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9)世界地理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19)世界地理

2019年08月08日xx学校高中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

完成下列各题。

1.该“雪壁公路”可能为( )A.3月日本海沿海公路B.1月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C.7月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D.12月中亚“丝绸之路”公路2.春季,该现象最容易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A.滑坡灾害B.洪涝灾害C.低温冻害D.沙尘灾害答案:1.A; 2.B解析:1.根据图片中“雪壁公路”的积雪厚度,可知该地降雪量很大。

可能是3月的日本海沿海公路,A对。

1月份南半球是夏季,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不可能降大雪,B错。

大分水岭位于热带,东侧沿海公路没有大雪,C错。

中亚位于内陆,“丝绸之路”公路降雪量小,D错。

2.春季,气温回升,该地积雪融化,最易诱发洪涝灾害,B对。

滑坡发生在山地,不是平原积雪诱发的,A错。

低温冻害不是积雪多诱发的灾害,是寒潮引起的,C错。

积雪多,没有沙尘灾害,D错。

2.下图中的S岛曾经与西侧半岛相连,岛屿周边的Y海区7月份常出现浓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S岛与半岛分离的主导因素是( )A.地壳运动B.海浪侵蚀C.河流侵蚀D.人类活动2.Y海区出现浓雾的原因主要是( )A.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B.受东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C.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暖流影响D.受西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答案:1.A; 2.D解析:1.根据材料,S岛曾经与西侧半岛相连,与大陆连成一体。

S岛与半岛分离的主导因素是地壳运动,该处地壳下沉,海水侵入,岛屿与陆地分开。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不能侵蚀形成大陆岛,B错。

区域降水少,河流侵蚀弱,C错。

人类活动主要是围海造陆,或把岛屿与大陆相连,不会把陆地分离出孤岛,D错。

2.读图,Y海区位于索马里半岛东侧,夏季受西南风吹拂,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走,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形成寒流。

出现浓雾的原因主要是西南风吹拂形成的寒流影响,D对。

考点:岛屿成因,浓雾天气从成因。

3.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

1914年开始通航,属于水闸式运河。

2016年6月,超巴拿马船闸投入使用,通航能力大幅度提高。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巴拿马运河位于哪些板块交界处(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B.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2..巴拿马运河修建过程中可借助的有利条件( )A.河湖众多B.地形平坦C.植被覆盖率高,有大量木材可用D.运河地处热带,可四季施工答案:1.B; 2.A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判断。

2.巴拿马所处纬度低,气候过于湿热,疫病流行,影响运河建设。

河湖众多,可以借助原有河湖,工程量小。

该地为中美地峡,地表不平。

修建运河所用材质并非是大量木材,与植被关系不大。

4.下图为世界两著名岛屿分布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大陆岛,乙是火山岛B.都处在板块的生长边界C.两岛屿人口密度都比较大D.两岛屿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2.甲岛屿优质乳品生产基地集中于岛屿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北部地区( )①地价便宜②港口众多,海运便利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3.乙岛屿西部和南部无遮敝地带仅有矮木和苔藓,其主要原因是( )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温低②受沿海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③受高纬度大陆气团控制,气温低④土壤贫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1.D; 2.D; 3.A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结合图示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甲岛屿为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乙岛屿为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两岛屿都是大陆岛.A错误;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并不处于生长边界,B错误;两岛屿人口都较少,C错误;两岛屿都处于西风带控制下,属于溫带海洋性气候,D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乳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

四个选项都从社会经济条件角度考虑,结合图中图例可以看出,该岛屿北部港口众多.海运便利,且距离本土消费市场近。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读图可知,乙岛屿位于55°S附近,沿岸有西风漂流(寒流)经过,西部和南部受沿岸寒流影响,气溫低且该区域受西风影响,多大风天气,所以无遮蔽地带仅适宜矮木和苔藓生长,①②正确;本区域陆地面积狭小,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③错误;土壤贫瘠不是其主要原因,④错误。

故选A。

5.合掌造是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见下图)。

该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台风频发B.冬季暴雪C.多洪涝灾害D.地震、火山活动频繁2.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a地B.b地C.c地D.d地答案:1.B; 2.C解析:1.读图,该建筑物凸出的檐角太多,不适合在多台风地区,A错。

屋顶厚且陡,冬季暴雪不易在屋顶堆积,压坏屋顶,B对。

屋顶设计与洪涝灾害、地震、火山活动无关,C、D错。

2.读图,日本的西部沿海地区,是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天气,最可能有合掌造,C对。

a、b、d地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雪少,可能性小,A、B、D错。

二、材料分析题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波兰中部的罗兹市曾是欧洲最主要的纺织工业中心,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停滞。

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橄榄油是我国通过中欧班列从西班牙等国进口的商品之一。

油橄榄树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欧洲国家对义乌生产的小商品需求量很大,当地却很少生产。

近年来,这类小商品利用中欧班列大量运往欧洲国家。

1.罗兹市为了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地的作用。

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是_______。

2.中欧班列的运行。

为我国相关港口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什么?3.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亚热带很多地区不适宜种植油橄榄树的自然条件。

4.说明欧洲国家发展这类小商品制造业的不利区位条件。

答案:(1)物流(仓储)(2)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3)土壤偏酸性;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原材料(零部件)不足;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高。

解析:1.从材料中得知,中欧班列的开通,使该市成为中国货物在欧洲中部的重要集散地。

关键词:货物集散地。

得知的产业部门发展应该是物流仓储。

2.该题属于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港口、经济效应”,解题方向“为什么”。

可以关联到所学的港口建设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交通、政策进行分析。

结合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效益,只从经济腹地(增加了腹地的服务范围、增加了港口运输量),交通(海陆联运,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组织答案:扩大了服务范围;增加了吞吐量;提高了港口运营效率。

3.该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亚热带地区、不适宜、油橄榄树”,解题方向“自然条件”。

从材料中得知,油橄榄的生产条件:亚热带地区偏碱性土壤中,喜光、耐旱、忌涝。

再结合我们所学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分布区的气候(降水、光照)特点、土壤特点等进行分析组织答案:我国亚热带地区主要在江南丘陵地区,土壤偏酸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较大,雨季较长,地势低洼处易涝;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云量较多,光照不足。

4.该题为区位条件分析题,关键词“欧洲、小商品制造业”,解题方向“不利区位条件”。

小商品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工业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因素的地理位置、土地、水源、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农业因素,政策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合题干中要求的是不利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材料来源、劳动力、土地租金等对比的劣势进行分析组织答案:产业配套不足,原材料不足;工资和土地租金高昂,劳动力、土地成本高。

7. 中新网2019年1月25日电综合报道,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Sulawesi)近日发生山洪及泥石流,印尼政府25日表示,事故造成至少59人丧生,数千人撤离家园。

印尼苏拉威西岛多高山深谷,岛中部是险峻的山区,平原较少。

该岛是印尼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短,基础设施不完善。

该岛占据整个印尼镍资源的70%~80%,印尼出口镍矿的70%流向中国。

2014年印尼出台了镍矿原矿和粗加工矿石出口禁令。

由于镍矿进口受阻,中国镍冶炼企业开始纷纷布局苏拉威西岛(下图)。

1.苏拉威西岛每年滑坡泥石流多发月份以及造成的原因。

2.简析印尼出口镍矿石原矿和粗加工矿的原因。

3.简述中国针对出口禁令采取措施及原因。

4.简述印尼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答案:1.11月至来年3月雨季到来,地形崎岖。

2.印尼镍矿资源丰富;岛国多良港,便于资源出口,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工业开发历史短,只能出口原矿和粗加工矿石。

3.将镍加工厂布局在该岛印尼禁止镍矿原矿和粗加工矿石出口;苏拉威西岛镍矿资源丰富;印尼具有劳动力、土地、政策等优势;印尼临近中国,海运价格低廉;中国对镍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4.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用科学的发展观着眼实际,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延长产业链,构建比较强的工业体系,改变在国际贸易中的被动局面;进行体制创新,大力吸引人才和科技。

解析:1.每年11月至来年3月为印度尼西亚雨季,各地经常发生暴雨洪水与泥石流,造成多人伤亡。

印尼苏拉威西岛多高山深谷,岛中部是险峻的山区,平原较少故多发地质灾害。

2.该岛是印尼经济较为落后的一个地区,工业开发历史短,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不具备加工镍矿的能力,但镍矿资源丰富,占据整个印尼镍资源的70%~80%,据图可知,该岛四面环海,海运便利,因此,有出口矿石的条件。

3.从资源、交通、劳动力、政策、成本等方面分析中国企业布局苏拉威西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当地有丰富的镍矿资源,中国对镍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同时印尼政府禁止镍矿原矿和粗加工矿石出口,当地经济落后,政策扶持当地发展工业,劳动力、土地资源丰富且廉价,临近中国,海运价格低廉,工业成本低。

4.此题着眼点在可持续发展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体系的转变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答题时要紧扣这点。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索科特拉岛(图a)是也门共和国在西印度洋上的一座岛屿,全年降水较少,平均海拔约500米,岛上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拥有宽广的沙质海滩和遍布全岛的石灰岩层,风季来临时船只难以靠岸,无优良港口。

2008年7月,该岛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岛上不能兴建任何大型人工建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