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医学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王健)

社会医学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王健)

3. 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
普适性量表用于比较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和不同人群的生命 质量差异;特异性量表用于测量特定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
4. 量表的特性
信度和效度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基本指标。信度是指测量结果 反映出系统中的偶然误差引起的变异程度。效度是指量表测定它所 要测定的特质或功能以及测定的程度。
量表的量分 方法
建立研究工 作组
确定条目的 形式及答案
选项
预实验与修 改
测定概念的 定义及分解
提出量表条 目形成条目

量表性能评 价
第五节 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疾病负担的评估
应 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 用 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应用领域: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及 卫生管理学等领域;
织,并以成员身份参与活动; (2)社会接触,指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如亲友交往和参
加集体活动等; (3)亲密关系,指个人关系网中最具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
系,如夫妻关系
2.社会资源
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
四、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1.健康自评和生活评价
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的自我判断,是生命质量的 综合性指标。
这个故事将人的欲望和生命的追求折射得淋漓尽致。
它告诉我们,生命其实在追求两点:一是活得长,二是活得好。如果 把“活得长”称为数量,把“活得好”称为质量,生命其实就是在追求 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生命不是追求目的,而是追求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
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
一、起源与发展
状态E=∑wk·Yk=6Y5K .2十
WK
健康
65.2
1.00
非卧2床.7功+能0丧.6失=68.45.5(年)
0.59
举例:
1996年,Watson EK 等报告了用SF-36量表在澳大利亚首 次进行全国性调查,制定了各年龄性别人群健康正常值。
1998年德国全国健康调查包括SF-36量表,共调查了7124 人,与1994年SF-36量表的常模样本比较,老年组的维度上 升,提示4年来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与人群期望寿命 的延长相符。
“在我们这里,记载一个人的寿命,从来不会看他到底活了多久 ,而是看他一生当中闪光时刻加在一起有多长。比如说——开心的 放声大笑;比如说——体会到生命是那样的幸福和美好;比如说— —突然间有了智慧,明白了自己在干什么,并且很享受当下的生命 。这一系列的时间我们把它叫做‘闪光时刻’。我们认为,这才是 生命真正活着的时间,我们每天都会作一个记录。到老的时候,我 们只看这样的时间,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寿命”。
第二节 生命质量评价内容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社会功能状态 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针对特殊人群
一、生理状态
生理状态反映个人体能和活动能力的状态,是 生命质量最基本组成成分,主要包括:
1.活动受限
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于健康问题而受到的限制。
2.角色功能受限
健康问题常引起角色功能受限,包括主要角色活动的种类 和数量受限、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等。
研究对象:包括各年龄和各疾病人群。
HRQOL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肿 瘤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一、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目的在于了解一般人群的综合健康状况,或者作为一 种综合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指标,比较不同国家、不 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发展水平以及对其 影响因素的研究。(用SF-36进行调查)
3.体力适度
主要指个人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疲劳感、无力和 虚弱感。
二 、心理状态
所有的疾病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 变化,主要是情绪和意识变化。
1.情绪反应(敏感指标)
情绪是指个体感知外界事物后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包括正 向体验如愉快、兴奋、满足和自豪等,以及负向体验如恐惧 、抑郁、焦虑和紧张等。
5. 内容的文化适应性
从国外引进的的生命质量测定工具,由于文化差异,不能直接使 用,而要进行适当的改造,使之成为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新量表, 并经过预试和性能测试后才能使用(即汉化)。即便是自行开发量 表,如果应用于不同的亚文化人群,也要考虑文化适应性的问题。
新建量表
明确研究对 象及目的
条目分析及 筛选
五、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一)质量调整生命年
质量调整生存年计算公式如下:
E=∑WK×YK E为质量调整生存年,WK为处于K状态
的生命质量权重值,YK为处于K状态
的年数 本题结果如下:
例如,某养老院全体老人的平均寿 命是71.6岁,其中:健康生活 65.2岁,非卧床活动受限4.5年 (生命质量权值为0.59),卧床 床功能丧失1.9年(生命质量权重 值为0.34),计算健康寿命为 68.5年。
传统的健康状况指标如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是过去评价卫 生服务效果的主要指标。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 服务的目标已不仅仅是治疗和处理疾病。对于老龄化和慢性 病等问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命质量的提高。因此,生命质 量成为卫生服务效果评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指标。
例如对医疗干预的效果评价,可以通过对接受某治疗和未 接受该治疗的病人作配对研究,比较相同生存时间内生命质 量的差异。
健康自评可以是对个体目前综合健康状态的自我评价。 自我生活评价是个人对其生活的某个领域或诸方面综合状况的自我
评价。
2.满意度与幸福感
二者同属于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时的良好情绪反应。
满意度是对待事件的满意程度,是人的有意识的判断。 幸福感是对全部生活的综合感觉状态,产生自发的精神愉快和活力
(一)国际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1.良好适应状态指数(QWB) 2.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 3.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 4.欧洲生存质量测定量表(EQ-5D) 5.疾病影响量表(SIP) 6.癌症病人生活功能指标量表(FLIC)
(二)中国自主研制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1.中国人生命质量普适量表(QOL-35) 2.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系列(QLICP) 3. 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量表
有一个关于安乐死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人生活在贫穷和苦恼之中,他 祈求上帝哪怕让他幸福10天,然后快乐地死去,他这一生也算满足了。于 是上帝派天使侍俸,他十分满足而幸福地度过了10天。然而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他祈求上帝让他再活下去。
“活着的感觉真好!”他说。上帝微笑不语。在花香四溢和贪婪的呼 吸中,他闭上眼睛享受着安乐,结束了生命。
生命数量(quantity of life)是指个体生存时间的长 度。生存分析和期望寿命研究都属于生命数量研究的 范畴。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人类 生存的两个方面。
追求最大的生存时间和最高的生命质量是人类的最 终目标,生命质量与生命数量是统一的。
墓碑上的闪光时刻
有一个年轻人,是一个背包族。一天黄昏,他发现沿着他走的路 ,旁边有大片的田地,田里前方有几个隆起的坟包,还有立起来的 墓碑,走近一瞧,他怔住了,墓碑上墓主人的年龄让他不由得大吃 一惊:“怎么?才只有2岁?”借着微弱的光线,他又看了几个,发 现几乎所有的墓碑上面,无论是什么人,名字旁边的年龄都不超过5 岁:有3岁、4岁、3岁3个月、1岁3个月、2岁……。他觉得好奇怪! 一位白发苍苍的白胡子老人帮他揭开了这个秘密。
一、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分类
根据评价目的 鉴别量表(discriminative scale) 预测量表(predictive scale) 评估量表(evaluative scale)
根据评价对象
普适性量表(generic scale) 特异性量表(special scale)
二、常用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二 、疾病负担的评估
肿瘤与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评价是医学领域 HRQOL研究的主流。SF-36量表能用一种标准化方 式(标准化问题、答案和记分)获得功能和良好适 应状态的信息,因此可以进行多种疾病卫生服务需 要量的评估。
对于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效果指 标无法评价疾病防治效果是否达到这种目的,而生 命质量评价则能全面反映患者综合健康状况。
容 代表生命质

量,必须涵 盖多个方面
综 的内容。


评 • 生命质量评

价是一种个 体主观的评
指 价,一般是
被评价对象
标 根据自己的

状态进行自 我判断。



生 • 随 改变,人们

对自身功能 状态的期望
的 也会做相应

的调整,继 而改变对自
态 身功能状态
性 的评价标准。
2.认知功能(非敏感指标)
认知功能包括时间与地点的定位、方向识别能力、思维、 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它们是个人完成各种活动所需要的基本 能力,是生命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社会功能状态
社会功能状态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交往状况和 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中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
1.社会交往 (1)社会融合,指个人属于一个或几个高度紧密的社会组
例如:
对于肢体肉瘤的治疗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截 肢;二是保守疗法。按传统的观点,认为尽量不 截肢。
Sugarbaker等对26名肢体肉瘤病人开展了生命质 量评价,比较两组病人的生命质量,发现两组病 人的生命质量在总体上没有差异,但在情绪行为 、自我照顾及活动、性行为等方面出现了显著差 异。
四、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
三、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
长期以来,有关药物或治疗方法的选择都以医生的专业 知识和经验判断为基础,很少顾及病人的态度与想法,对 临床治疗效果的评价也是通过一些病理生化指标等,没有 定量的方法反映病人的全身症状、心理感觉和社会生活状 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