7] 李众宜.山东产业结构特征定量分析.商业时代.2011(3)
[8] 王向阳.山东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可持续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5(4)
[9] 王晓辉.山东省产业结构:演进、现状与对策分析.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2)
[10] 顾春霞.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浙江省产业结构实证研究.经济视角.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