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城市发展规划
及近几年城市经营取得的成就
城市发展史告诉我们:居住,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宜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优美的宜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更高境界和价值取向,是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益阳地处省会长沙中心城市圈,旖旎的山水风光,厚重的湖湘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散发着益阳城市的迷人魅力。
益阳无需复制别的城市,而要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
在城市高速发展时期,最紧迫、最重要的是科学定位城市的发展规划。
基于此,谋划益阳城市发展的未来,要坚定地突出自己的特色。
“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这一战略要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的始终。
绿色理念,应该成为益阳城市规划的“内核”。
益阳位于北纬27°58ˊ38″至29°31ˊ42″、东经110°43ˊ02″至112°55`48″,东西最长距离217公里,南北最宽距离173公里,从地图上看,像一头翘首东望、伏地待跃的雄狮,威踞于湖南省中北部。
它北近长江,同湖北省石首县抵界,西和西南与本省常德市、怀化市接壤,南与娄底市毗邻,东和东北紧靠省会长沙市及岳阳市。
现就益阳市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市域空间结构与形态:
1、现状特征
①益阳城镇分布中部、北部密西部疏,中北部呈均匀分布,西部呈首位分布。
益阳北部地区(沅江市、南县、大通湖区)城镇密度为14.04个/千平方公里,中部地区(资阳区、赫山区)为15.50个/千平方公里,西部地区(桃江县、安化县)为7.56个/千平方公里。
非农业分口密度北部为140.15人/平方公里,中部为325.17人/平方公里,西部为38.25人/平方公里,中部为西部的8.5倍;人口密度北部为469.0人/平方公里,中部为661.5人/平方公里,西部为254.5人/平方公里,中部为西部的2.6倍。
②市域城镇呈现沿交通道布局态势
总体上,目前市域空间结构是以益阳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主要城镇沿重要交通轴线(公路和航道)分布,呈现出中心密集、外围疏散、规模呈等级分布的特征。
沿319国道、益沅公路、益桃公路和资水航道聚集了主要的城镇,其中沿308 省道城镇最为密集。
二、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
1、城市形态
过去20年,益阳市中心城区不断向南发展,城市重心不断南移。
80年代,城市建成区主要集中在资江沿岸;90年代后,城市中心转移至桃花仑路一带;目前城市中心进一步向朝阳路一带转移。
2、空间结构
目前,益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还只是一个中等城市。
随着朝阳开发区的建设、省级高科园区的成立,其城市骨架正在不断拉大,处于向大城市过渡的阶段,城市空间结构不稳定、城市形态不完整。
3、用地功能布局
目前,城市中心尚不明确,也未形成规模。
整个中心城区基本仍为单中心的布局结构,部分组团正在形成,但功能尚不完善;朝阳开发区的定位不明确,功能较混杂,既有市级公共设施,也有污染性及一般性工业;资阳区旧城衰败,城市功能需要更新和加强;赫山区建成区也同样功能不够明确。
三、市域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1、总体思路
(1)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底,以城镇空间集聚为特征,构筑生态化、规模化的城镇空间格局,走规模化竞争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采取梯度推移,避免恶性竞争,降低发展成本。
2、空间结构设想
(1)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未来湖南省城镇空间将形成“一核四轴”的结构形态。
①一核即长株潭。
②四轴是指湖南省内部,受北部长三角大武汉经济区和南部“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由长沙-岳阳和长沙-郴州的南北向城镇发展轴将是未来湖南省最主要的发展轴线。
其他以长株潭为核心至常德、娄底、永州等地区形成三条次一级城市发展轴线。
益阳与长沙距离仅70公里左右,未来将成为长株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益阳未来即属于长株潭即湖南省城镇空间核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长沙-常德城市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沙与常德是益阳未来城市经济联系主要方向,其中长沙尤为重要。
(2)市域空间结构模拟
结合市域自然地貌及城镇空间分布形态,可以将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如下模拟:即整个市域划分为雪峰山区、洞庭湖区以及山湖过渡丘岗区三大自然生态环境特征区域,中间由资江东西贯通,构筑整个市域自然生态空间基底。
依托南北向由长沙至常德的省域城镇发展轴,重点发展益阳中心城区,形成市域一级增长极核。
同时,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分别沿资江向西及向东形成两到三级更次一级的增长极核,构筑由三到四级增长极核组成的中心集聚、梯度推移的整体空间发展格局,并由此形成东西向沿资江的市域城镇发展轴。
(3)市域空间结构设想
根据梯度推移、规模集聚构筑不同等级的城镇空间增长极核,最终形成“四级城镇中心、四级城镇发展轴的中心集聚、梯度推移的市域城镇空间总体格局。
①四级城镇中心
一级城镇中心:益阳中心城区
二级城镇中心:沅江中心城区、桃江中心城区
三级城镇中心:南茅草、南县、马迹塘-武潭、安化
四级城镇中心:大通湖、梅城
②四级城镇发展轴
区域城镇发展轴:长沙-中心城区-常德方向
市域一级城镇发展轴:益阳中心城区-沅江中心城区、益阳中心城区-桃江中心城区
市域二级城镇发展轴:沅江中心城区-南茅草-南县中心城区、桃江中心城区-马迹塘·武潭-安化中心城区
市域三级城镇发展轴:南茅草-大通湖、马迹塘·武潭-梅城
③中心集聚、梯度推移
本次规划将沿益阳沿资江的城镇发展轴线具体划分为三级,就是强化该发展轴线上中心城区的重点的层次和等级,为中心集聚和梯度推移做好路径和时序准备。
(4)未来大益阳都市区设想
一方面,益阳省域城市发展轴线过短,经济腹地过小,不利于未来发展;另一方面,益阳中心城区与桃江联系便捷,建成区之间仅10-15分钟路程。
为强化益阳中心城区的规模集聚效应,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可考虑将桃江设区,与现中心城区形成一主一副双中心的未来大益阳都市区城镇空间结构。
本次规划在空间形态结构和产业发展、交通网络等方面适当强化了与桃江的联系,并建议未来在条件成熟情况下着手大都市区空间战略规划。
四、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1、总体思路
(1)明确自然生态基本格局,强化中心城区规模集聚;
(2)提出不同阶段空间结构演变路径,强化规划可操作性;
(3)保证空间速度、规模与结构适度弹性,适应市场不确定性;
(4)构筑极差成本空间单元,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需求;
(5)根据不同阶段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需求,选择成本洼地确定空间发展时序和重点。
但是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应该看到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①市域城镇空间形态分散,结构不明确,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城镇带和产业带。
②各级市镇普遍规模偏小,尤其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大型城市和区域性中等城市,城市化任重道远。
③城市规模偏小导致土地使用不经济,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较高、地均产出偏低。
④产业用地比例偏低,缺乏规模化工业园区,表明工业化滞后,对创造就业机会的贡献低。
谈完了益阳市的城市发展规划,现在我们谈谈近几年益阳城市经营所取得的成就:
近四年来,益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都保持连年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0.8%、22.5%和15.2%。
去年,益阳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均跃居全省前茅。
今年1至7月份,益阳市完成工业增加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速和增幅在全省排第二位,财政总收入增幅在全省排在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61.3%、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益阳的招商引资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工业上来讲,一是能源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修山电站已竣工投产,东坪电站两台机组实现了并网发电,还有柘溪电站正在忙于扩容,益阳电厂二期、株溪口电站、白竹洲电站等资江梯级开发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二是科力远电池材料、惠同公司金属纤维、晶鑫太阳能级硅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工业,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益阳的水产、杨树等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特色,产业基础很好,产业企业发展很快,各相关行业产业初具规模,完全可以顺势推进,打造出农业产业化‘航母’。
综上可以看出益阳市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应该在贯彻益阳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经营好益阳这座美丽的城市,相信以后的益阳会更加的美好,益阳这座城市一定会在以后散发出它应有的价值和光芒。
班级学号: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