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及复习资料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及复习资料

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均与其几何中心重合B、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大,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加速度大C、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两个接触面之间有摩擦力则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2、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匀速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a,则重为G 的蜗牛对葡萄枝的作用力为()A、大小为,方向沿着葡萄枝B、大小为,方向垂直于葡萄枝C、大小为G ,方向垂直于葡萄枝D、大小为G ,方向竖直向下3、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

C 受到向左的水平推力F 时,A、B 、C 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休A 受到3 个力B、物体B 受到4 个力C、物体C 受到5 个力D、物体C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C 的重力4、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前15s 内汽车的位移为300mB、20s 末汽车的速度为-1C、前5s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32D、前25s 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5、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 ,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内的位移多6m ,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A.2 2,v9=15 ,x8=144 m B.2 2,v9=16 ,x8=36 m C.2 2,v9=17 ,x8=72 m D.0.8 2,v9=17 ,x8=144m 6、一个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是5 s ,则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g = 10) ()A、5 m B 、10 m C 、15 m D、20m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径A 、B 、C三点,己知=。

段的平均速度是2,段的平均速度足3 ,则B 点的瞬时速度是()A、2.8 B 、2.6 C、2.4 D、2.28、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A、C 两物体相连接。

=2,=4,=6,物体A,B 、C 之间与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 .3 ,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若要用力将C 物体拉动,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g = 102)()A、48NB、42NC、36ND、24N二、多项选择题(本道题共8 道小题,每道3 分,共计24 分.每道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对的得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的不得分)9、件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共点力中,合力可能为零的有()A、2N,3N,6NB、1N 、1N 、1NC、4N 、6N、11ND、5N 、900N 、903N10、如图所示,将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放在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明友(可视为质点)坐在球而卜.他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小朋友和半球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小明友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C、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为D、小朋友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1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时由静止从A 、B 两地开始向同方向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刻B、0-2t时问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0-2t 时间内两车一定有两次相遇时D、在t-2t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一定相遇12 .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 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 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状态下落。

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重复以上实验,乙同学第二次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10。

直尺下落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若从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他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同学第二次的“反应时间”比第一次长B、乙同学第一次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约为2C、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将无法用上述方法测量他“反应时间”D、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可用上述方法直接测出“反应时间”。

13、某班级同学要调换座位,一同学用斜向上的拉力拖动桌子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桌子所受的合力B .拉力的竖直分力小于桌子所受重力的大小C .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沿水平方向14、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 两个物体A、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B 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A、B 静止时,图中三角始终相等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减小D、拉B 的绳子的拉力增大15、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入,其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 ,但挡板与半圆柱体不接触,在P和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烧O点缓慢地逆时针转动,在Q 到达最高位置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Q的弹力大小保持不变B、P 、Q 间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C、桌面对P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P所受桌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16、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B.超声波的速度为v声=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三、实验题(本道题有两道小题,17 题6分,18 题10 分)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

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0.02s的交流电源。

(1)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是s(2)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用字母表示)(3)若测得:d6=52.68,d3=20.58,求物体的加速度a=218 、Ⅰ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参x0,该弹簧的劲度系数.(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Ⅱ“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结点,和为细绳。

(1)(多选)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以下说法的有()错误..A、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应使两细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º,以便算出合力的大小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结点的位置必须与用用一只弹簧秤拉时结点的位置重合C、若用两只弹簧秤拉时合力的图示F与用一只弹簧秤拉时拉力的图示不完全重合,说明“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一定普遍成立。

D、若F1和F2的方向不变,而大小各增加1N,则合力F的方向不变,大小也增加1N(2)实验作出的图中(填F或)是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若由于F1的误差使F1与F2的合力F方向略向左偏,如图所示,但F大于等于,引起这一结果的是原因可能是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F1的方向使它与F2的夹角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者“小”)。

四、计算题(本道题有四个小题,19题10分,20题10分,21题12分,22题14分,请写出相关原理与计算步骤)19、(10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4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给物体加一个水平恒力F1=32N时,恰好可以匀速滑动(取102,已知37°=0.8,37°=0.6),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µ(2)若把原来的水平力改成与水平面成θ=37°的斜向下力F2,为了让物体匀速运动,F2应为多大?20、(10分)某物理实验室小组在游泳池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小木球离水面7.2m高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经1.50s后落入池底速度刚好为零。

假定木球在水中做匀减速运动,重力加速度102.求:(1)木球在水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2)游泳池水的深度.21、(12分)倾角30º的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车与斜面之间光滑,斜面体与地面之间粗糙。

用两根轻绳跨过两个固定的定滑轮一端接在小车上(滑轮与斜面没有连接),另一端分别悬挂质量为2m和m的物体A、B,当小车静止时两绳分别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

不计滑轮摩擦。

(1)求小车的质量;(2)当A、B位置互换后。

换用多大质量的小车可以使小车放在斜面上而斜面体与地面刚好没有摩擦力。

22、(14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车沿一条直线公路上不同车道同向运动。

当甲车刚从收费站开出时(此时t=0),乙车距收费站的距离x1=70m,丙车距收费站的距离x2=60m,甲车的速度v0=0,乙车的速度v1=8,丙车的速度v2=12,此后,甲车做加速度a0=3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速运动,丙车做加速度a2=2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甲车追上丙车的时间。

(2)丙车能否追上乙车,通过计算说明理由;(3)若某段时间甲乙丙行驶在同一单行直公路上,甲在最前,丙在最后,甲乙丙速度分别为,三车彼此时间的距离为5m。

乙车司机发现甲车开始以12的加速度匀减速时,立即刹车匀减速运动,丙车司机也立即刹车匀减速运动,若三车都停下来时均未发生撞车事故,丙车的加速度至少要多大?(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附加题(10分)一般家庭的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 (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锁槽E,以与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

设锁舌D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且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μN(N为正压力)。

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锁门时,他加最大力时,也不能将门关上(此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求:(1)锁舌D表面受到外壳A施加的静摩擦力的方向(2)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在正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满足自锁条件,则μ至少要多大?23、解:(1)锁槽E压缩锁舌和弹簧,锁舌D有向左的运动趋势,故自锁状态下D的下表面所受外壳A施力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设锁舌D下表面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1,则其方向向右.(2)设锁舌D受锁槽E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2,正压力为,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弹力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45°45°=0①1245°245°=0②f1=μF③f2=μ④联立式①②③④,解得正压力的大小:⑤(3)令趋向于∞,则有1-2μ-μ2=0解得μ=-1=0.41 ⑦答:(1)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2)此时(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为.(3)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μ至少为0.41.重庆巴蜀中学高一(上)18级半期考试物理答案1、DA、影响重心的因数有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质量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与其几何中心重合,形状规则但质量分布不一定均匀,故重心与几何中心不一定重合;故A错误;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B错误解:滑动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法错误.故答案错误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它们间的弹力方向总是垂直,故D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