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2019.4济南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I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其中,1-20题为单项选择题, 21-25题为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40分。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不仅能够解释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也能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两年的地理学习,你体会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A.记住了很多国家的首都 B.知道了石油资源的分布C.能用地理的眼光分析问题 D.会背诵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造成右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A.地球是球体B.地球的自转C.天气的变化D.地形的差异3.晓明在放学的路上,发现照明的路灯冬季开得早,夏季开的晚,人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的变化 B.地区的差异C.地球的自转 D.地球的公转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图中四地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等高线地形图中阴影区域的地形与下列哪幅景观图相近A B C D■ ▲ ︼ ⊙首都○城市巴西利亚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赤道南回归线亚 马孙河▲▲▲︼︼︼ 煤 铁 锰 首都堪培拉墨尔本 城市煤铁 黄金南回归线120° 140°20° 40°悉尼很多同学具备了运用地图认识、了解国家的能力。
读下面四幅地图,回答6~8题。
6.四幅图中,完全反映自然地理事物分布状况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7.②国有很多美称,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把它称为A .地广人稀的国家B .世界活化石博物馆C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D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8.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③④两国地理特征,正确的是A .③国的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B .④国的地势是东西部高、中部低C .河流夏季汛期③国比④国长 D.河流凌汛④国比③国更加突出9.关于下图中的海峡叙述,正确的是A .①海峡的东侧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西侧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国家B .②海峡不仅海运繁忙,且建有海底隧道连接两岸C .③海峡位于西半球,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D .④海峡作为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分界线,因位置重要被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 10.关于世界人口分布与海拔、纬度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20001500500200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北纬南纬906040200204090120º 122º福州厦门台 湾 海 峡☉ 东 海26º钓鱼岛北回归线120º122º124º22ºA .世界人口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增多B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地区C .世界人口分布随纬度升高而减少D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20°N ~60°N 地区下面左图是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右图是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亚洲和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A .寒带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12.下列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描述错误的是A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B .北美洲气候也较为复杂,地区差异较大C .亚洲和北美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同时地跨南北半球D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亚洲长河众多;北美洲最重要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1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我国疆域辽阔,是海陆兼备的大国B .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平原面积广大C .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我国旱涝灾害频繁D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14.通过各种快递公司,可以把我们网购的天南海北的商品及时送到我们手中,说明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A .基础B .主导C .先行官D .重要增长源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关于钓鱼岛的叙述,错误的是A .岛屿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B .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属于无人居住岛C .位于我国东海,属于低纬度地区D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属于热带气候16.关于台湾省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势低平,山地少平原多B .气候复杂多样,降水南北差异大C .河流短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D .生物多样性,有“世界花园”之称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的南部,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读三江源图完成17~18题。
17.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a 河是黄河,注入黄海B .b 河是我国第一大河,且水能丰富C .c 河流经东南亚,注入印度洋D .三条河流的中下游航运发达 18.下列对三江源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B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C .三江源地区降水量丰富,使江河水量稳定充足D .湖泊和沼泽对河流的流量起着重要的天然调蓄作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下图是北京近年某时期PM2.5来源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19~20题。
19.北京PM2.5来源最多的两个渠道是A .区域污染传输和机动车B .燃煤和扬尘C .农业及畜禽养殖和工业D .机动车和燃煤20.为减少大气中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实行机动车限行,鼓励乘坐公交、地铁B .推行使用洁净能源C .淘汰高耗能产业D .餐饮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二、双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对得2分,共10分。
21.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春夏季节易发生的灾害是北京沱 沱 卡 日 曲唐 古 拉山脉昆仑山脉巴颜喀拉山 脉可 可 西 里 山 脉cba河流 湖泊流域界限三江源图河22.下列有关区域特征,对应正确的两项是A .东北三省——“白山黑水”之间B .四川盆地——“鱼米之乡”C .香港和澳门——“东方明珠”D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3.下列传统民居图片与所标注地区位置对应正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24.读山东省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山东省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B .济南位于京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C .山东省同时濒临渤海和黄海D .山东省土壤肥沃,被称为“黑土地” 25.下列对一些地理事物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小麦的收割时间从北向南越来越晚,是纬度造成的B .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携带使用氧气包,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C .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是因冬季风不易到达内部的结果D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由于当地的灌溉水源无污染、水质甘甜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第II 卷共4道题。
第II 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26.(13分)国际合作。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6月4日,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七国领导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七国集团峰会。
材料二“七国集团”成立于1976年,1997年在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但在2014年6月的集团峰会上俄罗斯被排除在外。
材料三 “七国集团”和俄罗斯的分布示意图。
①②③④(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七国集团的成员国属于 国家,俄罗斯属于 国家。
(4分) (2)七国集团的成员国中属于北美洲的是 ,属于亚洲的是 。
(3分) (3)七国集团的成员国农业中拥有发达的畜牧业,请分析其中美国的乳畜带或欧洲西部等国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
(6分)27.(11分)区域差异。
世界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巨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图定位。
在图上填注太平洋、印度洋与马六甲海峡。
(3分)(2)区域差异。
参照文本框中对A 地区的描述,完成对B 中南半岛的描述。
(4分) (3)下列关于区域特点及发展差异的描述,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4分)①A 地区一些国家在沙漠中建起众多高楼,其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
( ) ②B 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现在仍有许多国家信仰伊斯兰教。
( ) ③A 地区水资源匮乏,农业灌溉多采用滴灌、喷灌,B 地区水资源充足,不会发生旱灾。
( ) ④吴哥窟是B 地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所在的国家是柬埔寨。
( )28.(12分)美丽中国。
材料1:318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向西到达西藏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公路。
因其横跨中国东中西部,揽括了各种地形景观,包含了江浙川藏等人文景观,拥有从高A 地区沙漠中的高楼B 地区的吴哥窟23.5°NAB山峡谷惊、险、绝、美、雄、壮的美景,而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材料3:家住上海的中学生张予墨一家,暑假自驾经318国道去往西藏旅游,下面是张予墨旅途记录的片段,请大家帮忙补充完整:⑴第一日:在出发的路上,车辆众多,但大多数车牌的开头汉字都是 (A 省份的简称)。
(1分) ⑵第三日:经过B 省,去游览了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① 。
(2分)⑶第四日:公路穿过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之一的C 山脉,进入地形区D ,张予墨发现农田里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3分)⑷第六日:将要进入E 地形区,E 地形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将给张予墨一家带来一定的困难,大家帮忙思考一下,张予墨一家将遇到哪些困难,应对的方法有哪些?(4分)⑸张予墨在图中拍摄了一些照片,考考你:图片1和图片2最有可能在地图中哪个字母处拍摄的?把图片1和图片2与其拍摄地点的字母连线。
(2分)29.(14分)探究学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是我国发展的首要任务。
济南某学校地理社团的同学们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分别在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取水。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内容。
研究方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方法:提出问题——推测原因——验证推测——解决问题 相关资料:气温、降水图水土流失景观图图历史上该地区曾经植被繁茂。
后来,植被遭到破坏,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这个地区因覆盖着厚厚的黄土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