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说明模版设计说明第一节规划设计说明一、概况1.工程简况工程名称:舟山市定海区定马复线安置小区建设单位:舟山市定海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建筑层数:多层住宅为6层,联排为2-3层2.场地简况本地块位于舟山市定海区,东面,南面,西面均为规划道路,北面为田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
建设用地为较为规则的方形地块,中间有一条河流通过,将小区分成两个区域。
场地东西向面宽约为450米,南北面宽约180米,地块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环境较好,交通便捷。
二、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业主提供的建设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2.《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3.《宁波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三、规划设计目标1 •协调好本地块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本安置小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2.充分利用地块及周围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宜人的高品味人居环境;3•功能分区合理,道路交通便捷,设施配套齐全;4.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丰富城市形象;5•根据村民安置房的特点,注重地块开发的经济性。
四、规划设计思想1.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满足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住宅区。
2.经济可行及适度性的原则住宅设计充分利用周边环境,积极营造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户外空间,又要尽力挖掘空间潜力,发挥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3.重视城市景观原则针对项目所处地块的要求、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同时非常注重建筑物形体和立面处理,使建筑物展现建筑的简洁和大气,注重建筑物整体比例和材料组合以及主要细部的刻画。
五、地块总指标总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0093平方米(包括车库层建筑面积:8571平方米)其中:多层住宅建筑面积:60259平方米低层联排建筑面积:7760平方米一、 设计依据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2-2005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2003版)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版)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二、 建筑标准1. 建筑耐久年限:二级2. 建筑物耐火年限:二级三、 总平面设计1. 规划结构:小区北边为田地,其余三面均是规划道路,规划以东边为主入口,南边为次入 口。
小区通过中间的河流分东西二个居住组团, 小区主干道的两座桥梁把东西二个组团有机联系在一起。
沿河设置小型活动广场,中心绿地镶嵌其中,即方便交通, 又使中心景观得到共享。
小区东面组团设计的住宅,除多层的住宅外,在南边集中安置了 2-3层的低层 联排,便于物业的管理。
新村西面组团设计的住宅均为多层。
沿道路的东边及南边, 在底层设置了部分物业管理级经营用房。
新村规划结构清晰合理,设施配套齐全。
2. 建筑布局建筑的规划充分尊重地形地貌的特点,力争使每一个住户均有良好的朝向,物业经营及管理用房建筑面积:3660平方米 设备用房等配套用房建筑面积:25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15900平方米 建筑密度:28.1% 绿地率:30% 容积率:1.33 汽车停车位:362个 其中:室内车位63个 室外车位299个第二节建筑设计说明型面积及套数下表住宅整体朝向均十分良好。
其中沿路建筑在不影响建筑朝向的前提下作垂直于道路或平行道路布局,即同城市环境相协调又充分体现了建筑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沿路建筑尽量后退建筑红线布局,使裙房和主体建筑的关系更加明确,同时也尽量防止建筑高空坠物对路上行人造成的伤害。
3.道路结构及交通组织小区主入口设于地块东边的城市规划道路,尽量减少住户进出对城市主道路交通的影响,次入口设于地块南侧的规划路。
从主入口由东向西引入6米宽的主路,并与次入口引入的贯穿小区南北方向的主路交叉,形成环形道路骨架。
沿主路两侧布置居住建筑,并规划3.5-4米宽宅前路和主路相交。
小区形成主路、宅前路二级道路系统。
小区用地中心规划小型广场,提供住户的交流、集会场所。
小区停车采用车棚层停车和室外地面停车二种方式。
针对项目住户安置用房的性质,规划在满足停车率的要求下未设计地下停车库,以减少项目的投资。
小区室外停车较多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便于管理。
小区以人为本,规划设计步行系统,规划在主入口两侧车道设2米宽人行道,沿南北向主路单侧设1.5米宽人行道,人行道通过宅前路与沿河休闲步行道相连,形成相对完整的步行系统,也为住户跑步锻炼提供了很好的运动路线。
新村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新村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车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新村景观。
4.绿化设计绿化设计以点、线结合为主,小区中心设小型广场和中心绿地,并由此渗透至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使各绿地相互联系,增强户外空间的连续性,使之形成良好的绿化系统。
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步行空间与各组团空间整体意境的同时,注意各组团绿地的个性化塑造,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景观中心绿地:以色彩和图案不同的铺地,辅以景观雕塑,既丰富环境景观,又对景观轴线做了适当的收头,同时景观轴线两侧,配以适量名贵树木,使中心绿地自然地过渡到沿河绿地。
中心绿地:既是小区的“绿肺“,又是休憩、养生的绝佳去处,同时还规划亲水平台和户外健身设施;组团绿地:布置草坪、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同时规划一定的硬地和建筑小品,作为老人小孩休憩游玩的场所,也是村民交流的好去处。
宅间绿地:以草坪为主,配以灌木、少量造型优美的乔木。
5.景观设计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环境质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单纯追求一套舒适的住房,转向对生态环境质量更高的要求。
小区园林化则能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理和心里的需要。
规划尊重城市和人文环境特点,力图体现小区和环境的密切关系。
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小区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和处理。
小区的景观中心绿地通过绿化、小品、铺砌和花木合理组织搭配,形成开阔、明快、活泼的公共空间,吸引居民前来休憩娱乐,成为整个小区景观的高潮点,组团绿地由建筑围合成,布置草坪、灌木、柱廊、花坛等,令住户享有平和、咼雅的休闲环境。
小区环境内容广泛,从指示标牌、休息亭廊、雕塑、灯柱、灯具、围墙、花坛、座椅、儿童游戏器械到一些市政设施等,它们的设计应融功能性、装饰性、趣味性为一体,对小区景观的形成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建筑单体设计1.住宅设计(1)平面布局: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小区内的住宅建筑布局采用南北向的行列式布置方式,并结合地形和道路走向布置。
住宅南北向间距均大于《舟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要求,使每户均有良好的日照和采光。
(2)套型设计:套型平面设计集中突出合理性,舒适性。
合理性表现为内外,动静分区明确,厨房,卫生间合理使用,各种管线集中;舒适性着重研究朝向,穿堂风,直接采光,争取一定面宽,保证每一户均有较好朝向。
(3)立面设计:在建筑造型设计中,集中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以现代,简约,充满动感的风格形成了清新鲜明的个性。
同时立面造型力图清新淡雅又稳重大方,烘托住宅区内安逸恬静的生活气氛。
在形体处理上注重高低错落与体形变化,材料以面砖为主,局部配以涂料及玻璃,既表现了建筑体块的变化,又体现建筑节奏与韵律之美。
五、建筑消防设计1 •总平面消防设计基地内设计主次入口各一个,小区道路宽度和转弯半径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院落道路保持通畅。
2.单体建筑消防设计住宅间距除满足日照间距外,还必须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住宅与住宅山墙之间间距均大于6米。
第三节: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主要设计标准及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氾》JGJ 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工程地质条件见地勘单位提供详细报告3.设计荷载风荷载(基本风压):0.65KN/m2雪荷载(基本雪压):0.3KN/m2设计主要楼面活载:楼面:2.0KN/m2二、结构设计说明1.设计要求本工程结构形式均为钢筋碇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结构安全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场地类别IV类,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裂度七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o2.基础设计本工程均采用桩基础3.主要结构材料混凝土:上部结构采用C25,基础采用C30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PB30圾热轧钢筋HRB335±0.000以上部分砌体均采用M"够孔混凝土砖,M7.5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下砌体采用Mu1取心混凝土砖,M1冰泥砂浆灌浆砌筑。
4.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M《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和STS«钢结构设计软件》进行数据准备和导荷,采用SATWB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TAT《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件》进行校核。
第四节:给排水设计一、给排水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011年修订版)2.概况:本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3930m的小区,为多层住宅及少量公建,住宅及民居房总户数为718户。
设计范围为室内外生活给排水系统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3、给水系统(1)水量估算及水源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009年版)进行估算,整个小区建成后,最大日用水量约为760m/天,最大小时用水量约为80m/h o(2)供水方案初步考虑给水采用市政管网直供。
建筑给水均采用下行上给式,给水水源从小区东、西面的市政道路引入,引入总管管径为DN15Q给水管在小区内连成环状。
室外给水管采用给水球墨铸铁管,室内生活给水管采用内衬PE钢塑给水管。
(3)其他绿地浇洒用水及其他零星用水均由区内给水管道直供。
4.消防系统(详见消防篇)5.排水系统(1)排水体制室内雨水、污废水分流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