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艺术论文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艺术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艺术【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探讨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高中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然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活动之中,普遍存在学生作文文体意识淡薄,写作素材匮乏,作文缺乏表现力,教师批改作文随意浮躁等现象。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作文教学实效性付诸笔端,以期与同仁切磋交流。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改革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要摆事实了,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

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成为“万能材料”,几年、十几年一贯制地沿用下来,老炒“冷饭”,缺乏新意,令读者倒胃口。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同学以此为“套路”,以不变应万变,应付作文。

长此以往,思维僵化、钝化、简单化,获得一种低层次的“满足感”、“轻松感”。

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实在是对创新能力的扼杀,是非常可悲的。

分析种种中学生不喜欢写作文、怕写作文的心理压抑的反映,这些心理阻碍着中学生写作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他们的习作缺乏真情,没有个性,内容和形式鲜有创意。

而中学生在生理上正处于发育成长的阶段,在心理上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不断发展,求知欲强烈,还具有好新、好奇、好变、好问、好辩以及自我表现等特征。

如何在写作中发挥中学生心理特征,使之转化为写作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写作教学的科学化,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应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写作教学实践试拟如下对策:第一,指导作文,要培养“文德”。

“文德”的核心是“求诚”。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盛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

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为了达到“求诚”的目标,作文命题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求写的内容是学生“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不仅不阻遏、而且能诱导学生把平时的积蓄发表出来。

作文的测评标准,不要片面强调“思想性”,所谓“立意要高”、“开掘要深”,引导趋迎时势,“上挂下联”、任意拔高,而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情实感。

一句话,要给学生提供“求诚”的基础。

我国古代训练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

这种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

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

而现在,如果我们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德,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甚至有意无意地鼓励作文造假,那么将会重走封建八股教育之老路。

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是南辕而北辙?第二,全面规划,有“序”有“点”,形成整体。

在开学之初,教师就应把整个学期,整个学年乃至高中三年的写作要求明确告诉学生,包括着重培养哪些写作能力,需要进行哪些写作训练,还要学习哪些写作知识等等,使他们具有整体观念,在心理上有全面准备。

同样,在每次作文课前,把此次作文训练的要求和重点告诉学生,使他们对需要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在作文里体现这些要求和重点都有心理上的准备,这对促进他们重视和写好作文是大有必要的。

中学写作教学的要求和重点,应当形成一个训练的“序”,每次写作是一个一个的“点”,要从整个学年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序列来考虑,从全面规划,有整体观念,通过写作训练形成序列。

先做好对学生的“安民告示”,突出“序”和“点”,可使学生克服盲目心理,对如何学习写作大致心中有数,不但考虑到目前的写作训练,还预先考虑今后将要怎样学、按怎样的方向和步骤学,以及总的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第三,加强“前”作文指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用心感受生活。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一个人在题目能够发表意见之前他应该先熟悉那个题目,否则,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着叫一个聋子去谈音乐一样愚蠢。

”要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展示生活的丰富多彩,就必须注重“前”作文教学,积极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去参加劳动,参加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性活动,为写作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收集、积累写作素材,并教给学生收集素材的方法。

如可以让学生通过看电视电影以及逛街、娱乐搜集运用了多种修辞的广告语,收集生动活泼的短信等。

做到用心感受生活,一是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二是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三是多情才善于感受。

要以能动的观察关注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以丰富的感情体察生活。

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这句话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得到这样那样的感受;其二,感受生活要深入广泛才有更多的收获。

要启发学生明白,不一定大事件才能引发感受,一个自然的景象,一件细微的事情,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

要引导学生懂得,不要总是从单一的视觉来感受生活,人们感受外部世界时总是立体的,五官一齐开放的,要训练自己的感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状态。

如此,学生的作文便有了真实体验。

第四,指导作文,要着重训练写,让学生“放胆文”。

作文中出现假话,同作文教学中的“纯工具训练”,搞“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束缚学生的手脚密切相关。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提倡着重训练写“放胆文”。

所谓“放胆文”,就是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不限体裁、文体、表达方式,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这类文章,便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同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多练习,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需要与享受,如同吃饭、穿衣、说话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不会也不需要在作文中说假话。

写“放胆文”,便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一旦可以“放胆”,消除为“切题”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被动心理,不再是只说“可以得分”的话的“答卷机器”,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多年来,以写“放胆文”出名的一些学生,如今纷纷成了创新人才,就是一个明证。

?也许有些同志担心着重训练写“放胆文”,会不利于学生考试。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现在学习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

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

”第五,写作教学需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实践证明,通过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的学习,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写作的理论知识,而这种理论知识一旦被学生理解,他们就会掌握文章读写的有关策略。

高中学生学业负担沉重,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而借助语文教材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一条较为现实的捷径。

语文教材和读本中的文章多为名篇佳作,且体裁丰富,如果能够把课文学习和学生作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好教材,教材本身就可以告诉学生作文的道理和方法。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语文教材对学生写作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把名篇佳作当作写作的例子来学,通过名篇佳作给学生以模式化的示范和提示。

其次,要求学生熟读和识记一定数量的典范语言实例。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以一定数量语言材料的储存为基础。

结合阅读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背诵要求背诵的章节,做到永志不忘。

此外,典范课文或段落,也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最后,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名家名作,报刊杂志上的时文华章,向学生推荐几本体例新颖、评点精当的作文用书,以构成完整而科学的训练教程,从而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

当然,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原则,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

阅读是输入信息,属于理解层面,写作是信息输出,属于表达(应用)层面。

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的要求高于写作要求,阅读范围也大于写的范围。

因此,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既要紧密结合,又要各成体系,切勿急于求成,过分强调读什么就写什么,以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明确,辅导过程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忌隔靴搔痒,白费口舌。

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大量阅读范文,吸收、消化、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以便写作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从而真正做到学用结合,科学地完成知识和能力的转移。

最后,要注重客观科学的评价与写作理论再指导。

与作文指导课相对应的,无论是小学的初级写作,还是初高中的作文写作,都要有必要的作文讲评。

它是对学生习作的肯定,是对学生创作进行再指导的主要方式。

与作文指导课所不同的是,作文讲评课侧重于对学生习作的具体分析,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也指出其不足的地方,并提出指导性的改进意见。

教师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插入一些理论层面的知识。

在准备作文讲评课的时候,教师必定得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

这一过程,要求教师认真批改,首先是得肯定学生的付出,找出他们作文中值得表扬的地方,以鼓励学生今后的作文创作。

其次,教师得站在更高的一个高度上,看清楚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圈点出来,包括初级的错误如错别字等,并尽可能地写出改进意见,为学生写作水平的再提高指路。

在作文讲评课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有技巧地进行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做到“赏罚”分明。

值得注意的是,上作文讲评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载体,网上的优秀文章也好,学生的习作也好,总之得让学生有直接的可观的文学载体,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做文章,找写作知识。

而不是一味的泛泛而谈,那样收效甚微,达不到作文讲评课的目的,无法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作文写作的方法,于他们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

总之,作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终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相关的目标任务。

以上概括介绍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一些认识的做法。

也许,这样的做法并不新鲜,也不完全合理,在这里浅陋地说出来,主要目的是希望得到行家的指点的帮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