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

指人们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 环境改变的影响下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 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 观体验。健康状态和主观体验构成了健康 相关生命质量的主要内容。
三、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
评 • 虽然不同研
价 究选择的指
内 标各有不同,

但不能用一 个方面内容
的 代表生命质
综 量,必须涵
合 盖多个方面
有一个关于安乐死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人生活在贫穷和苦恼之中,他 祈求上帝哪怕让他幸福10天,然后快乐地死去,他这一生也算满足了。于 是上帝派天使侍俸,他十分满足而幸福地度过了10天。然而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他祈求上帝让他再活下去。
“活着的感觉真好!”他说。上帝微笑不语。在花香四溢和贪婪的呼 吸中,他闭上眼睛享受着安乐,结束了生命。
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
LOGO
学习目标
1. 掌握生命质量、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概念、 生命质量评价的内容及应用;
2. 熟悉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分类、构建及量化 技术;
3. 了解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和常用生命 质量评价量表。
LOGO
章前案例:生命的追求
生命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死亡。人人都知道要走向这个目的地。那 么,生命在追求什么?
织,并以成员身份参与活动; (2)社会接触,指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如亲友交往和参
加集体活动等; (3)亲密关系,指个人关系网中最具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
系,如夫妻关系
2.社会资源
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
四、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1.健康自评和生活评价
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的自我判断,是生命质量的 综合性指标。
性 的内容。
评 • 生命质量评Fra bibliotek价价是一种个 体主观的评
指 价,一般是
被评价对象
标 根据自己的

状态进行自 我判断。



• 随着生命数
生 量的增加和 命 健康状态的 质 改变,人们
对自身功能
量 状态的期望 的 也会做相应 动 的调整,继
态 而改变对自 性 身功能状态
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这个故事将人的欲望和生命的追求折射得淋漓尽致。
它告诉我们,生命其实在追求两点:一是活得长,二是活得好。如果 把“活得长”称为数量,把“活得好”称为质量,生命其实就是在追求 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生命不是追求目的,而是追求过程。
“长寿是一种惩罚”“我要为大家活着 ”!
第一节 概述
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
二、相关概念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
WHO将生命质量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 个体对与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 事情有关的生存状态的体验。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是指以社会经济、 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人们对自己身体状态、心 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感觉体验。
(一)国际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3.体力适度
主要指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和 虚弱感。
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是仅指穿衣、进食、洗澡、 上厕所、室内走动等五项指标 ,这是康复评价最常用的指标 。
二 、心理状态
所有的疾病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 变化,主要是情绪和意识变化。
1.情绪反应(敏感指标)
情绪是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正 向体验如愉快、兴奋、满足和自豪等,以及负向体验如恐惧 、抑郁、焦虑和紧张等。
生命数量与质量
生命数量(quantity of life)是指个体生存时间的长 度。生存分析和期望寿命研究都属于生命数量研究的 范畴。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人类 生存的两个方面。
追求最大的生存时间和最高的生命质量是人类的最 终目标,生命质量与生命数量是统一的。
健康相关生命质量( HRQOL)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状态 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针对特殊人群
一、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反映个人体能和活动能力的状态,是 生命质量最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包括:
1.活动受限
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于健康问题而受到的限制。
2.角色功能受限
健康问题常引起角色功能受限,包括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 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等。
健康自评可以是对个体目前综合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价。 自我生活评价是个人对其生活的某个领域或诸方面综合状况的自我
评价。
2.满意度与幸福感
二者同属于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良好情绪反应。
满意度是对待事件的满意程度,是人的有意识的判断。 幸福感是对全部生活的综合感觉状态,产生自发的精神愉快和活力
感。
五、针对特殊人群的评价内容
一、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分类
根据评价目的 鉴别量表(discriminative scale) 预测量表(predictive scale) 评估量表(evaluative scale)
根据评价对象
普适性量表(generic scale) 特异性量表(special scale)
二、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
一、起源与发展
生命质量(QOL, quality of life ),又称为生活质 量、生存质量,最初是社会学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 加尔布雷恩(Calbraith 卡尔布莱斯)在20世纪50年代 末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医学领域广泛开展了生命质量的研 究,探索疾病及其治疗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形成“健 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的范畴。
评价内容应针对研究问题所涉及的目标,体 现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及其所关注的问题。因此, 针对特殊人群或特定疾病有特定的生命质量评 价量表,常常包括反映特殊人群特征或症状等 疾病特异的内容,如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数量 表(FLIC)。
第三节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分类 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的量化技术
2.认知功能(非敏感指标)
认知功能包括时间与地点的定位、方向识别能力、思维、 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它们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 能力,是生命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社会功能状态
社会功能状态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交往状况和 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中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
1.社会交往 (1)社会融合,指个人属于一个或几个高度紧密的社会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