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学(NBT理论教材)声明:本和声教程以流行音乐的现代和声应用为主论,与传统和声学悖逆与反叛的部分,敬请音乐学术人员见谅,并予以亲善指导。
谢谢!第31讲—三和弦与四部和声(谱例讲解)大三和弦-大三度(1-3)+小三度叠置(3-5),具有坚定的声响效果。
-协和和弦。
小三和弦-小三度+大三度叠置,具有柔和温暖的声响效果。
-协和和弦。
减三和弦-小三度+小三度叠置,具有压抑的声响效果。
-不协和和弦。
增三和弦-大三度+大三度叠置,具有外扩倾向的声响效果。
-不协和和弦。
四部和声-三和弦经常加一个和弦中重复音来构成四个声部,1音,三音,5音都可以作为重复音,常见的为旋律音+三和弦;根音+三和弦。
排列法—密集排列-流行音乐中以密集排列为主,1/和弦三个声部可以与旋律音构成四部和声,可以重叠;2/与根音构成四部和声,根音声部在流行音乐中往往用低音乐器来演奏,所以根音与三和弦的三个声部具有八度以上的音程的距离,甚至到3个八度的程度。
密集排列法往往以某一内声部的应用为常见。
开放排列-在流行音乐中,常以织体和声形式应用。
比如,贝司,吉他,电钢琴,弦乐声部,人声声部等的织体和声形式。
各级的原位三和弦-谱例。
功能属性—1/主功能组:1级主和弦,为调式稳定的唯一和弦;3级和弦,6级和弦,作为辅助性的主功能,常用在主和弦后面,或代替主和弦用在乐句的句首位置。
偶尔也用在句尾。
2/下属功能组:下属和弦(半稳定),大调中的2级和弦,6级和弦,7级和弦;小调中的2级和弦,6级和弦。
作为辅助性的,在下属和弦的前后(注:在下属和弦作为半终止的时候不能用在后面),或代替下属和弦单独用于过度。
3/属功能组:属和弦(半稳定)。
3级和弦,7级和弦。
作为辅助性的,在属和弦的前面(注:不能用在属和弦后面),或代替属和弦单独用于过度。
第32讲—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正三和弦-各调式的主和弦(稳定和弦),下属和弦(半稳定和弦),属和弦(半稳定和弦)。
功能与连接应用-在一个乐句结构内作为主要的和声来应用,往往用在句首和句尾,起着调式的稳定作用。
副三和弦-各调式中2级,3级,6级,7级和弦。
不稳定和弦。
其中减三和弦为不协和和弦。
功能与连接应用-在一个乐句结构内以辅助和声的形式应用,常在其属性的正三和弦的前后,作为辅助;也经常代替其属性的正三和弦,独立应用,但一般在不重要的位置上。
和声功能进行规律---1/主功能-属功能-主功能。
主-属;属-主。
--正格进行。
2/主功能-下属功能-主功能。
主-下属,下属-主。
--变格进行。
3/主功能-下属功能-属功能-主功能。
主-下属-属,下属-属-主,下属-属。
---完全进行。
附:原则上,属功能-下属功能,不可以连接进行。
因具有阻碍和弦进行的作用,但被很多现代音乐人加以应用,就是为了要局部这样的阻碍进行的效果。
但在应用中在不重要位置上短暂应用。
不建议初学者应用。
第33讲—三和弦转位及四声部进行原位和弦-三度关系向上叠置的和弦。
第一转位-3音为低音,按着音高关系向上组合,叫六和弦。
第二转位-5音为低音,按着音高关系向上组合,叫四六和弦。
和弦转换-根据声部进行需要,原位和弦与转位和弦的转换应用。
四声部进行-三个内声部的各个声部以级进为主,平稳的进行。
根音声部以跳进或级进进行,旋律声部为重复音的声部,可以任何形式进行,也可以与内声部重叠,没有约束(仅以流行音乐织体而论)。
和弦外音:不是和声内音的音就是和声外音。
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先现音等形式出现在旋律声部。
是在旋律线的结构上是不重要的地位。
在和声配置中视若不见。
第34讲—为旋律配和声在谱例中以原位与转位和弦的声部级进规律,功能进行准则的结合,实例讲解。
谱例分析。
即兴配置演示。
和声音区的选择—中央C两边的音区为主。
第35讲—为低音配和声与旋律在谱例中以原位与转位和弦的声部级进规律,功能进行准则的结合,应用作曲法知识,即兴配置四声部演示。
第36讲—乐句,乐段,终止,终止四六和弦,租碍和弦。
音乐作品是一个整体;各个段落的分开是结构;结构之间有分隔—把一个结构结尾与下一个结构的开始分开-乐句。
整体,乐段,乐句等都有结尾,这些结尾需要终止作为结束。
乐句终止:一般都是属和弦(半终止)或下属和弦(半终止)为终止;小段落终止:半终止结束,一般常用属和弦的半终止。
乐段终止:常以属和弦的半终止、正格终止(属-主)、变格终止(下属-主)和完全终止(下属-属-主)。
全曲的终止:正格终止(属-主)、变格终止(下属-主)和完全终止(下属-属-主)。
终止四六和弦:K46。
K是终止,46是把1级和弦进行第二转位而应用,即1级四六和弦。
此时,和声低音或织体低音必须是5音,而且要重用。
旋律音经常是3音(也可转换)。
因低音为属音,缺乏完全稳定性,所以不能叫主和声。
解决:K46-属(D)-主(T)。
声部进行:共同音属音保持不动(包括低音,低音也可八度跳进),其他声部下行级进。
前和弦预备:下属和弦(S)或主和弦(T)。
即,S-K46-D-T;T-K46-D-T。
作用:推迟了主和弦的出现,起到租碍le提前终止的作用。
用于乐段,全曲结束处。
租碍和弦-----租碍进行和租碍终止的作用。
1/ K46;2/在D的后面用下属功能的4级和弦(S)或6级和弦(VI),然后接主和弦终止。
经常做扩充乐节应用。
第37讲—和弦转换、声部跳进与解决和弦转换:一个和弦用原位、转位和弦来转换,使高音声部具有旋律性的走向。
由密集排列进行到开放排列,也可三个声部保持在原有的排列形式,改变音区的转换。
解决:跳进解决;按着反向的和弦转换解决;按着反向的排列法解决。
谱例与琴例讲解。
声部跳进:低音跳进以八度跳进和五度转换为主;单一声部跳进需要由密集排列转换成开放排列形式跳进;三个声部共同跳进则保持原来的排列法。
解决:低音跳进后再跳回去,或通过5音回到原来的音区;单一声部跳进后通过旋律音的改变反向和弦转换形式解决;三个声部跳进后可反向跳进或反向级进解决。
谱例与琴例讲解。
第38讲—各级七和弦原位与转位谱例讲解第39讲—主七和弦,属七和弦,下属(功能)七和弦主七和弦—大调式-以大小七和弦为常用,1 3 5 7(降7)。
具有主功能性质的不协和和弦。
功能:降7音作为调式变音中的导向性,具有导入到6级音的倾向性。
所以常常用做租碍的作用。
用法:T--T7--T。
根音作为低音保持,旋律音从根音进行到降7音,解决到根音。
常做为租碍终止。
小调式的主七和弦为不常用,没有什么意义。
属七和弦—特性:因含有7音(下属音)有一点点下属功能的性质。
就因为这种效果成为了特性而被人们经常替代属三和弦使用,把半稳定的D改做不稳定的D7来产生倾向性,向着完全稳定的T的解决。
用法:可以完全和弦形式,也可以省略5音的不完全形式应用。
可以原位,也可以转位应用。
连接进行与解决:S-D7-T;D-D7-T;K46-D7-T;T-D7-T 解决时要声部平稳进行。
下属(功能)七和弦(SII7)—2级上的七和弦。
大调中2461;小调中7246。
常以56和弦(第一转位,SII56)形式应用。
连接进行与解决:1/ T-SII7-D(D7);S-SII7-D(D7);TSVI(6级和弦)-SII7-D(D7);2/ T-SII7-K46;S-SII7-K46;TSVI-SII7-K46----SII2外;3/ T-SII7-T;S-SII7-T;TSVI-SII7-T;4/ 还可以用在SII的后面,以短暂的形式起辅助作用,解决方法和上面的一样。
T\(S)\( TSVI)--- 2461-- D(D7)\K46\ T第40讲—导七和弦,重属(七)和弦导音上的七和弦叫导七和弦(DVII7)。
有:1/自然大调的减小七和弦-7246;2/和声大调的减七和弦-724b6;3/和声小调的减七和弦-#5724。
这三个为导七和弦,导音上构成的其他七和弦没有一点利用价值。
属性为属功能。
准备:前边和弦为T,S组的和弦(因具有下属功能的因素,最多应用)。
即,T- DVII7;S组- DVII7。
解决:解决到主和弦(T),属和弦D(D7)。
即,DVII7-T;DVII7-D (D7)。
以和声连接法连接即可。
补充-----不常用的各级的七和弦,在低音声部以模进的形式使用。
如,T-VI-IV-II- 谱例讲解。
重属(七)和弦(DD-DD7)--大调式的属和弦的属和声-D的D。
即,把D当作临时的T的D。
DD-2#46,DD7-2#461。
升高了IV级以后产生了解决到属音的倾向性,成了D的导音。
重属和弦组有:重属三和弦(DD),重属七和弦(DD7),重属九和弦(DD9),重属VII(DDVII)-#461,重属VII7(DDVII7)-#4613(b3)等。
常用的就是DD-2#46,DD7-2#461。
以这两个和弦来讲授。
重属的作用:下属和弦之后习惯于用属和弦,或主和弦。
但下属和弦之后用了重属和弦,由于新的倾向性的产生,必须要解决到D。
就要这种效果而经常用重属和弦。
如,T-S-DD-D-T。
可用于结构内部,也可用于终止。
准备:前边和弦,S组(S、SII、S7、SII7)后接DD,S组-DD(DD7);T - DD(DD7);TSVI- DD(DD7)。
解决:解决到D,有时也解决到K46做经过后解决到D。
注:重属和弦是固定的,在小调式中应用的时候,准备与解决按大调式的方式应用。
如,小调式中,t-s-DD-D-d-t.谱例见解。
第41讲—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这些和弦,在七和弦的基础上加了9度音、11度、13度音所构成。
因为包含了若干不协和音程而比七和弦还不协和,所以很少应用。
但其中以属九和弦(D9)为偶尔应用。
D9—大调式中57246、5724b6;小调式中3#5724。
原位应用时,七和弦与9音要分开声部或音区使用。
常见用法:S、T、K46、D7、D - D9-T。
D9也可省略5音以开放排列应用。
另:在流行音乐的应用中,以I级为例。
经常以--九和弦省略7音,十一和弦省略7、9音,十三和弦省略7、9、11音,然后以密集排列组合形式广为应用。
即,I/9--13572—1352—1235;I/11—135724—1354—1345;I /13---1357246—1356(开)--1356。
这样就形成了加音和弦。
如,I/9--1235为加2和弦;I/11—1345为加4和弦;I /13-1356为加6和弦。
这些和弦在应用中,常已弱力度的和声长音形式和流水型的分解和弦形式(钢琴内声部伴奏)应用。
谱例与实例分析讲解。
第42讲—变和弦的应用在各调式中,各个自然音级上都可以把各个自然音构成的和弦的某音,加以变化而形成变化和弦;还有在各个变化音级上的各类和弦也都是有变化音构成的变化和弦。
这些变和弦中,经常应用的和弦有:大调式—b3-5-b7(降III级大三);b6-1-b3(降VI级大三);b7-2-4(降VII级大三);6-#1-3(VI级大三);1-3-5-b7(I级大小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