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编号:AN-QP-HT51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摘要:论文介绍了沁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永红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的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经验研究
随着综合机械化设备和技术的进步,综采已成为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主要采煤方法之一。
永红煤矿3513工作面采用长壁分层自然冒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为了使综采工作面充分发挥现代化矿井的体制优势、管理优势和煤层自然条件优势,促进综合机械化开采技
术的发展与创新,永红煤矿在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实践上进行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3513综采工作面简介
3513综采工作面倾斜长度159m,走向长度1030m,煤层倾角3~5度,煤层平均厚5.98m ,设计采高3.0m,可采储量67.1万t,煤层节理发育,具有玻璃光泽,坚硬且平稳。
1.3513综采工作面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工作面位于矿区西南部,平均盖山厚度为283-323米,地面无河流、水库、建构筑物以及其它特殊标志等,对开采安全无影响。
回采将造成地面土地塌陷或裂缝,由公司地测部按照土地复垦计划严格执行。
2.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较简单,顶、底岩层均无含水层,涌水量较小,但在雨季应密切注意地面裂隙导水,工作面周围不存在老空积水。
3.煤尘、瓦斯情况:该煤层有瓦斯突出危险,无煤尘爆炸性和自燃性。
开采前已对该工作面煤层进行了预抽,并进行了瓦斯抽放效果检测,实施抽放后的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4.6~7.69立方米/吨,残余瓦斯压力0.3~
0.53MP。
4.采煤工艺:本工作面采用长壁分层自然冒落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采煤机采用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割煤后距后滚筒3~5米移支架及时支护顶板,工艺流程为:割煤→移架→推溜→铺网联网→清煤。
二、3513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研究
(一)顶板安全管理
1.工作面采场顶板控制。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煤机割煤后距后滚筒3~5米移支架及时支护顶板,支架中心距1.5米,端面距0.3米,采煤机截深0.6米,支架最小控顶距4.2米,最大控顶距4.8米。
如果顶板压力过大或有冒顶危险时,应及时追机拉架,以防顶板冒落;如移架过程中顶板破碎或片帮严重要及时拉过超前架,如果拉过超前架,梁端距仍超规定的,必须及时伸出伸缩梁,并打出护帮板;移架时要保证支架移到位,梁端距依据采高变化保持在340~590毫米之间;移架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支架形状,如发生倒架咬架等现象,需在移架过程中及时利用侧护板进行调整,另外,工作面支架能够超前拉时必须超前拉架,
且工作面所有支架拉过后必须升紧达到初撑力。
矿压监测由当班验收员完成,每班班后记录在矿压观测记录表上。
2.顺槽巷道顶板安全管理。
顺槽巷道在施工时已由掘进队组负责在巷道顶部每30-50米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每天验收员必须对3513运输巷、回风巷超前工作面100米范围内顶板离层仪进行监测,上井后向值班人员汇报情况,若出现顶板离层现象,离层值在60毫米以内时,记录在验收班报上。
若顶板离层仪显示值超过60毫米或出现顶板裂缝、鼓帮、底鼓严重等现象时,要及时组织人员架棚或支密集柱加强支护。
顺槽巷道超前工作面50米加强维护,对于失效锚杆要重新补打,对于网破地点必须进行补网并联好,联网要做到逢环必连,
每道扭两圈半。
3. 安全出口管理。
上、下安全出口要求高度不低于1.8米,宽度不小于0.7米。
每班验收人员必须对机头、机尾推进度及安全出口进行测量,并对两出口煤壁及顶板进行观察,发现顶板破碎及时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4.两顺槽超前支护的安全管理。
运、回顺槽超前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派型梁进行超前支护。
正常情况下,超前支护为煤壁线向外100米架棚维护,50-100米为一梁两柱,50米内为一梁四柱,棚距1米。
超前支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打好、打牢,一定要达到初撑力,支柱一定要成一直线;回柱时必须三人配合作业,严禁单人进行操作,回柱时必须有专人看护好顶板、煤帮情况,发现有活煤、矸
及时处理后方可作业,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打好柱要上好联锁绳并将柱与顶网或钢带捆紧,以防柱倒伤人。
超前支护处满足高不低于1.8米,宽不低于0.7米安全出口和运送物料通道。
当机组行至工作面两头距巷道15米以内时,严禁在两头作业,以防甩出大块伤人;当在拉端头架、推转载机、拖拉液压管及电缆时严禁在两头作业并撤出人员,以防撞倒柱伤人或其他意外伤人;超前支护工作不能与同一地点其他工作平行作业。
(二)通风瓦斯安全管理
1.通风系统安全管理。
3513工作面采用一进两回通风系统,即3513运输巷为进风巷,3513回风巷和尾巷为回风巷,各环节在满足需风量的前提下,通过合理配风, 在进回风系统均
未出现风速超限情况,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即工作面、回风顺槽均低于巷道最大允许风速4m/s,大于巷道最小允许风速0.25m/s。
2.抽放系统安全管理。
在开采过程中,必须采用瓦斯抽放措施确保工作面顺利达产并实现安全生产。
3513综采工作面瓦斯抽放利用顺层钻孔和钻场进行抽放。
回采时,由瓦斯抽放队提前拆除距工作面50米内运输、回风顺槽巷的瓦斯抽放管总管和20米内的支管,距工作面50米外运输、回风顺槽巷的瓦斯抽放管严禁拆除。
通过抽放,确保达到回采时瓦斯不超限的目的。
3.监测、监控安全管理。
3513工作面安装6台甲烷传感器以实现对工作面的环境瓦斯和
设备工况的监测、监控。
甲烷传感器分别分布在: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风流、中部回风风流、回风顺槽口,工作面尾巷。
甲烷传感器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内标注传感器型号、安装位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断电范围、责任人、安装日期、更换日期等。
传感器每7天进行一次调校;监控中心每7天进行一次甲烷超限断电测试。
瓦检工每班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光学甲烷检测仪对所辖范围内的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确保显示数据准确无误。
(三)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
1.作业组织。
工作面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隐患的主要成因之一,加强安全管理,首先要从人员安全入手,由队长负责每班组织召
开班前、班后安全会议讨论工作面现场安全情况,并学习安全管理有关常识,并结合实际情况,按施工图纸和作业规程规定进行作业,同时对全体职工进行管理基础知识教育,切实抓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检修安全管理。
全体职工必须持证上岗,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和有关规定作业,杜绝“三违”。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前,班长必须对作业地点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进行作业。
作业过程中巡回检查作业地点附近的顶、底板、通风、瓦斯、支护等情况。
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3.采煤机内外喷雾装置管理。
喷雾装置对采煤机来说很重要,采煤机喷雾装置的作用,
一是喷雾降尘,二是降低电动机和牵引泵箱工作油液的温度。
另外,内喷雾还可以冲淡瓦斯、冷却截齿,避免截齿严重磨损以及降低截齿因摩擦而产生火花的可能性。
因此,当喷雾系统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采煤机必须停止作业。
即使喷雾系统工作正常,也必须严格执行开机时先开水后割煤,停机时先停机后停水的操作制度,以避免煤块堵塞喷嘴。
这一条也是20xx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九条(四)明文规定的。
4.其他相关安全管理。
综采工作面初采和末采必须编制专门的《初采安全技术措施》、《末采安全技术措施》,并在初、末采期间派相关科室人员进行跟班,实行矿领导带班制,以确保初、末采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随着采煤装备技术的发展,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也随之面临新的挑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综采技术和装备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会更加高效、安全。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