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综合理论第Ⅰ卷(共76分)1、应用拉压正应力公式σ=N/A的条件是()。
A、应力小于比例极限;B、外力的合力沿杆轴线;C、应力小于弹性极限;D、应力小于屈服极限。
2、单位长度扭转角φ与()无关。
A、杆的长度;B、扭矩;C、材料性质;D、截面几何性质。
3、图形对于其对称轴的()。
A、面积矩为零,惯性矩不为零;B、面积矩和惯性矩均为零;C、面积矩不为零,惯性矩为零;D、面积矩和惯性矩均不为零。
4、如图所示,悬臂梁上作用集中力F和集中力偶M,若将M在梁上移动时()。
A、对剪力图、弯矩图的形状及大小均有影响;B、对剪力图、弯矩图的形状及大小均无影响;C、对弯矩图形状无影响,只对其大小有影响;D、对剪力图形状、大小均无影响。
5、根据几何组成分析,图示体系为()。
A、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C、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无多余约束的几何可变体系。
6、提高梁刚度的措施不包括()。
A、减小梁的跨度;B、改善加载方式;C、增大梁的抗弯刚度;D、采用变截面梁。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是()。
A、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8、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与受拉区纵筋配筋率ρ的关系是()。
A、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亦越大B、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小C、当ρmin≤ρ≤ρmax时,ρ越大,正截面承载力越大D、以上都不对9、影响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因素中,()对提高截面抗弯承载力最有效。
A、材料强度(fc、fy)B、钢筋面积(As)C、截面宽度b(以矩形截面而论)D、截面高度h10、按《规范》,受弯构件的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
A、0.45ft/fyB、0.15%C、0.2%D、0.45ft/fy和0.2% 二者取较大值11、楼梯是建筑物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规范规定楼梯段净高不小于(),平台处净高不小于()。
A、2.0m,2.0mB、2.2m,2.0mC、2.0m,2D、2.2m,2.2m12、某管沟宽度为8m,降水轻型井点在平面上宜采用()布置形式。
A、单排B、双排C、环形D、U形13、所谓砼的自然养护是指在平均温度不低于()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砼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A、0o CB、3 o CC、5 o CD、10 o C14、对于实心砖墙宜采用()砌筑方法容易保证灰缝饱满。
A、“三一”砌砖法B、挤浆法C、刮浆法D、满口灰法15、曲线预应力筋应()铺设。
A、一端张拉B、两端张拉C、一端张拉后另一端补强D、两端同时张拉16、冬期施工中,钢筋冷拉可在负温下进行,但温度不宜低于()A、-10 o CB、-15 o CC、-5 o CD、-20 o C17、下列常有构件代号中,用来表示天窗架的是()A.TCJ B.CJ C.TJ D.TC18、识读一张图纸时,其识读顺序一般为()A.由里向外看,由小到大看,由细到粗看B.由外向里看,由大到小看,由粗到细看C.由外向里看,由小到大看,由粗到细看D.由里向外看,由大到小看,由细到粗看19、GB/T50001-2001中规定,图纸的幅面的规格有()种。
A.4 B.5 C.6 D.720、物体长度标注的尺寸为4000,其比例为1:5,则表示物体的实际长度为( )A.800mm B.4000mm C.2000mm D.20000mm)()22、平面力系向点1简化时,主矢R′=0,主矩M1≠0,如将该力系向另一点2简化,则R′=0,M2= M1。
()23、斜弯曲时中性轴一定过截面的形心。
()24、只有超静定结构才可能有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
()25、直径d和长度L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轴,受相同扭转力偶矩作用,它们的最大剪应力及最大扭转角都相同。
()26、建筑工程图上的尺寸单位,除标高以m为单位外,均必须以mm为单位。
()27、若已知两条直线的两面投影相互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空间一定相互平行()28、空间点在H面上,则点的坐标中z一定为0。
()第Ⅱ卷(共224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有30个空格,每个空格2分,共60分)29、悬臂桁架受到大小均为F的三个力的作用,则杆1内力的大小为;杆2内力的大小为。
30、图形对于若干相互平行轴的惯性矩中,其中数值最小的是轴的惯性矩。
31、低碳钢经过冷作硬化处理后,它的极限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2、如图所示,实心圆轴的直径D=150mm,长度L=1.5m,m=30K N·m 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80×103MPa,则两端截面间的扭转角φ= 。
33、两端固定,长为2m,直径为40mm的压杆,其柔度等于。
34、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之矩都等于力偶矩,而与无关。
35、直径d=4cm的圆中挖去一个内接正方形,则剩余阴影部分图形对Z轴的惯性矩I Z为。
36、圆形截面梁的直径与某螺栓的直径相同,若它们受到的剪力也相同,则它们的最大剪应力之比为。
37、钢筋冷拉控制指标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8、根据所给板的配筋图填空。
(1)从结构形式看,此板属于,从材料看属于板,从长短边之比看属于。
(2)图中涂黑部分表示的是板的断面图,该板厚为。
(3)图中①号筋为。
39、墙体的一个重要构造措施是设置钢筋砼,该构件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40、建筑结构中需贯通整个结构(包括基础)的变形缝是。
41、次要建筑的耐久年限为年。
42、建筑队物定位轴线之间的尺寸是尺寸,该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43、基础埋深不超过mm的叫浅基础,浅基础不得浅于mm。
44、高度大于1m的钢筋砼梁,水平施工缝应设在楼板底以下处。
45、有焊接接头的预应力筋应先后。
46、一般规定,砼强度达到MPa,方可拆除侧模板。
47、砖砌体临时洞口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
48、框架梁拆模顺序是先拆除梁的模板,后拆除梁的模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49、简述钢筋砼预制梁搁置在墙上的构造做法。
、50、凸阳台常见的结构类型有哪些?51、平屋顶柔性防水屋面由哪些构造层次组成?52、试述钢筋砼基础的构造要求。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88分)53、直径相同,重量均为G的三个光滑圆柱体放置如图,AB⊥AC。
试求杆BC(不计自重)所受的力和光滑地面上所受的力。
(10分)54、正方形截面杆有切槽,a=30mm, b=10mm, F=30KN, 材料的E=200GPa。
试求:(1)绘出杆的轴力图;(2)计算杆内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3)计算自由端A的轴向位移。
(12分)55、矩形截面钢梁受力如图所示,已知q=20KN/m,F=20KN ,M=20 K N·m ,材料的许用应力[σ]=200MPa ,[τ]=60MPa 。
试校核梁的强度。
(13分)56、图示梁的截面为100mm×100mm的正方形,F=3KN。
试求梁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12分)57、求图示桁架指定杆a ,b,c的内力。
(12分)58、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尺寸为b×h=200mm×4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fc=9.6N/ mm2, f t=1.1N/ mm2),采用HRB335 (fy=300N/mm2)钢筋,当配置钢筋为3Φ18(As=763 mm2)和5Φ22(二排筋,As=1900mm2)。
求该梁能承受的最大设计弯矩分别为多少?α1=1.0,§b=0.518 (14分)59、某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截面尺寸b×h=200mm×500mm,选用C20混凝土( fc=9.6N/ mm2, f t=1.1N/ mm2),箍筋为HPB235钢筋(fyv=210N/mm2),纵筋为HRB335(fy=300N/mm2)钢筋,单排纵向受力筋,配置箍筋为φ6@200,支座边缘计算截面配弯起钢筋2Φ16(A sb=402mm2),弯起角为45°,弯起点距支座内边缘距离为480mm,梁净跨为5m,试按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确定该梁能承受外荷载的设计值q (a s=40mm)(15分)六、画图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60、求作底边为AB 、顶点落在直线DE 上的等腰三角形ABC 的两面投影。
(12分)61、根据三投影图作正等轴测图(10分)abdb 'a 'e 'd '62、画出下面指定名称的图例。
(6分)(1)雨水斗(2)圆形地漏(3)闸阀(4)烟道(5)可见检查孔(6)有机玻璃63、根据两面投影补绘第三面投影。
(12分)64、已知形体的部分投影,请补画三面投影中缺漏的线条。
(10分)65、补绘1-1剖面图。
(雨篷宽度1200mm)(10分)第二次调研试卷建筑专业综合理论答案29、0、-2F(压力);30、距形心最近的;31、屈服;32、0.011rad;33、100;34、矩心位置;35、7.23cm4;36、4/3;37、控制应力控制应变(冷拉率);38、(1)板式楼板钢筋混凝土楼双向楼板(2)重合80mm(3)构造筋39、圈梁;40、沉降缝:41、25~100;42、标志:43、5000,50044、20~30mm;45、焊接,冷拉;46、2.5;47、500mm;48、侧底四、简答题1、答:(1)当L<3000mm时:支承长度a≥250mm(2)当3000mm≤L<4800mm时: 支承长度a≥370mm(3)当4800mm≤L<6000mm时:墙内加设梁垫(4)当6000mm≤L<9000mm时:墙内设扶壁柱并相应设梁垫(5)当L≥9000mm时:改用钢筋砼柱支承2、答:(1)挑梁式(2)楼板外挑式(3)墙梁外挑式(4)两边支承悬挑式3、答:结构层、找坡层、保温(隔热)层、找平层、隔汽层、结合层、防水层、保护层4、答:(1)板端最薄处不小于200mm,(2)根部最经济厚度为b/4(b为悬挑尺寸)(3)砼等级不宜低于C20,受力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大于200mm(4)钢筋距基础底面距离:设垫层时不小于35mm,不设垫层时不小于70mm五、计算题1、地面所受力为3/2G;杆BC所受力为G/2(拉力)。
2、(1)(2)σAB=-16.7MPa(压);σBC=25 MPa(拉);σCD=-16.7MPa(压)。
(3)△L=0.0125mm(伸长)。
3、σmax=200MPa;τmax=10 MPa;强度满足。
4、σmax+=6.75 MPa;σmax-=-6.99 MPa。
5、N a=5/3 P拉力;N b=0;N c= -2/3 P(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