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_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

我_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

我,一名青年教师的成长故事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这样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教师的事业虽不是轰轰烈烈,但是一直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每一个心灵。

怀抱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我在2012年九月踏上了赋有挑战性的教书育人之路。

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成功的喜悦是甜蜜的。

踏上教师这个岗位已近半年了,虽然有时还会觉得自己是刚跨出校门的学生,什么也不懂,然而,经过这近半年时间的锻炼,我深深体味到了为人师的诸多滋味。

关于自身成长的话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因—机遇;二是内因—个人的努力以及同伴的帮助。

一、关于机遇
“机遇只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 机会不会上门来找;只有人去找机会。

”——狄更斯生活让我深刻领会了这句名言。

第一件事就是2012年7月我从伊犁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了,我从小的理想就是从事教师这一阳光的职业。

但是在无数次教师招聘、考试中我失败了!这就意味着毕业后的我会成为无业游民。

省人才,市人才,各大学校招聘会是我上大学常去的地方,“前程无忧”是当时我手中必备的报纸。

经过了笔试面试,我不甘心的准备去乌市一个私立学校—众志公学。

也许在绝望的时候就是希望出现的时刻!就在准备签合同的前一天,我突然接到兵团三中教研室主任赵主任的短信,叫我7月19日到校试讲,我想我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于是我认真准备每一个环节,经过了严厉的试讲环节,我终于抓住了机遇,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愿成为了一名中学化学教师。

二、关于成长
成长需要自我的勤奋需要同伴的帮助
成长的历程是艰辛的,成功的喜悦是甜蜜的。

第二件事就是积极参加学校教研比赛课等活动,2012年10月,我参加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月,我第一次参加青年教师示范课讲课比赛。

那时的情景和感受,如今的我依然记忆犹新。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的话,那就是“紧张”。

当时,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于“示范课”这个概念还非常陌生,头脑当中完全没有“示范课”的这个概念。

怎么样上示范课、怎么样上好示范课,我都很困惑,所以,当我知道要参加评比的时候,心里非常忐忑。

开课的前几个星期就开始和许老师老师商量开课的题目,讨论教学设计等等,经过反复的修改、磨课,心里最终才有了一点底。

我在朦朦胧胧中开始了自己的行动,翻看一些教学杂志、别人的课例等,在网上下载优质课视频,再反复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不停地试教,听取别的老师好的意见,对自己的教案和教学环节及时地做出修改。

等到真正比赛的那天,我内心还是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在语言的表达和时间的控制上出问题,直到打了下课铃,上完课之后,我才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第一次优质的评比,我就是在这样的紧张与不安中度过的。

我的努力和付出最终得到了认同,我的“水的组成”一课获荣获了二等奖,有了这次比赛的经历,我意识到了自己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控制上还有很多不足。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有意识地去听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课,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把握好一节课,怎么样控制课堂的,来弥补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不足,从中我收获颇多。

如今,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上公开课时的心情的话,那就是“坦然”。

这份坦然,是知道开课是一种必然,心里已做了一份准备,最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开课的结果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开课的过程。

不论是评比前紧锣密鼓的准备,评比时剑拔弩张的紧张,还是评选后认真细致的自我分析,都是我今后教学上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评比的目的是:让我们青年教师在面临和接受挑战的过程中有了飞跃性的成长。

我付出,我成长。

从学校的公开课,到与农十二师青年教师进行讲课比赛,再到学校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一步步走来,有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身边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需要感谢我的师傅许桂华老师。

是她的指点让我的教育之路不再迷茫。

成长需要多看书,多学习
我一直喜欢读书,但之前读的书大多是杂质,很少读理论方面的书。

后来,偶尔也翻阅一些理论性教强的文章,让自己在感性的教书之余,能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浮躁的心日渐平静和安定。

此外,我努力抓住工作中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打磨自己的机会,积极参与各种专业研讨活动。

我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也日益得到提升。

成长需要多听课,多反思。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多听不同教师、不同类型的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

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

学校也经常安排我们外出观摩、学习。

通过一系列的听课、学习活动,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每次听完课之后,我都有不同的领悟,而写教学反思则是我对每次活动的学习升华。

因为反思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论是在学习过程中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还是在研讨中和在论文及评价中的反思,都能帮助自己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它升华为自己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

这半年来,我通过平时的教学反思活动及集体备课活动,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磨练。

成长需要付出爱
1、爱就是了解。

初为人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化学课教学内容繁重,中考任务紧,课上与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多,我就利用课间、中午休息时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知道了学生很多信息,这对我的副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

在工作中我热爱每一个学生。

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爱,文静踏实的爱,内向拘谨的更爱;"金凤凰"爱,"丑小鸭"同样也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

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主品格的养料。

用爱心培育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爱,一旦这种爱升华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人格大树就矗立起来了。

4、爱就是责任。

我爱学生是深入地爱,爱学生是理智地爱。

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

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有承担才有成长
我很年轻,没有太多经验,没有很多理论支撑,但我投入的工作、深入的学习、努力的反思、用积极的心态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所以我快乐的成长着。

总之,我点滴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各级领导和各个老师帮助与支持的结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他们的帮助与鼓励下我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无知的学生转变成颇具成熟气息的教师。

在教学中及时给我指引了方向,我顺着捷径一路走来,消除了初来乍道时的许多困惑、对许多事措手不及的无知。

我学会了与学生融洽的相处,学会了课堂授课的游刃有余,师生关系的融洽。

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技能。

我知道“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我要继续不懈拼搏,做一个永远“有准备的人”,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