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口语交际教学计划
一、教学理念: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交互过程,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体现了一种综合素质,它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时,不但要会听、会说,还得讲究文明礼貌。
力求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口语交际课不同于看图说话、听说训练,其安排的内容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做课程的开发者,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创情境,让学生分别进行演练,这样可以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另外,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们还应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让家长也参与到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八次口语交际。
分别是:“介绍家乡的景物”“我们能做点什么”“说说我自己”“教你学一招”“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想发明的机器人”“丰富多彩的世界”“神话、传说故事会”。
口语交际的内容安排,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和“习作”一起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另一种是既结合专题内容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的话题,让学生交际得起来。
三、教学目标
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听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说的方面,在低年级“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基础上,提出“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一些”“讲的时候要有感情,使听的人受到感染”等要求。
三、教学措施
1、创设游戏情境,培养交际兴趣。
交际情境的创设是交际的首要条件。
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有目的、有创造性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交流欲望,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
怎样创设交际情境呢?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玩”,因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适合孩子们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一个愉快的活动中自然交际,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言之有物。
有趣情境的创设,不仅能让学生“玩”得尽兴,而且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对口语交际产生浓厚的兴趣。
2、巧用评价语言,增强交际信心。
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采用“以说带学”的形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上做学生的忠实听众。
学生说完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别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
这样,学生
会感受到老师的赞赏,增强了交际的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定位教学目标,不应把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放在首位,而应重点培养学生敢说、乐说的信心。
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水平给予不同的评价。
这一过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的局面。
3、巧妙利用教材,指导交际方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巧妙利用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指导、训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充分利用课堂,进行交际训练。
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了充分展示个性的空间,课堂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议、对某些问题的独到见解、针锋相对的问题争执,都是训练口语交际的良好机会。
在评议中学生互相交流,敢于争论,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还培养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而小组合作学习能为每个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进行。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就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人人参与,讨论达成共识或者有不同的意见。
这样,口语交际将得到充分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和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口语交际的内容,加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