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期货交易的原理与功能
第二章 期货交易的原理与功能
2,供求集中,市场流动性强
期货交易的参与者众多,如商品生产商、 销售商、加工商、迸出口商以及数量众多 的投机者等。这些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聚 集在一起竞争,期货合约的市场流动性大 大增强,这就克服了现货交易缺乏市场流 动性的局限,有助于价格的形成.
3,信息质量高
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是收集信息、输入信息、 产生价格的连续过程,信息的质量决定了期货 价格的真实性。由于期货交易参与者大多熟悉 某种商品行情,有丰富的经营知识和广泛的信 息渠道及一套科学的分析、预测方法,他们把 各自的信息、经验和方法带到市场来,结合自 己的生产成本、预期利润,对商品供需和价格 走势进行判断、分析、预测.报出自己的理想 价格,与众多对手竞争。这样形成的期货价格 实际上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预测,具有权威性, 能够比较真实地代表供求变动趋势。
蛛网理论
某些商品的价格与产量变动相互影响, 引起规律性的循环变动的理论。1930年 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J.丁伯根和意 大利的里奇各自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 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犹如蛛网, 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种理论命名为 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是一种动态均衡分析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供给量和价格的均衡被 打破,经过竞争,均衡状态会自动恢复。蛛网理论 却证明,按照古典经济学静态下完全竞争的假设, 均衡一旦被打破,经济系统并不一定自动恢复均衡。 这种根据的假设是: ①完全竞争,每个生产者都认为当前的市场价 格会继续下去,自己改变生产计划不会影响市场; ②价格由供给量决定,供给量由上期的市场价 格决定; ③生产的商品不是耐用商品。这些假设表明, 蛛网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农产品。
关于蛛网理论的说明
仓储理论
仓储理论由经济学家霍布鲁克· 沃金在1949年提出, 他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为获得最大的 仓储收益,应在储存或供应商品的时候使边际净持仓 成本等于持仓阶段预期的价格变动,以保证边际收益 等于边际成本。仓储理论说明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 场价格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基差基本上受制于边际持 仓成本。在期货市场上,随着时间逼近交割期,现货 价格中包含的仓储成本越来越多,期货价格中包含的 仓储成本越来越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 会越来越小,基差在交割期会趋于零 。
基差逐利理论
20世纪50年代,斯坦福大学粮食研究所的农 业经济学家沃金教授认为,套期保值的核心 并不是要消除风险,而是通过寻找基差方面 的变化或预期的基差变化来谋取利润,也就 是说,通过发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 价格未来变化来寻找获利的机会。套期保值 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一定是要把风险全部转移 出去,只是避免了现货市场价格变动这一较 大的风险,而接受了基差变动的较小风险。
蛛网理论的模型
③当供给弹性等于 需求弹性时,波动 将一直循环下去, 即不会远离均衡点, 也不会恢复均衡, 如图3所示。供给 弹性与需求弹性相 等为“蛛网中立条 件”,蛛网为“封 闭型蛛网”。
关于蛛网理论的说明
蛛网理论旨在说明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的情况下, 农产品市场经常发生蛛网型波动,从而影响农业生 产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农产品广泛存在着发 散型蛛网波动的现象。为消除或减轻农产品在市场 上经常出现的这种蛛网型波动的现象,一般有两种 方法: (1)由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经 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 (2)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调节, 即运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调节。
由于期货价格的形成具有上述特点,所以,期货价 格能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真实的供给和需求的情 况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经营者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世界上很多生产经营者虽未涉足期货交易,也没有 和期货市场发生直接关系,但他们都在利用期货交 易所发现的价格和所传播的市场信息来制定各自的 生产经营决策。 例如,生产商根据期货价格的变化来决定商品的生 产规模;在贸易谈判中,大宗商品的成交价格往往 是以期货价为依据来确定的。
5,期货价格的预期性
期货合约是一种远期合约,期货合约包含 的远期成本和远期因素必然会通过期货价 格反映出来,即期货价格反映出众多的买 方和卖方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 。
6,期货价格的连续性
期货价格是不断反映供求关系及其变化 趋势的一种价格信号。 期货合约的买卖转手相当频繁这样连续 形成的价格能够连续不断地反映市场的 供求情况及变化。
4,价格报告的公开性
期货交易所的价格报告制度规定。所有在交 易所达成的每一笔新交易的价格,都要向会 员及其场内出市代表及时报告并公诸于众。 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交易者能够及时了 解期货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变化,及时对 价格的走势做出判断,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 交易行为。这种价格预期的不断调整,最后 反映到期货价格中,进一步提高了期货价格 的真实性。
持有(成本)理论
凯恩斯提出并由希克斯完善的持有成本理论认 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持有理论适用于消费具有连续性、而生产有季 节性的农产品等商品。为储存商品和保证商品 质量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并且持有期货合约 所需成本比持有实物的成本要小得多,因此期 货价格成为影响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果期 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偏离高于持有成本,交易 者就会采用套利策略,最终将期货市场中的信 息反映到现货市场价格上。
第二章
期货交易原理与功能
本章主要内容:
1 期货交易功能;
2 期货交易作用; 3 期货交易原理。
一、期货交易的功能
(一)风险转移
标准期货合约是一种将商业风险由生产经营者转移给 希望通过合约交易获取巨额收益的投机者的工具。由 于生产经营者能够转移风险,他们就能更有效地降低 经营成本。因此,期货交易的最终受益人当然是能以 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的消费者。
与赌博的区别: 期货市场的风险是从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派生出来的, 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赌博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这也 是期货交易与赌博的最本质区别。
(二)发现价格
期货市场之所以具有发现价格功能 主要是因为期货价格的形成 有以下特点 :
1,期货交易的透明度高
交易指令在高度组织化的期货交易所内 撮合成交,所有期货合约的买卖都必须 在期货交易所内公开竞价进行,不允许 进行场外交易。交易所内自由报价,公 开竞争,避免了一对一的现货交易中容 易产生的欺诈和垄断。
早期的套期保值理论
二战以前,经济学家们认为期货市场为 降低风险而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活动, 期货市场等同于保险市场。套期保值者 在完全套期保值交易中所受的损失,就 是套期保值付给接受风险的投机者的保 险费。套期保值者出于风险厌恶的本性 而参与期货交易,使自身面临的各种价 格风险得到转移,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发展
期货市场的发展客观促进交通、仓储、 通信事业的发展
(六)合理利用各种闲置资金
(七)促进经济国际化
二、期货市场的作用
(一)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 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 据
3、促进本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和完善
(二)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蛛网理论的模型
图中P、Q、D、S、分别是价格、产量、 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t为时间。根据上 述模型,第一时期的价格P1由供给量Q1 来决定;生产者按这个价格来决定他们 在第二时期的产量Q2。Q2又决定了第二 时期的价格P2。第三时期的产量Q3,由 第二时期的价格P2来决定,依此类推。 由于需求弹性、供给弹性不同,价格和供 给量的变化可分三种情况:
(三)减缓价格波动幅度
期货市场存在大量的短期投资者,他们的 短期预期行为使市场价格的涨跌幅度得到 一定程度的缓和。
(四)促进市场新秩序的复杂、由不 规范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期货市场是在 严格的法律规则的保障下,具有制度化、 程序化、公开化和竞争性。
(五)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区域经济的
1.能够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 期利润
2.能够降底流通费用,稳定产 销关系
3.提高合约的兑换率,稳定经 济秩序
4.能够节省投资,增加生产经 营规模
5.能够提供贷款担保,增加厂 商的信用
(三)期货交易的原理
1、蛛网理论与期货市场对价格波动效正 2、仓储理论 3、持有(成本)理论 4、传统套期保值理论与动态套期保值理论 5、资产组合套期保值理论
蛛网理论的模型
①当供给弹性小于 需求弹性(即价格变 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小 于对需求量的影响) 时,价格和产量的波 动将逐渐减弱,经济 状态趋于均衡,如图1 所示。供给弹性小于 需求弹性为“蛛网稳 定条件”,蛛网向内 收缩,称“收敛型蛛 网”。
蛛网理论的模型
②当供给弹性大于需 求弹性(即价格对供 给量的影响大于对需 求量的影响)时,波 动逐步加剧,越来越 远离均衡点,无法恢 复均衡,如图2所示。 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 性为 “蛛网不稳定 条件”,蛛网为“发 散型蛛网”。
资产组合套期保值理论
资产组合套期保值概念来自于马柯维茨组合投 资理论。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和斯坦因利用 组合投资理论来研究套期保值,认为交易者在 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实质上是对期货市场 与现货市场上的资产进行组合投资。期货套期 保值者进行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在既定的风险条 件下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或在预期收益一定 的前提下把风险降到最低,而不仅仅是锁定交 易者在现货市场部位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