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 判断题

政治经济学 判断题

1.生产力是一个人生产多少东西的能力。

( F )2.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 F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 T )4.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件,是一个历史范畴。

( T )5.商品的二因素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 T )6.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 T )7.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F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F )9.利息作为资本商品的价格,实质上是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 F )10.价值是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 T )1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 T )12.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 T )1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巳包含了买卖脱节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 F )14.信用买卖的发展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既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又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的经济矛盾。

( T )15.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 F )16.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 F )17.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T )18.价格偏离价值是常态,但价格始终是价值的基础。

( T )19.价格与价值相背离,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 T )20.纸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 F )【货币】21.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 T )22.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扩大再生产又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 F )23.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引起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和相对减少。

( T )24.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

( F )【商品必须用于交换】25.积聚和集中都是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 F )26.Ⅱ(c十∆c)可以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内部实现双重补偿。

( F )【Ⅱ(c十m)】27.生产资料的更快增长是有机构成提高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消费资料增长的条件。

( T )28.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

( T )29.纯粹流通费用不参与价值或剩余价值的创造。

( T )30.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剩余价值率的下降( F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界限就是保证投资者基本脱离生产劳动。

( T )32.个别资本家只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 F ) 3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T )3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的趋势。

( T )35.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构成资本主义一般基础,并且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 T )36.土地没有价值但是有价格。

( T )37.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特点是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掩盖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内容。

( T )3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

( T )39.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资本有机构成。

( T )40.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和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 F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

要求:正确的划T,错误的划F。

)1.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F )【生产资料】2.生产力是指人们直接征服和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F )3.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F )【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4.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 T )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府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T )6.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它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 T )7.一般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T )8.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 F )9.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 T )10.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

( T )1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巾本身就是资本[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 F ) 1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 T )13.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 F )14.生产劳动就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

( F )1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F )16.在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不具有商品属性。

( F )1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中作用是不同的,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劳动。

( F J18.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有价格的东西必然有价值。

( F )19.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 F )20.增值是资本的基本职能,因此,公有制条件下的公有资本也要增值带来剩余价值。

( T )21.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是指其价值的贬值。

( T )22.固定资本物质损耗仅仅是因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而引起的。

( F )23.生产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周转时间大致上是相同的。

( F )24.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比重成正比,与流动资本的比重成反比。

( T )25.Ⅱ(c—m+m/x)>Ⅰ(v十m/x)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F )【Ⅱ(c+m-m/x)>Ⅰ(v十m/x)】26.Ⅰ(v +∆v十m/x)可以与第二部类有关部分进行交换。

( T )27.资本主义地租是占有农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 F )28.绝对地租来自农产品的价值和成本价格的差额。

( F )29.在租约期限内,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由农业资本家获得。

( T )30.级差地租来自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 T )【利润】31.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特点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经营权相分离。

( T )32.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因此征收地租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

( T )33.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 F )3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中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

( F )35.同一部门内部【之间】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了平均利润( F )【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形成商品价值】36.商品的生产价格往往与价值不一致,因而生产价格的变化与价值无关( F )37.价值增殖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 F )【剩余劳动时间就是价值增殖过程】38.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都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所以,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F )3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T )40.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所以,利润和剩余价值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F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

要求:正确的划T,错误的划F。

)1.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为它服务 ( T )2.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和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 T )3.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

( T )4.存在对立阶级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

( T )5.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

( F )6.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

( F )【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7.纸币发行量的增加,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 T )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价值增值】的矛盾。

F9.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T )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F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将日益减少,但社会总价值将会不断增加。

( T )12.商品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必然是商品。

( T )13.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 F )14.不同商品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等量的价值】。

( F )15.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 T )16.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 T )1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 T )18.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货币与资本有本质的区别】。

( F )1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增值】的矛盾。

( F )20.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T )21.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 T )22.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T )23.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剥夺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迅速集中在自己手中的过程。

〔 T )24.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剥夺者被剥夺( F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就是指资本积累的进行必然会引起资产阶级财富和工人阶级贫困同时积累的这种必然联系】25.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

T26.在劣等地块追加投资提高产量同样获得级差地租Ⅱ。

T27.土地稀缺性和特殊优越性【对土地所有权的垄断】是垄断地租形成的原因。

F28.土地可作为商品买卖,表明土地有价值【土地、股票均无价值,但有价格】。

F2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

F【技术构成:生产技术平均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值】30.个别资本的增大惟一途径就是资本集中【还有积聚】。

F31.级差地租来自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与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

T32.Ⅰ3000c十Ⅰ1500V十Ⅰ1500m=6000Ⅱ2000c十Ⅱ1000v十Ⅱ1 000m=4000以上两式是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牛产的模型【扩大再生产】。

( F )33.社会总产品是分析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

( T )34.Ⅱ(c—m+m/x)【Ⅱ(c+m-m/x)】>Ⅰ(v十m/x)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之一。

( F )35.Ⅰ(v +∆v十m/x)可以与第二部类有关部分进行交换。

( T )36.平衡发展就是说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平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