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计基础知识入门资料全
②周围地带:处于经常的视野范围内,照明应特别需要避免眩光,并 希望简化。周围地带的亮度应大于天棚地带,否则将造成视觉的混乱, 而妨碍对空间的理解和对方向的识别,并妨碍对有吸引力的趣味中心 的识别。
③使用地带:使用地带的工作照明是需要的,通常各国颁布有不同工 作场所要求的最低照度标准。
上述三种地带的照明应保持微妙的平衡,一般认为使用地带的照明与 天棚和周围地带照明之比为2-3:1或更少一些,视觉的变化才趋向于 最小。
控制整个室内的合理的亮度比例和照度分配,与灯具布置方式有关。 (1)一般灯具布置方式
①整体照明:其特点是常采用匀称的镶嵌于天棚上的固定照明,这种 形式为照明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水平面和在工作面上照度均匀一致,在 光线经过的空间没有障碍,任何地方光线充足。
②局部照明:为了节约能源,在工作需要的地方才设置光源,并且还 可以提供开关和灯光减弱装备,使照明水平能适应不同变化的需要。 但在暗的房间仅有单独的光源进行工作,容易引起紧张和损害眼睛。
室内采光效果,主要取决于采光部位和采光口的面积大小和布置 形式,
一般分为侧光、高侧光和顶光三种形式。
侧光可以选择良好的朝向、室外景观,使用维护比较方便,但当 房间的进深增加时,采光效率很快降低。因此,常加高窗的高度或采 用双向采光或转角采光来弥补这一缺点。
北京一个幼 儿园设计,内部 的顶部设计采用 了自然采光的形 式,既在日间采 集到了光线,又 增加了趣味性, 是儿童接受并喜 爱这个中庭空间。
显色指数 30-40 20-25
3、亮度
亮度作为一种主观的评价和感觉,和照度的概念不同,它是表示由被照面的 单位面积所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也称发光量。
亮度与被照面的反射率有关,例如在同样的照度下,白纸看起来比黑纸要亮。
4、材料的光学性质
光遇到物体后,某些光线被反射,称为反射光;
光也能被物体吸收,转化为热能,使物体温度上升,并把热量辐射至室内外,被 吸收的光就看不见;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日本美术馆内部设计,利用建筑的顶和侧面采光,屋顶半透 明的结构在阳光的照射下留下有趣的光影,随着日间光线的变化,影子也在变化,空 间也随之变化。
● 进入室内的日光因素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1)直接天光; (2)外部反射光; (3)室内反射光。
自然采光一般采取遮阳措施,以避免阳光直射室内所产生的眩光 和过热的不适感觉。但阳光对活跃室内气氛,创造空间立体感以及光
显色指数(Ra)最大值为100,80以上显色性优良;79-50显色性一般;50以下显 色性差。
●主要光源的显色指数(Ra)如下表:
灯名
白炽灯 500w 卤钨灯
氙灯
显色指数 (Ra)
97
85-99
灯名
白色荧光灯 40w 日光色灯
90-94
显色指数 70-80 75-94
灯名
高压汞灯 400w 高压钠灯 400w
③整体与局部混合照明,为了改善上述照明的缺点,将90%-95%的光用 于工作照明,5%-10%的光用于环境照明。
④成角照明:是采用特别设计的反射罩,使光线射向主要方向的一种 办法。这种照明是由于墙表面的照明和对表现装饰材料质感的需要而 发展起来的。
2、亮度比的控制
(2)照明地带分区
①天棚地带:常用为一般照明或工作照明,由于天棚所处位置的特殊 性,对照明的艺术作用有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些光可以透过物体,称透射光。
这三部分光的光通量总和等于入射光通量。
当光射到光滑表面的不透明材料上,如镜面和金属镜面,则产生定向反射, 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处于同一平面;如果射到不透明的精糙表面时,则产生 漫射光。材料的透明度导致透射光离开物质以不同的方式透射,
二、照明的控制
1、眩光的控制
定义:视野内有亮度极亮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则可能引起不舒适或 造成视觉降低的比 ①视力作业与附近工作面之比3:1; ②视力作业与周围环境之比10:1; ③光源与背景之比20:1; ④视野范围内最大亮度比40:1。
【 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 】
一、采光部位与光源类型
1、采光部位
利用自然采光,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并且在视觉上更为习惯和舒 适,在心理上能和自然接近、协调,可以看到室外景色,更能满足精 神上的要求,如果按照精确的采光标准,日光完全可以在全年提供足 够的室内照明。
光的强度能影响人对色彩的感觉,如红色的帘幕在强光下更鲜明,而弱光将使蓝 色和绿色更突出。设计者应有意识地去利用不同色光的灯具,调整使之创造出所 希望的照明效果。如点光源的白炽灯与中间色的高亮度荧光灯相配合。
从左到右为3000 Kelvin,3500 Kelvin,6500 Kelvin
显色性:光源的光照射在物体上所显示出来的客观效果 显色指数:是对光源显色性的评价
2、光色
光色主要取决于光源的色温,并影响室内的气氛。
色温(K,开尔文)低,感觉温暖;色温高,感觉凉爽。
色温<3300K为暖色,色温<5300K为中间色,色温>5300K为冷色。
光源的色温应与照度相适应,即随着照度增加,色温也应相应提高。否则,在低 色温、高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酷热;而在高色温,低照度下,会使人感到阴森的 气氛。设计者应联系光、目的物和空间彼此关系,去判断其相互影响。
【 照明设计基础知识 】
【照明设计基本概念和要求】 【室内采光部位与照明方式】 【室内照明作用与艺术效果】 【 灯具造型设计和选择 】 【 照明类型和表现手法 】
【 照明设计基本概念和要求 】
【照明设计基本概念和要求】
一、照度、光色、亮度
1、照度 光通量 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不同的辐射量时,有不同的明 暗感觉,人眼有这个视觉特性称为视觉度,并以光通量作为基准单位 来衡量。光通量的单位为流明(LM), 照度 光照的某一面上其单位面积内所接收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其 单位为勒克斯(LX)。
●产生眩光的主要原因: 1、光源的亮度(亮度越高,眩光越显著) 2、光源的位置(越接近视线,眩光越显著) 3、光源的外观大小与数量 4、周围的环境(环境亮度越暗,眼睛的适应亮度很低,眩光就越显著)
●控制眩光的方法: 1、直接控制光源亮度或采用透光材料减弱眩光 2、用灯具保护角控制眩光
2、亮度比的控制