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常识
一、空气
空气的组成成分,按体积含量划分:
氮气:78.09%
氧气:20.95%
稀有气体:0.932%
二氧化碳:0.03%
水和杂质:0.03%
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
它的恒定组成部分为氧气、氮气、氩气和氖气等稀有气体,可变组成部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随地理位臵和温度不同在很小限度的范围内会微有变动。
至于空气中的不定组成部分,则随不同地区变化而有不同,例如,靠近冶金工厂的地方会含有二氧化硫,靠近氯碱工厂的地方会含有氯等等。
此外空气中还有微量的氢气、臭氧、氧化二氮、甲烷以及或多或少的尘埃。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
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二、氮气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2类惰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环境危害:无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没事(因空气中就含有约78%的氮)
眼睛接触:没事(理由同上)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没事
三、沼气
1、沼气的概念
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
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
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
2、沼气的成分组成
沼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由50%~80%
甲烷(CH4)、20%~40%二氧化碳(CO2)、0%~5%氮气(N2)、小于1%的氢气(H2)、小于0.4%的氧气(O2)与0.1%~3%硫化氢(H2S)等气体组成。
由于沼气含有少量硫化氢,所以略带臭味。
其特性与天然气相似。
空气中如含有8.6~20.8%(按体积计)的沼气时,就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3、沼气中毒基本概述
沼气中毒,是指人们在沼气池内清池的过程中,吸入了残留于
沼气池内的混合性气体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中毒。
中毒较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中度中毒者可见面部潮红,心跳加快,出汗较多;重度中毒者病情比较险恶,如出现深度昏迷,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等。
这类病人如抢救不及时,会因呼吸道麻痹而死亡。
有些病人虽经抢救脱险,也难免留下健忘及精神障碍等后遗症。
4、沼气怎样使人中毒
沼气怎样使人中毒的呢?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氮、氢、一氧化碳和硫化氢。
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窖井、池塘、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
倘若上述环境空气中所含甲烷浓度高,使氧气含量下降,就会使人发生窒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
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5、急救措施
发生沼气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病人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
同时注意保暖,以防发生受凉和继发感染。
对轻度中毒病人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根据情况服用去痛片、利眠宁等药。
中度中毒病人,应给刺激刺激手法,针刺人中、涌泉等穴位,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毒者移离现场(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有氧防护面罩)并向“120"呼救;
2.吸氧,有条件送高压氧舱;
3.人工呼吸。
必要时作气管插管,予兴奋剂洛贝林;
4.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250毫升静注并予速尿20毫克静注;
5.地塞米松20--4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中静滴,并予ATP、辅酶A、细胞色素C等。
6、沼气中毒的预防
沼气中毒是完全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其办法:一是在清理沼气
池时,提前两天打开沼气的出料、进料口和气门,让停留在沼气池中的沼气通过空气流通跑净;二是下池操作不必过急,时间不宜过长,如感到不舒服应立即出池,离开沼源。
四、一氧化碳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50ppm时,健康成年人可以承受8
小时;
达到200ppm时,健康成年人2~3小时后,轻微头痛、乏力;
达到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小时内前额痛,3小时后威胁生命;
到800ppm时,健康成年人45分钟内,眼花、恶心、痉挛,2小时内失去知觉,2~3小时内死亡;
达到1600ppm时,健康成年人2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小时内死亡;
达到3200ppm时,健康成年人5~10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25~30分钟内死亡;
达到6400ppm时,健康成年人1~2分钟内头痛、眼花、恶心,10~15分钟死亡;
达到12800ppm时,健康成年人1~3分钟内死亡。
五、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浓度含量与人体生理反应如下:
350~450ppm:同一般室外环境。
350~1000ppm:空气清新,呼吸顺畅。
1000~2000ppm:感觉空气浑浊,开始觉得昏昏欲睡。
2000~5000ppm:感觉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心跳加速、轻度恶心。
大于5000ppm:可能导致严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昏迷、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